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10篇)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
提起諸葛亮,那可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他是智慧的化身,他通天文,曉地理,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周瑜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以至于英年早逝。
“假變真三氣周公瑾”,周瑜就這樣被活活的給氣死了,如果周瑜心胸開闊,不是小肚雞腸,那他怎么會被氣死呢?
最近,我看了一個電視劇《秦王李世民》,魏征與劉文靜都有計謀,而且出自于同一師門,但他們倆各侍其主。魏征為人寬厚,正大光明,而劉文靜心狠手辣,手段不光明不磊落,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最終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周瑜因他的小心眼而亡。劉文靜因他的不擇手段而死。其實都是同一病因:缺乏道德修養(yǎng)。
諸葛亮,魏征為人正直,心胸開闊,所以名留青史。都源于他們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
俗話說:“無能是奴才,無德是廢品”。
常言倒:“德才兼?zhèn)洌挥旨t又專;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智育為重,德育為先等都特別強調(diào)德的重要性。”
我們應該做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規(guī)矩與文明修養(yǎng)
孟子說過,不成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自然,不懂文明禮貌的人就不是有修養(yǎng)的人。
我們從小就應該做一個懂規(guī)矩講文明的好孩子。俗話說:“君子成人之善行,不成人之惡習。”就是說,有修養(yǎng)的人,總會盡可能地成全別人的美事。助人為樂,不把自己的歡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更不能落井下石,坑害別人。我們還要做個講文明的好孩子,不說別人的長短和事非。要以自己的本分為要,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處處為別人著想,不做對不起別人和有害別人利益的事。
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講規(guī)矩呢?如到他人房間要先敲門,經(jīng)允許再進入;到別人家做客時,不要亂翻別人的東西。無論你到什么地方去,都要遵守那兒的規(guī)矩;尊重別人的風俗、民俗;尊重大自然中的萬物平衡……
俗話說:“樹直用處多,人直朋友多。”光明磊落胸襟闊,心底無私天地寬。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常存感恩之心,面對我們的自然萬物吧!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興盛時代,那么幸福,那么快樂,我們要為這個時代爭光添彩,要錦上添花,不要迷迷糊糊地荒度光陰,不要規(guī)矩和修養(yǎng)。我覺得這樣做,人才是最有價值的。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一雙腳上的修養(yǎng)
市圖書館離我家很近,每逢雙休日,每都會到圖書館的閱覽室。
一個雪天,我走進閱覽室時發(fā)現(xiàn)一異樣。屋子里多了個擦地的女工,她看我進來,竟緊張地盯著我,手拿拖布,如臨大敵。我故作視而不見,可感覺告訴我,她正跟在我身后。我猛一回頭,把她嚇了一跳——我吃驚于自己留下的腳印。原來,我鞋上的雪一進入室內(nèi)就化作污水,留下兩行黑糊糊的腳印,在淡黃的地板上顯的格外扎眼。而那個擦地女工正在奮力擦抹。坐到座位上,想著剛才的腳印,一種愧疚感油然而生,我在再也無無心看書了。閱覽室是一個開放的公共場所,來往進出的人很多。我注意到,每個人進來的都在和我犯和我同樣的毛病,渾然不覺自己的雙腳正在破壞著剛剛被擦干凈得地板。于是,那個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進進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漸漸地,那個女工已是額頭見汗。我忽然有種感覺:每一雙進出的腳都充滿這罪惡,因為,它們是在不斷踐踏著別人的辛苦取得的勞動成果,是在破壞著一種美好與和諧。不知過了多久,人才漸漸坐定了,擦地女工也得以有機會喘口氣、歇一歇、但就在這時,那扇門悄悄被推開了。一個男人伸頭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進來,但又把頭縮回去了。不一會兒,兩扇門都被推開了。還是剛才那個男人,這次,他是肩扛一桶純凈水進來的。突然,一陣“沙沙”的響聲伴著送水男人走路的節(jié)奏,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開始從上向下打量他,老舊的帽子、綠大衣……
最后我終于看到他的雙腳,然后驚異萬分。男人的每只腳上,竟然都套著一個塑料袋,他一走動,塑料袋就會發(fā)出“沙沙”的響聲。因為套了塑料袋,所以他走過的地方?jīng)]一點的污跡,還是那樣干干凈凈的。我注意到,呢個擦地女工站在那里,眼里竟有淚光涌現(xiàn)。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勿忘修養(yǎng)
天空無語,但有鳥兒為它歡快地歌唱;大地無言,但有萬物為它點綴著美麗;大海無言,但有魚兒為它譜寫生命的樂曲。同樣,人即使無語,他表現(xiàn)出的修養(yǎng)自會詮釋生命的價值。
長時間迷失在物質(zhì)、金錢、名利的洪流之中,我們與世推移、隨流逐波。漸漸地,虛無的金色迷住了我們的雙眼,無底的欲望傾斜我們心中的天平,讓我們拋棄了道德的修養(yǎng),為名利所驅(qū)使。
當金錢的罪惡彌漫了大地,利欲的風雨遮蓋了天地,人們才意識到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意義。此時修養(yǎng)已蜷縮在世界的一隅,等待著世人的醒悟與拯救。
天空的陰霾總會散去,風雨最終為明媚的陽光代替。修養(yǎng)又一次受到人們重視,被人們提起,世間將煥發(fā)昔日安詳、和平的光芒。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道出了修養(yǎng)二字的深刻;“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古人的話詮釋了人心中修養(yǎng)的尺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劉備的告誡更啟示著人們要從點滴做起,提高修養(yǎng)。
修養(yǎng)是你在別人失意時一句體貼的話語,是別人幫助你時一句簡單的道謝,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
溪水潺潺地歡唱為寂靜的山間增加了活力,群星的閃爍展示了夜空的美麗,海燕的搏擊更為大海增添了生命的力度。修養(yǎng)呢?
