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jìn)張家界》之六
《走進(jìn)張家界》之六 十里畫廊 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天子山,沿小溪而下,來到遠(yuǎn)近聞名的又一景區(qū)——十里畫廊。
進(jìn)入十里畫廊,一個(gè)熱情好客的耄耋老人,喜笑盈盈,招手示意,恭候我們光臨!這就是十里畫廊一個(gè)聞名景點(diǎn)“壽星迎賓”,一座酷似老壽星的石峰。
導(dǎo)游打開了他那“潘多拉”的咀巴,十里畫廊的過去、現(xiàn)在、傳說、名景從他那張張合合咀巴中飄浮而出:“廊長5公里,峽谷兩岸林木蔥蘢,野花飄香;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有的像‘采藥老人’,有的像‘三姊妹’,有的像一幅美麗的‘全家幅’,有的像-------。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并排懸掛在千韌絕壁之上,使秀美絕倫的自然奇觀溶進(jìn)仙師畫工的水墨丹青之中。1995年6月這里發(fā)生了一場大洪水,洪水將山頂?shù)膸r石沖了下來,填充了河道,昔日的溪水變成了地下支流,我們看到河道里大大小小的石頭就是那場洪水的杰作!
我們來到了“采藥老人”的面前,這位采藥老人,身背竹簍,頭頂方巾,佝僂而行,他正采得一背簍珍貴藥材,一步一步滿載而歸!形象栩栩如生。有詩云:“采藥老人應(yīng)解語,當(dāng)年何術(shù)慰蒼生”?催^“采藥老人”一景之后,再行100米左右,在右側(cè)的山峰上又有一處美景——眾仙女拜觀音。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高高在上,盤腿而坐,平視前方,神態(tài)慈祥,而19位仙女則低頭不語,拱手作揖,虔誠地求菩薩保佑,為凡間消災(zāi)除害,五谷豐登……。
“三姊妹”的美景,我們在導(dǎo) 游的指點(diǎn)下尋覓了好半天才一一看出!真是耐人尋味,讓人叫絕。你瞧,大姐領(lǐng)著孩子、滿臉和藹;二姐背著孩子、滿面春風(fēng);小妹懷著孩子,滿臉慈祥;人世間的母愛,在這里一一流露無遺,“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象塊寶”,孩子在母親的身旁懷中,是那樣歡悅和滿足,不知痛苦悲傷煩惱為何物。我,抬頭望了望牽著我手的母親,母親也是滿臉的祥和,歲月的風(fēng)霜在母親原本烏黑的頭發(fā)上染出了柳柳銀絲,生活的辛酸也在母親的臉上刻劃上了幾道皺紋,只有那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才顯現(xiàn)出母親在學(xué)生時(shí)代作為“校花”的“英雄本色”。母親為我及家付出太多太多了,曾記得爸爸說,在我三歲哥哥五歲時(shí),爸爸到了廣州進(jìn)修,家的重?fù)?dān)全落在媽媽一個(gè)人身上。有一天夜里,我得了感冒咳嗽,哥哥也得了感冒發(fā)燒,媽媽帶我和哥哥看醫(yī)生,我哭著不肯打針,哥哥也哭著不肯打針,媽媽急得淚水不停刷刷地往下流。
現(xiàn)在,我雖長大了許多,但在母親的眼中,我永遠(yuǎn)是孩子,日日夜夜母親為我操勞,俄羅斯詩人拉蘇爾·加姆扎托夫一首《母親之歌》,就是千百萬像我母親一樣的母親的寫照 。 母親和母親彼此相像,如山脈之間的重重海洋 高山與高山彼此相仿, 我從碧空中向群山凝望。
層巒疊嶂依傍著雷雨, 越接近山巔巖壁越陡峭,世上的山峰縱有萬千, 沒有一座比得上母親崇高!
無論我欣喜或是悲傷, 你都是我可靠的山峰。
夜晚的星斗黎明的霞光, 媽媽,全都被你納入心胸。 如今,我凝視四面八方, 到處都呈現(xiàn)你的形象: 你在百花盛開的大地, 你在波光萬頃的海洋! 大地難包容你的慈祥, 天空容不下你的高尚, 媽媽,我真覺得奇怪, 你怎么能,怎么能走進(jìn) 那低矮狹小的木板房?
欣賞完了“三姊妹”的美景后,我們來到了“全家幅”
前,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站在中間的那個(gè)矮小就是小孩子,站在左邊的呢,那肯定是小孩的爸爸,你瞧,他嘴里還抽著香煙呢!
那右邊的就不言而喻了,肯定是小孩子的媽媽呀……!大自然形成的奇峰怪石就是神奇,越看越象,越看越耐人尋味!岸嗝腊。 蔽胰炭〔唤麖男牡桌锇l(fā)出一聲感嘆。
游覽完十里畫廊時(shí)已是晚上六點(diǎn)二十分了,大家這才感到饑腸難忍,喊著要吃飯,我笑著說“古時(shí)有畫餅充饑,剛才十里畫廊不是讓我們吃了過夠”,大家一陣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