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香廬
【1】
我曾三次來過廬山,七歲一次,十歲一次,十一歲一次,這是第四次了,年紀(jì)依舊很小,十三歲。
記憶中不曾多些什么感觸,甚至連一點兒沉思也沒有。到了廬山,記憶卻開始清晰起來,但是無可避免的,仍然有著一層模糊阻擋著。
廬山的樹,茂密,郁郁蔥蔥。沒有空閑一層黃土,滿山都是樹,由深到淺,又由淺過渡到深。偶爾在臺階上看到一棵不算大卻高的樹兒聳立在正中央擋著了路,也見怪不怪了。
【二】
[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
去廬山最主要的是看瀑布。
三疊泉,顧名思義分為三層,尤為第三層最壯觀?上サ臅r候天正熱,并且聽說廬山這幾天滴水未臨,所以這瀑布聲勢并未傳聞般浩大。三疊泉那兒的東西貴得有些離譜,但來買的人們?nèi)匀唤j(luò)繹不絕。
我便停在一家小店門口拿起手機拍三疊泉的錄象,這樣就不會擋著前方那些繁忙的攝相頭了。
有人說廬山的瀑布是磅礴的,我不贊同,對于今日所見的三疊泉,我個人認(rèn)為用煙,用紗來形容,來描述她的輕柔更好一些。是,像輕紗一般,迷了人的雙眼,也迷了人的心。
三疊泉固然美,可若想目睹她的雍容可并不容易。乘坐纜車到了指定地點,接下來就是看自己的了。那階梯是典型的九十度,筆直卻又陡峭。竟有幾棵樹插在階梯上,便發(fā)揮出作用了——專供人們扶手的。
爬到一半大家就有些氣喘吁吁了。爸爸提議坐轎子卻被全票否決。母親說太貴,弟弟怕摔下去了,而我,則認(rèn)為,爬山,自己爬才有意義。
于是又上路了。
下階梯不算太壞,即使膽子小一點的女生控制不住腳而有些瑟瑟發(fā)抖。險,在眼里是夠險的,試一試卻不會太難,只要你會走路就不會掉下去,不要去管什么心理作用,只要看好腳下的路就夠。
有難度的是看完瀑布要往回爬,上階梯。累得要命,好不容易爬完最后一層,弟弟便起不來了,并聲稱連拿空瓶子的力氣也沒有了,倒在那兒直喘粗氣,媽媽打趣說,這就是所謂的“氣喘如牛”。
【三】
原本計劃看日出,難得我起了個大早,結(jié)果大人們收拾東西小孩亂跑而耽誤了時間,太陽不等人,出來了。我們于是去了仙人洞。仙人洞遠(yuǎn)比三疊泉要好爬的多,不過東西依舊是貴。弟弟曾感慨:為什么每一個景點都成了菜市場了呢!小販絡(luò)繹不絕,互相扯著嗓門大聲宣傳,卻把我所夢寐的寂然與幽靜破壞得一團(tuán)糟。
去仙人洞途中經(jīng)過了好運石,正所謂“男左女右”,我是女生便舉起右手去摸。
都說“摸一下財運,摸兩下官運,摸三下桃花運”。
我摸了三下,身邊的弟弟笑到:“我摸了四下呢,比你多。”
沒想到身后的導(dǎo)游忽然發(fā)話:“抱歉,忘說了,摸四下是懷孕。”于是我很清楚地看見我弟弟摔了一跤。
我笑了一陣,望向遠(yuǎn)方。云在上,在下。
我們被夾在云間了。正所謂“騰云駕霧”,遠(yuǎn)方白云已經(jīng)籠罩了群山,不知從那兒看這里,是否也是從云繚繞的仙境?
【四】
午飯不錯,廬山的魚味特別鮮美。正是好水孕育出好魚之道。山泉冰涼冰涼的,,卻絲毫沒有深徹骨髓之感,柔的,正好消暑。
好水旁就有好石。廬山的怪石嶙峋,形狀各種多樣。摸起來還有些絲絲涼意。廬山不少石頭都比較出名,如好運石,如姻緣石,如飛來石。有一塊早期的指南針狀的大石頭,倨說叫“日鬼”,我與隨行的朋友都爬了上去找好位置拍了照,它的來歷可不小,當(dāng)年打仗就是瞧它得知時間的。
我以前就住在山里,所以對家鄉(xiāng)的山比較熟悉。家鄉(xiāng)的山雜草縱橫,十年前樹還不算太少,而現(xiàn)在幾乎被砍光了,很少有這樣成片不留縫隙的樹所圍成的山。據(jù)說是蔣介石當(dāng)年利用飛機所撒播的。
老蔣終于也做了一件好事嘛。
早晨十點,我們?nèi)チ藵h陽峰。老爸在照相,我則聆聽著導(dǎo)游孜孜不倦的講解五老峰的象征,歷史與外型。弟弟曾滿臉驚嘆地說:這山峰長得像毛主席!是誰這么強悍發(fā)現(xiàn)的?
導(dǎo)游帶我們?nèi)フ引埫},其實是一塊長得像龍的石頭,龍頭指向五老峰,五老峰的外型像毛主席,所以他便成了主席,龍尾則是對著蔣介石的別墅,所以蔣介石吃了敗仗。真是茫茫上天注定的,神奇卻無飄渺。我撫著那龍頭上的一角,不由有些感慨。
照了相,該回去了。我嘆了一聲,轉(zhuǎn)身上了下山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