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甜》有感
別看我像小蘿卜頭,可我和小蘿卜頭一樣酷愛學習。從天文、地理、歷史到卡通及論文,它們幾乎都成了我的朋友。
一次,我從一本破爛不堪的雜志上偶然看到一篇不顯眼的短文,標題為《甜》。我心不在焉地瞄了幾眼,可它卻露出了幾分姿色魅力,牽引了我的興趣。于是我反復細讀,舍不得放手。這篇短文主要敘述了一個小朋友愛吃甜甜的玉米,但他不付辛勤汗水和艱苦的勞動,卻憑自己偷摘的技巧,不費一點兒功夫,就能滿足自己的欲望。雖然味道鮮美,甜在嘴里,卻苦在心上,因為只有自己勞動,它才能使大家得到物質(zhì)財富和精神財富及碩大的果實。 這不禁使我想起了春節(jié)前媽媽單位舉辦的游藝晚會,我饒有風趣地參加了。首先是瞎子打鑼。只見許多小朋友戴上眼套,可是站不穩(wěn),東搖西擺,鑼錘也不聽他們的使喚,不是敲左就是敲右?粗麄兏芍、直蹬腳的樣子,我也十分耽心自己也敲不中。有了,我腦子里產(chǎn)生了一個壞念頭。輪到我上場了,我戴上眼套,皺皺眉頭,好像它了解我的意圖,讓我看到了一縷光線。我喜出望外,但又怕被別人發(fā)現(xiàn),就學著別人搖搖擺擺,當走到鑼前時,我看準了,用力一敲,“鏘”,我敲中了,并得到了大家的贊賞。我又拿著獎品來到了謎語宮,見到許多謎語的謎面,我心中暗自慶幸,因為我在昨天參考了資料。我表面上樂滋滋的,可心里卻不怎么熱乎。我捧著“勝利果實”走出了游藝廳。媽媽笑瞇瞇的接過我手中的勝利果實,并連連夸獎我。
我卻暗自思忖:只有通過辛勤地勞動,付出了代價,才是真正的欣慰,越享越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