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一扇窗作文800字
不知從哪一天開始,窗外時常傳來拉二胡的聲音,我不懂得欣賞,也不愿去欣賞,只是任由那些旋律在我的思想中進(jìn)進(jìn)出出。不知不覺中我,發(fā)現(xiàn)每天都是同樣的曲子:哀怨,蒼涼。我聽不真切了,于是把木凳移近了一點。從此我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聽二胡,跟著它哭,不停地哭。偶爾聽家人提起那個拉二胡的,家境很慘,命也很苦。我沒有什么感覺——同是天涯淪落人。我依舊每天聽,坐在窗前聽。有一天,曲子換了。新曲子高亢、激昂。我似乎聽得熱血沸騰了,跟著它喜,跟著它怒。三天后,當(dāng)我再一次打開窗戶的時候,熟悉的旋律沒有了,拉二胡的人走了。于是我的生活又陷入低谷,與以前不同的是,我總是坐在窗前,再等待。
終于,我又聽到了。只是不是從窗外傳來的,而是從家中的錄音機(jī)里,只聽到第二首曲子,高亢,激昂,卻一直沒有聽到第一首。我推開窗戶,望著窗外,突然好像看到了很多。
第二天,我去了染色店,感覺到店里很熱鬧。老板興沖沖地拉著我說:“看,這批顏料才到的,新品種,很好看吧!”突然,他意識到什么,不再說話了。而我卻微笑著說:“嗯,很好看,比以前的都好看。”
以后,我的窗戶都是開著的,無論刮風(fēng)下雨。因為,打開窗戶,心靈就能復(fù)明。
從世外桃園到人間草廬 陳光斌
深秋已至,菊花滿枝,踏著露濕的小徑,我來到了南山下一戶茅屋。輕叩柴扉,不一會兒,小童便來應(yīng)門,笑呵呵地領(lǐng)我進(jìn)屋。主人已然備好了香茗,正坐在窗下獨自品味;見我進(jìn)來,微然一笑,淡淡地送上兩個字:“請坐。”
面對仰慕已久的人物,我剛一落座,便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陶公所說之世外桃源,果真有乎?”
陶公微微一笑,道:“說有則有,說無則無。”
“愿聞其詳。”
陶公托起茶碗,淺淺呷了一口,頓時濃濃的茶香夾雜著菊花的芬芳從碗蓋邊溢出。就在這芳香里,陶公緩緩說道:“想我當(dāng)年為澎澤縣令,上有王侯以五斗之米欺我,我頗憤忿,誓不為之折腰。亦有感于世道險惡,生不逢時。一氣之下,辭官不做,云游四方。。然世間盡有一平之事,人心險惡非常,而嘆余生定將沉淪于苦海。”
忽一日游至西南一村,此地民風(fēng)淳樸,百姓安居樂業(yè),與他處相比似天上仙界。我因謂之“桃園”,屬文記文。
我又問道:“陶公何不長住‘桃園’以養(yǎng)天年?”
陶公則撫髯笑道:“我何嘗未住‘桃園’?”隨手打開木窗,“你看此處如何?”
循窗望去,只見草屋之外圈著一排稀疏的樁籬,只有籬旁的菊花還有一些生氣。草屋也破陋不諶,經(jīng)不住烈風(fēng)。
我如實回答,而陶公又是一笑:“我之草廬有青山為鄰,秋風(fēng)為伴,前有雛菊可賞,后有菜畦可耕,無俗塵煩惱,無天災(zāi)人禍,可謂之‘世外’;循窗望來,有香茗可品,有佳釀可飲,閑時把酒作詩,困時臥榻有睡,可謂樂在其中。你只見窗外之破敗,卻不見窗內(nèi)之自在,殊不知,‘桃園’乃在窗內(nèi),不破窗,不得見之。”
聽了陶公此香話,我只覺眼前一亮,人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