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后感600字
在二十世紀美國有一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在她的筆下寫出了簡樸又不平凡的一生。
海倫·凱勒是位成功又偉大的女性,她自己生活在無盡的黑暗中,卻給世界帶來了無限光明。
書中有兩個點給我很大的觸動:一是海倫老師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把自己的經(jīng)歷拍成電影。我們要知道她不是為了出名去拍電影,而是懷著一個鼓勵、關(guān)心盲人的初衷去做這件事情。在她自身條件下拍電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但她還是勇敢地堅持下來了,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我深深地感動了。
這讓我想起到我畫畫時的場景,有一次,美術(shù)老師讓我們畫一個素描盤子,盤子上呈現(xiàn)出松軟面包,面包旁邊還得有一個長把小刀,這幅畫聽著簡單,但畫起來得需要很大的毅力。剛開始反復(fù)擦拭,不是因為畫的不標準,就是搭配不當,在我快要灰心的時候,便想到海倫老師,在她雙目失明而且是個聾啞人的情況下,她都能克服種種困難,不怕艱辛,勇往直前,何況我一個四肢健全,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的人身上,還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呢。于是我鼓起勇氣,做出了一副畫不好不罷休的樣子,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畫出了一幅惟妙惟肖的松軟面包。
書中給我另一個觸動點是:海倫老師身患殘疾,卻比正常人更堅強、更善良,生活得更充實,更珍惜自己的生命,更珍視人類的友愛和大自然的美好;而大多數(shù)人雖然五官、肢體健全,卻把身體的天賦當作一種方便,而不當做“充實生活的手段”,在懶惰散漫、渾渾噩噩中度過。
海倫·凱勒的故事告訴我們,要珍惜光陰,珍惜人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追求知識,追求道德完善,并且不被任何困難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