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馬的文章
分馬
《暴風(fēng)驟雨》節(jié)選 周立波
第二天一早,白玉山到農(nóng)會來起了路條,回雙城去了。
屯子里事,分兩頭進(jìn)行。蕭隊(duì)長帶領(lǐng)張景瑞在一間小屋里審訊韓老五。郭全海和老初帶領(lǐng)積極分子們,忙著分牲口。他們把那早一腿一腿地分給小戶的馬匹,都收回來,加上金子元寶換的馬,再加抄出的黑馬,整個場子里,有二百七八十匹騾馬,還有二三十頭牛,外加五條小毛驢。牲口都標(biāo)出等次,人都按著排號的次序,重新分配,他們計(jì)算了,全屯沒馬的小戶,都能攤上一個囫圇個兒頂用的牲口。
是個數(shù)九天里的好天氣,沒有刮風(fēng),也不太冷。人們?nèi)逦澹纪W(xué)校的操場走。他們穿著新領(lǐng)的棉袍、大氅、新的棉褲襖。新的靰鞡在雪地上咔嚓咔嚓地響著。小學(xué)校的操場里,太陽光照得黃閃閃的,可院的牛馬歡蹦亂跳,嘶鳴,吼叫,鬧成一片。人們看著牲口的牙齒、毛色和腿腳,議論著,品評著,逗著樂子。
“分了地,不分馬,也是干瞪眼!
“沒有馬,累死一只虎,也翻不來一塊地呀!
“挖的金子買成馬,這主意誰出的?”
“還不是大伙!
“這主意真好!
“今年一戶劈一個牲口,不比往年,四家分一個,要是四家不對心眼兒,你管他不管,你喂高粱,他喂稗草,你要拉車,他要磨磨,可別扭吶!
老孫頭走到一個青騸馬的跟前說:
“這馬歲數(shù)也不太小了,跟我差不一點(diǎn)兒!闭f著,他扳開馬嘴說:
“你看,口都沒有了!
小豬倌仰臉問道:
“咋叫口都沒有了?”
老孫頭一看是小豬倌問,先問他道:
“放豬的,你今年多大?”
小豬倌說:
“十四歲,問那干啥?”
老孫頭擺譜說:
“我十四歲那年,早放馬了。你還是放豬。你來,我教你,馬老了,牙齒一抹平,沒有窟窿,這叫沒有口。口小的馬,你來瞅瞅,”他帶著小豬倌走到一個兔灰兒馬子跟前,用手扳開它的嘴說道:
“看到吧,大牙齒上一個一個大窟窿,歲數(shù)大。草料吃多了,牙上窟窿磨沒了,這叫沒有口,聽懂沒有?”
小豬倌站在人少的地方,一面準(zhǔn)備跑,一面調(diào)皮地說:
“你吃的草料也不少了,看看你牙齒還有沒有口?”
老孫頭撲過來抓他,他早溜走了。老孫頭也不追他,嘆一口氣,對人說道:
“咱十四歲放馬,哪象這猴兒崽子,口大口小也不懂?罵人倒會,不懂牲口,還算什么莊稼人?”
院子當(dāng)間擺一張長方桌子,郭全海用小煙袋鍋?zhàn)忧弥雷诱f:
“別吵吵,分馬了。小戶一家能攤一個頂用的牲口,領(lǐng)馬領(lǐng)牛,聽各人的便。人分等,排號,牛馬分等,不排號。記住自己的等級、號數(shù),聽到叫號就去挑。一等牛馬拴在院子西頭老榆樹底下!
人們涌上來,圍住桌子,好幾個人叫道:
“不用你說,都知道了。動手分吧,眼瞅晌午了!
郭全海爬到桌子上,踩的桌子嘎拉拉地響。他高聲叫道:
“別著忙,還得說兩句。咱們分了衣裳,又分牛馬,倒是誰整的呀?”
無數(shù)聲音說:
“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
郭全海添著說:
“牲口牽回去,見天拉車,拉磨,種地,打柴火,要想想牲口是從哪來的;分了東西就忘本,那可不行!
許多聲音回答道:
“那哪能呢?咱們可不是花炮!
郭全海說:
“現(xiàn)在分吧!闭f罷,跳下地來。栽花先生提著石板,叫第一號。第一號是趙大嫂子。她站在人身后,擺手說不要。老初忙走過來問她:
“大嫂子,你咋不要?”
趙大嫂子右手拉著鎖住,左手搖搖說:
“咱家沒有男勞力,白搭牲口,省下給人力足的人家好!
老初說:
“我說你真傻,要一個好呀,拉磨,打柴,不用求人了!
趙大嫂子說:
“小豬倌要另立灶火門,咱娘倆能燒多少柴,拉多少磨?還是不要好!
老孫頭站在旁邊尋思著:要是趙家分了馬,他插車插犋,不用找別家,別家嘎咕,趙大嫂子好說話。他慫恿她道:
“還是要一個好呀,你要沒人喂,寄放我家,咱兩家伙喂,你們烈屬還不要,誰還配要?”
