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世界讀后感1000字
一刻也不向困難低頭
本學期,我認真閱讀了《放眼看世界——“一帶一路”青少年讀本》。讀完這本書,我了解了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歷史,看到了“一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zhuǎn)化為行動,從愿景變?yōu)楝F(xiàn)實,如今已有著豐碩的建設成果。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
提起絲綢之路,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古代絲綢之路推進了人類文明進步,是東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國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穿越千年時空,當我們用心去探訪古老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時,都會被其燦爛輝煌的成就所折服。中國的四大發(fā)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就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到阿拉伯,又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在書中介紹的有關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的內(nèi)容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畢昇。他是北宋布衣,湖北英山縣人,他所發(fā)明的活字印刷術傳遍了全世界。我也是湖北人,在為畢昇感到自豪的同時,我對畢昇感到由衷的佩服。為了找到一種更進步的印刷方法,畢昇先用木材作為制造活字的材料。由于木塊的紋理疏密不勻,伸縮性很大,失敗了。他又實驗了好幾種材料,也不行。后來,他受到燒制陶瓷的啟發(fā),選定了一種黏性很大、非常細軟的膠泥,并用這種膠泥做成了一些泥活字。經(jīng)過八九年的不懈努力,畢昇終于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不經(jīng)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無數(shù)次的艱難險阻,他都戰(zhàn)勝了。而我在面對生活上的一點挫折和學習上的困難時,有時止步不前。從書中讀懂了畢昇,我獲得了一種前行的勇氣。我覺得對于每個人來說,一時的困難是避免不了的,要樂觀去面對它;即使是暫時的失敗,我們又有什么可以畏懼的呢?在哪里跌倒了還要爬起來繼續(xù)前行,永不放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風雨中成長。
張騫,也是一個讓我感動的歷史人物。當時,漢武帝派他出使西域,他帶著絲綢等財物,走訪了烏孫西域許多國家,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張騫在出使西域的途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經(jīng)過的路途是大漠、戈壁,自然條件艱苦,加上匈奴的攔截和常年的扣押,他時時有殺身之險,但他始終自強不息,意志堅定,一刻也不向困難低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在前進的路途中,要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我們必須做到自強不息,直面困難,勇敢地克服困難。
讀《放眼看世界——“一帶一路”青少年讀本》一書,我的視野變得更加開闊?礆v史風云變幻,知時代飛速發(fā)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時代的責任,唯有自強不息,不懼困難,永不放棄,才能續(xù)寫世界歷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