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隨筆
湘 西 隨 筆
。ㄒ唬 我們一家三口一路風塵仆仆,于臘月二十七日下午趕到了外婆家所居小鎮(zhèn)-茶洞,又名邊城。
這是一塊古老的地方,經過幾千年自然和歷史的雕鑿,留下了迷人的山水和神秘的古跡。由于茶洞是位于湘、黔、渝三。ㄊ校┙唤缣帲小耙荒_踏三省”之稱,屬湘西的四大名鎮(zhèn)之一。邊城是因著名文學家沈從文以茶洞為背景,寫出小說《邊城》而得名。據(jù)說故事是這樣的:從前茶洞有一家人,母親剛生下一個女孩,不久就病逝了。這個女孩名叫翠翠,她和父親及家里的一條狗相依為命,父親是靠擺渡為生的。翠翠長大后許配到了秀山去了,她的未婚夫是以水上運輸為生的,后來他到陵源去了,翠翠等到死也末曾見他一面。這是一個凄美、悲傷的故事。
。ǘ 我來到湘西,感覺一切都是新奇的,我們溫嶺人買東西,大多是用手提著的,手感覺勒得很緊,而這里的人卻習慣用背簍(就像湘西女歌唱家宋祖英歌里唱的小背簍),買了什么東西都往背簍里塞,直到塞得滿滿當當,再也塞不下不得已才用手提著。更好笑的是,趕集市的時候,大人擔心家里的孩子會有閃失,冬天就用小被子包起來放進背簍里,帶上街去滿街走。最讓人捧腹大笑的是前幾天發(fā)生在我外婆家的一件小事。對了,我忘了交待湘西這兒冬天有燒火取暖的習慣。天氣冷了,家家戶戶都買了一大包一大包像我們溫嶺這兒用來燒烤羊肉串的木炭,堆在火坑里燒,取暖的人在火坑邊圍成一圈,再蓋一張小被子,暖和舒服又省炭,真是二全其美呀!這兒的人們日子過得十分愜意,連狗也有狗福,也習慣烤火。這不,一天我們正在談笑風生,外婆家的小狗也靜靜地躺在外婆的腳邊睡覺,突然,我們只聽見“撲通”一聲,緊接著又聞到一股濃濃的焦味,外婆連忙掀起被子一看,竟哈哈大笑起來,一邊拍打著小狗身上的灰,一邊笑罵道:“了怪!狗睡渴睡搭搓到火坑里去了,砍腦殼死的,你朗么哈!”(意思是哎呀!狗睡覺掉到火坑里去了,砍頭死的,你這么笨。┑任覀兠靼资窃趺椿厥潞,遭殃的是肚皮!
(三) 這里不僅山清水秀,民族文化底蘊也確實豐厚。每天一大早,都能從廣播里聽到當?shù)氐拿窀杳裰{,鄰居的短笛不時吹出美妙的歌曲,仿佛這兒的人都能歌善舞,連我六十二歲的外婆也被游說去扭秧歌。
正月初一,我正在外婆家玩,忽然聽見一陣陣鑼鼓聲,我們出去一看,原來是我外婆所在的村委與另一個村委舉行春節(jié)文藝演唱會。只見二個村委的演出代表隊的服裝各有千秋,其中一隊身著天藍色的服裝,很有民族特色。你看,上衣是斜襟的,在斜襟的邊上鑲有一條約一寸寬的白色彩色花,還圍了一條深藍色繡花圍裙,下身穿一條腳邊繡著花邊的淺藍色喇叭褲,腰里有一個紅色的腰鼓,原來她們是外婆村委里的文藝隊名叫“一支梅”,聽說是為了迎接明年的cctv3臺《同一首歌》而準備的。
她們隨著指揮官的口令整齊而有節(jié)奏的敲打起鼓來,她們的隊形一會兒變成扇形,一會兒變成正方形,一會兒變成圓形……好看極了!接下去的節(jié)目是舞蹈,一個個少女拿著兩條彩帶翩翩起舞,這使我想起朱自清寫的《綠》里的一句話:“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為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猜一定是朱自清真的把女兒綠裁成了一條條飄帶送給了這些能歌善舞的少女了……節(jié)目種類還真不少,有快板、有小品、有相聲,有合唱等。內容有宣傳黨的政策好的、有宣傳計劃生育的、有歌頌自己家鄉(xiāng)美的……真讓人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