趙大嫂子說啥也不要。栽花先生叫第二名,這是郭全海。老孫頭慌忙跑去,附在他耳邊說道:
“拴在老榆樹左邊的那個青騍馬,口小,肚子里還有個崽子,開春就下崽,一個變兩個。快去牽了!
郭全海笑道:
“開春馬下崽子了,地怎么種?”
“一個月就歇過來了,耽誤不了!
郭全海對自個的事從來總是隨隨便便的,常常覺得這個好,那個也不賴。老孫頭要他牽上青騾馬,他就牽出來,拴在小學(xué)校的窗臺旁的一根柱子上,回來再看別人分。
叫到老初的名字的時候,他早站在牛群的旁邊,他底根想要個牤子,尋思著牤子勁大,下晚省喂,不喂料也行,不像騾馬,不喂豆餅和高粱就得掉膘。他今年糧食不夠,又尋思著,使牛翻地,就是不快當(dāng),過年再說吧。他牽著一個毛色象黑緞子似的黑牤牛,往回走了。一個小伙子叫道:
“老初,要牛不要馬,是不是怕出官車呀?”
老初回過頭來說:
“去你的吧!誰怕出官車?攤到我的官車,不能牛工還馬工,換人家馬去?”
老田頭走到老孫頭跟前,問道:
“你要哪個馬?”
老孫頭說:
“還沒定弦!
其實(shí),他早打定了主意,相中了拴在老榆樹底下的右眼象玻璃似的栗色小兒馬。聽到叫他名,他大步流星地邁過去,把它牽上。張景瑞叫道:
“瞅老孫頭挑個瞎馬。”
老孫頭翻身騎在兒馬的光背上。小馬身上從來沒有騎過人,在場子里亂蹦亂跑,老孫頭揪著它的剪得齊齊整整的鬃毛,一面回答道:
“這馬眼瞎?我看你才眼瞎呢。這叫玉石眼,是最好的馬,屯子里的頭號貨色,多喒也不能瞎呀。”
小豬倌叫道:
“老爺子加小心,別光顧說話,看掉下來屁股摔兩瓣!”
老孫頭說:
“沒啥,老孫頭我趕二十九年大車,還怕這小馬崽子,哪一號烈馬我沒有騎過?多喒看見我老孫頭摔過跤呀?”
剛說到這兒,小兒馬子狂蹦亂跳,越跳越高,越蹦越有勁。兩個后腿一股勁地往后踢,把地上的雪。踢得老高。老孫頭不再說話,兩只手豁勁揪著鬃毛,嚇得臉象窗戶紙似地煞白。馬繞著場子奔跑,幾十個人也堵它不住,到底把老孫頭扔下地來。它沖出人群,跑出學(xué)校,往屯子的公路一溜煙似地跑走了。郭全海慌忙從柱子上解下青騍馬,翻身騎上,攆玉石眼去了。這兒,老孫頭摔倒在地上,半晌起不來,周圍的人笑聲不絕。趁著老孫頭躺在地上叫哎喲不能回嘴的機(jī)會,調(diào)皮的人們圍上來,七嘴八舌打趣道:
“怎么下來了?地上比馬上舒坦?”
“沒啥,這不算摔跤,多喒看見咱們老孫頭摔過跤呀?”
“這屯子還是數(shù)老孫頭能干,又會趕車,又會騎馬,摔跤也摔得漂亮。拍塌一響,掉下地來,又響亮,又干脆!
老孫頭手腳朝天,屁股摔痛了。他哼著,沒有工夫回答
人們的玩話。幾個人跑去,扶起他來,替他拍掉沾在衣上的干雪,問他哪塊摔痛了?老孫頭站立起來,嘴里嘀咕著:
“這小家伙,回頭非揍它不解。哎喲,這兒,給我揉揉。這小家伙……哎喲,你再揉揉!
郭全海把老孫頭的玉石眼追了回來,人馬都?xì)獯跤酢@蠈O頭起來,跑到柴火垛子邊,抽根棒子,攆上兒馬,一手牽著它的嚼子,一手狠狠掄起木棒子,棒子掄到半空,卻扔在地上,他舍不得打它。
繼續(xù)著分馬。各家都分了可心牲口。白大嫂子,張景瑞的后娘,都分著相中的硬實(shí)馬。老田頭夫婦牽一個膘肥腿壯的沙栗兒馬,十分滿意。李大個子不在家,劉德山媳婦代他挑了一個灰不溜的白騸馬,拴到她的馬圈里。
李毛驢轉(zhuǎn)變以后,勤勤懇懇,大伙把他名也排上了。叫號叫到他的時候,他不要馬,也不要牛,栽花先生問他道:
“倒是要啥哩?”
李毛驢說:
“我要我原來的那兩個毛驢!
“那你牽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