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丫髻山
江蘇溧陽市陸笪小學六(1) 陸美玲
周五的清晨,全校的師生早早地來到了學!驗橐鋈ゴ河。我們高年級的學生的目的地是去征服丫髻山。今天的校園與往常大不相同,簡直就像一鍋煮沸了的粥,同學們甭提有多么高興。小學快畢業(yè)了,這還是第一次!
7 點整,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舉著彩旗,唱著歌兒,浩浩蕩蕩地向北而去。
一路上,微風為我們送行,溪流為我們慶賀,鳥兒為我們歌唱。在這美好的時光里,同學們的心情特別愉快,有的在觀察大自然的景色,有的在欣賞路兩旁盛開的不知名的野花,有的在“現炒現賣”,指著小河里被陽光照射下的水浪說:“你們大家看,這種樣子就叫‘波光粼粼’”。老師聽了,欣慰地笑了。我們邊走邊說,邊笑邊唱,疲勞被驅趕得一干二凈。我這個“出娘肚皮第一遭”的人也不知不覺地走完了10公里的路程,很快來到了山腳下。隨著哨聲的吹響,同學們一窩蜂地沖向山腳下的森林公園,短暫地休息一下,準備登山。休息時,我只覺得左腳隱隱作痛,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一個血泡破了,把襪子也染紅了?吹竭@一幕,我真想哭,可看到大家一個個精神抖擻,我也只好強忍住痛苦,與大家一道有說有笑的。
開始登山了。起先,我還能混得過去。但走了大約10分鐘左右,漸漸不行了。越是腿不做勁,越是怕走。說真的,那山也太陡了,簡直成了 90° 的直角。每走一步,都得當心,稍不留神,腳下一滑,就得摔下去。雖然我們是第一次登山,但同學們互幫互助的精神卻在這時得到了體現。大的幫著小的、有勁的幫著沒勁的;看到前面的走不動了,后面的就用力推他一把;途中揀到一根棍子,也用來幫助登山有困難的,讓他當根拐杖……那種場面,真不比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遜色多少。
在竹節(jié)墩(小丫髻山)休息時,汗流浹背的我,已拿定主意,不準備登頂峰了!凹傩∽印鄙蛳蚱鎸W著古人的腔調,說:“不登頂峰乃狗熊也!”我的性格一向比較剛烈,聽到假小子的話后,我內心沉思著:不登上頂峰我誓不罷休!我吃了一會兒飲料,心里感覺舒服多了。于是,我又振作精神,向丫髻山的頂峰爬去。
走了一會兒,前面連路也沒有了。而且山變得也越來越陡,我們每走一步,幾乎是靠著小樹、荊刺、藤條的幫助上去的。山上的土,夾著小石塊,非常松軟,假如一腳不穩(wěn),你就會滑下去幾米遠。
“這那里是人走的路!”我心里想著。就在這時,“先頭部隊”已經登上了頂峰,他們在頂峰高呼著、歡唱著。太夠刺激了,此時的我,心也早飛到了頂峰?吹接腥说巧狭隧敺,下面的同學一個個也不耐煩了,都加快了步伐。我呢,也不管三七二十一,隨著大部隊一個勁兒地向前沖。此時,滿山都是豪言壯語:“不到長城非好漢!”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登上頂峰了,我的心里好愜意!看著四周的美景,我心曠神怡。盡管我腳疼得非常厲害,我還是找到了“假小子”,我緊握住她的手,說:“謝謝你,不是你,我當時真不想來頂峰了!”“假小子”高興地摟著我說:“堅持就是勝利嘛!”
這次春游的登山活動,讓我看到了頂峰美麗的景色,看到了同學們助人為樂的精神,看到了集體力量的偉大。此時此刻,偉大詩人李白當年登上丫髻山吟詩作畫的場面仿佛出現在我的面前,使我思緒萬千。作為我們這些溫室里長大的苗苗,不經過鍛煉,能經受得住大風大浪嗎?
(指導老師:王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