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馬過河》有感600字
今天讀了《小馬過河》的故事,讓我受益匪淺,其中小馬使我感受深刻。
故事主要內(nèi)容:
一天風(fēng)和日麗,陽光明媚,馬媽媽讓小馬給,附近親戚送東西,于是,小馬愉快的答應(yīng)了。在送東西的過程中,有一條小河。旁邊的一只小松鼠說:“這小河很深很深,我的一些好朋友就不幸而亡。”接上小馬又去詢問旁邊吃草的小牛說:“請問這水深不深?”“一點(diǎn)都不深,不信你試試!”小馬和藹的說。小馬拿不定主意,就又拿著東西回去問媽媽:“媽媽,你覺得小松鼠說的對,還是小牛說的對。”可是,馬媽媽并不回答小馬說的話,而是讓小馬自己解決問題。最后,小馬想來想去,還是自己嘗試下了河,也平安過了河。
這個(gè)故事告訴我們:對別人的話,要做具體分析,切不可輕信盲從。那么,我們在面對各種意見,不妨“想一想”“試一試”“做一做”。
從這個(gè)故事,我也想起了另外一個(gè)故事,就讓我來給你們好好講一講吧!這個(gè)故事叫做《畫家》。從前,有一個(gè)畫家,他把自己畫的圖畫放在街頭,自己躲在圖畫的后面,虛心聽人們的意見。有一天,一位大叔對著圖畫說:“唉,這鞋畫的不太好,應(yīng)該把它修改一下,不然一點(diǎn)也不好看。”于是,畫家連忙把畫的鞋修改了。接著,大叔又指手畫腳的說:“這不好,那也不好,都不好。”畫家又對大叔說:“請你繼續(xù)講述寫不好的問題,好嗎?”大叔的臉立馬通紅。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對別人的話,要做具體分析,切不可輕信盲從,能揚(yáng)長避短,有益于自身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