童年讀后感600字
這周,我讀了《童年》這本書,有一個片段令我印象特別深刻。
主人公阿廖莎不小心把家里的桌布給染了色,他不敢把這件事說出來。因?yàn)橥庾娓傅纳獠皇呛芎,所以脾氣很大,阿廖沙生怕會受到?zé)罰。果然,外祖父看到桌布被染后特別生氣,但是他不知道是誰干的,也沒有人揭發(fā)出來,所以只好把這件事暫時擱置起來。
瞞得過初一瞞不過十五,這件事情終于還是敗露了。有一次阿廖莎的舅舅犯了錯,外祖父特別生氣,拿著柳條就要抽他。舅舅說:“我可以將功補(bǔ)過,我要告發(fā)染桌布的事。”當(dāng)外祖父知道是阿廖莎把桌布染了之后,就命令人把他綁在凳子上,狠狠地抽打了一頓。他下手特別狠,把阿廖莎打到了沒有了知覺,只能一直趴在床上。但在晚上的時候,外祖父來看他了,還給他帶來了一些糖果。
當(dāng)我看到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時候,我覺得他特別心狠手辣,連自己的外孫子都舍得下這樣的狠手。教育孩子很正常,但打到不能動那就不行了。而且我覺得把桌布染了沒什么大不了的,所以對外祖父的做法非常不滿。但是當(dāng)讀到外祖父給阿廖莎帶了一點(diǎn)糖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他還是有感情的,并沒有那么冷血無情,他的生意不好,掙的錢也比較少,支撐一個家庭尚且捉襟見肘,但是他還是拿錢去給阿廖莎買糖,他肯定也是會自我反省的。
讀了《童年》這本書我知道了,看人不能只看這人一時的動作行為,要看他干完這件事后是怎么去處理的。如果你只看前面外祖父把阿廖莎打到?jīng)]有知覺,你會很厭惡他,但看到后面他給阿廖莎帶糖吃的時候,你會覺得他還是很關(guān)心阿廖莎的?慈、看書或看事不能斷章取義,這就是我讀了這個故事得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