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jìn)張家界》之五
《走進(jìn)張家界》之五 神奇的天子山 我們乘索道車終于登上了天子山頂,此時是10時20分。
“天子山海拔1200米,因當(dāng)?shù)赝良易孱I(lǐng)袖向大坤被義軍擁為向王天子而得名。”導(dǎo)游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他的專長,口若懸河地解說道:“天子山被譽(yù)為‘秀色天下絕,山高人未識’的自然景觀。它有一座天橋,兩口天池,三座古廟,四個天門,五處飛泉,六個洞府,七個風(fēng)景區(qū),八十四座天然觀景臺。它集奇、險(xiǎn)、秀、幽、野于一體,尤以石林、云海、霞日、冬雪為其奇觀。那一片片石林,千姿百態(tài),或如刀槍劍林立刺天,或如千軍萬馬奔騰。彌漫于山腰谷底的云霧,變幻莫測,時而涌若滾滾波濤,時而飄若縷縷游絲,------”。
導(dǎo)游滔滔不絕一番解說,猶如毛毛蟲,惹得我們心癢不已。
天子山真是一座充滿神奇和傳說的山。
它不是一座高峰,而是平頂?shù)模綀A萬里,象一片平原。
站立在天子山上舉目遠(yuǎn)眺,武陵千山萬壑盡收眼底。那蒼茫的遠(yuǎn)山象天邊的海濤,奔騰跳蕩;那突起于群山之上翠綠的峰林,象鋼錐直刺青天。高山深谷,天地?zé)o邊,這大自然的渾雄氣派,何等壯觀啊!更奇特的是,在天子山高臺的中心,地層突然下陷,形成幾十里的山谷。這巨大的山谷云霧迷茫,沿岸峭壁聳峙,深不見底,內(nèi)有千百峰林在云霧中突起,看不見山跟,只見古松倒掛峰林,氣象萬千,人們稱它為“西;▓@”! 在峰林崖頭上生長的古松,樹干倒掛,枝柯橫斜。云霧的濕潤使它們能夠生在巖縫隙間,樹身雖小,但根部發(fā)達(dá);松樹皮赤鱗龜裂,而針葉青青。
生長在峰林之巔的赤松,經(jīng)受了百載千年的風(fēng)霜。它們在石縫中盤根,在缺水惡劣的環(huán)境里生長,它們的生命力是多么頑強(qiáng),它們又是多么熱愛自己的生活。 千山萬壑間只見一縷縷乳白色的云紗徐徐升起,然后在峰林之間聚成白云,冉冉地飛向高空。云紗從谷底升起,繚繞千峰,形成一個個象白浪滔滔中的島嶼,峰林頂巔浮出云間,在陽光的渲染下金壁輝煌,真是人間仙景。
此時此刻,人世間一切凡俗之事皆拋九霄云外,天地人渾然一體,人們開眉舒懷,心曠神怡。
我們走走看看停停,停停看看走走,不知不覺來到“賀龍公園”門前,向右轉(zhuǎn),然后再向前走大概60多米便看見一座高大的賀龍銅像。賀龍銅像高6.05米,重9.3噸,如同一座特別的石峰巍然屹立在云青巖上。戰(zhàn)馬俯首依偎在身傍,頭向右擺,眼睛正望著自己的故鄉(xiāng)萬而出神。整個雕塑形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和周圍峰林渾然一體。再向前走去,便看見一位正低頭俯視,深情地把朵朵鮮花撒向人間的撒花仙女,這就是天子山里的絕景之一 ——仙女撒花。再往右走,舉目望去,這就是天子山的一大標(biāo)志景點(diǎn)——御筆峰。
御筆峰,相傳當(dāng)年向王天子批閱奏章用的御筆就是這幾支長長的筆。它是并列的三座石峰,高低不一,峰頂長有松樹,極象幾枝倒插的毛筆。這里云纏霧繞,似沉似浮,周圍花草掩映、樹木扶疏,遠(yuǎn)處諸峰朝拜、俯首稱臣,御筆峰,好一幅豪邁氣概之作。
有一條小路通過半島似的山崖陡壁,伸入深谷之上。這就是有著神秘色彩的“神堂灣”。如果說仙女撒花展現(xiàn)了天子山的秀,那么神堂灣就是展現(xiàn)了天子山的幽了。神堂灣的峭巖上,生長古松,下臨萬丈深淵,云霧茫茫,深不可測。不知道是空谷傳音,還是出于錯覺,只聽見下面好象有狂風(fēng)的呼嘯聲,惡浪的奔騰聲,猛獸的咆哮聲,萬籟齊鳴。
神堂灣有著豐富神奇的傳說:當(dāng)年向王天子兵敗受傷,寧死也不投降,率部跳進(jìn)神堂灣,英雄壯舉、感天動地。從那時起,偶遇陰雨天氣,神堂灣便金鼓齊鳴、人喊馬嘶,也是從那時起神堂灣便無人涉足。至今,神堂灣的面紗仍遮蓋得嚴(yán)嚴(yán)實(shí)實(shí)! 千奇百怪的石筍,筆直俏麗,直插云屑;云霧茫茫似有似無,若波濤若游絲; 花草掩映、樹木扶疏,相照生輝; 古松樹干倒掛,枝柯橫斜 ,堅(jiān)韌頑強(qiáng);金鼓齊鳴、人喊馬嘶,神奇?zhèn)髡f。奇、險(xiǎn)、秀、幽、野,這就是神奇的天子山。
看過了神堂灣,沿小溪而下, 走過了八百五十六級臺階,便是遠(yuǎn)近聞名的又一景區(qū)——十里畫廊。這時已是下午一時三十分了,我們雖已饑腸轆轆,但難得到仙景一回,難能與仙人一聚,饑腸疲憊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