修養(yǎng)如一陣春風,吹散了人們臉上的烏云,綻開歡樂的笑顏;
修養(yǎng)如一盞明燈,讓人們在黑暗中不致于迷失自己,堅守著人生的方向;
修養(yǎng)如一段階梯,指引著人們向著真、善、美的目標不斷邁步、前進。
讓我們背起智慧的行囊,駕起修養(yǎng)的風帆,向更高更遠處,起航前行。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微笑是一種修養(yǎng)
生活并沒有拖欠我們?nèi)魏螙|西,所以沒有必要總苦著臉。應對生活充滿感激,至少,它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
微笑是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跟貧富,地位,處境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一個富翁可能整天憂心忡忡,而一個窮人可能心情舒暢:一位殘疾人可能坦然樂觀;一位處境順利的人可能會愁眉不展,一位身處逆境的人可能會面帶微笑……
一個人的情緒受環(huán)境的影響,這是很正常的,但你苦著臉,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對處境并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相反,如果微笑著去生活,那會增加親和力,別人更樂于跟你交往,得到的機會也會更多。
只有心里有陽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現(xiàn)實的陽光,如果連自己都?嘀槪巧钊绾蚊篮?生活始終是一面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哭泣時,生活在哭泣,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
微笑發(fā)自內(nèi)心,不卑不亢,既不是對弱者的愚弄,也不是對強者的奉承。奉承時的笑容,是一種假笑,而面具是不會長久的,一旦有機會,他們便會除下面具,露出本來的面目。
微笑沒有目的,無論是對上司,還是對門衛(wèi),那笑容都是一樣,微笑是對他人的尊重,同時是對生活的尊重。微笑是有“回報”的,人際關系就像物理學上所說的力的平衡,你怎樣對別人,別人就會怎樣對你,你對別人的微笑越多,別人對你的微笑也會越多。
在受到別人的曲解后,可以選擇暴怒,也可以選擇微笑,通常微笑的力量會更大,因為微笑會震撼對方的心靈,顯
露出來的豁達氣度讓對方覺得自己渺小,丑陋。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有時候過多的解釋、爭執(zhí)是沒有必要的。對于那些無理取鬧、蓄意詆毀的人,給他一個微笑,剩下的事就讓時間去證明好了。
當年,有人處處說愛因斯坦的理論錯了,并且說有一百位科學家聯(lián)合作證,愛因斯坦知道了這件事,只是淡淡的笑了笑,說,一百位?要這么多人?只要證明我真的錯了,一個人出面便行了。
愛因斯坦的理論經(jīng)歷了時間的考驗,而那些人卻讓一個微笑打敗了。
微笑發(fā)自內(nèi)心,無法偽裝。保持“微笑”的心態(tài),人生會更加美好。人生中有挫折有失敗,有誤解,那是很正常的,要想生活中一片坦途,那么首先就應清除心中的障礙。微笑的實質(zhì)便是愛,懂得愛的人,一定不會是平庸的。
微笑是人生最好的名片,誰不希望跟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交朋友呢?微笑能給自己一種信心,也能給別人一種信心,從而更好地激發(fā)潛能。
微笑是朋友間最好的語言,一個自然流露的微笑,勝過千言萬語,無論是初次謀面也好,相識已久也好,微笑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另彼此之間倍感溫暖。
微笑是一種修養(yǎng),并且是一種很重要的修養(yǎng),微笑的實質(zhì)是親切,是鼓勵,是溫馨。真正懂得微笑的人,總是容易獲得比別人更多的機會,總是容易取得成功。
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
,是一種品質(zhì),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歷史上有個叫藺相如的臣相,由于護駕有功,所以官職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將廉頗的忌妒與不滿,便處處與藺相如作對。但是藺相如面對廉頗的無理取鬧,只是笑而避之,從而有了“負荊請罪”這個故事。廉頗對于藺相如如此寬宏大量,深感慚愧,從此兩人便聯(lián)手,一起為趙國奉命效勞。所以說,學會寬容,于人于已都有益處。
反觀歷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點不滿便怨天尤人,這些人縱然學問再好,也難成大器。周瑜是個卓越的軍事家,才能出眾,足智多謀,把龐大的東吳水師管理得井井有條。可是,當他得知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后,雖自知不如,但卻不甘落敗,于是整天心中盤算著如何打贏諸葛亮,發(fā)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嘆后,最終落得個吐血身亡的結(jié)局,唉,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藺相如那樣寬容大量,我想,他的結(jié)局肯定不會是這樣!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別人發(fā)生摩擦,當別人不小心踩到你,你應該擺擺手,說聲沒關系;當別人弄壞了你的東西,向你道歉時,你也應該寬容地付之一笑。人生如此短暫匆忙,我們又何必把每天的時間都浪費在這些無謂的摩擦之中呢?天地如此寬廣,比天地更寬廣的應該是人的心!
學會寬容吧!做人如果能夠?qū)捜菀稽c,那么我們的生活便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學會寬容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作一個有修養(yǎng)的園湖人
修養(yǎng)是一個人品德素質(zhì)的反映,它往往體現(xiàn)在人們的言行舉止中。
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談吐是健康、干凈的,他們的言詞中找不
到歧視和憎恨,有的只是友好和風趣。
一個人有沒有修養(yǎng),很大程度上靠的是他的毅力。你看那些沒有毅力的人,往往就很容易學壞,當然也就不必談什么修養(yǎng)了。修養(yǎng)得從小開始培養(yǎng),而且要一直堅持下去,要不民間怎會有“學壞只三天,學好要三年”的傳言呢?
修養(yǎng)好的人不會刻意去裝扮自己,正像唐代大詩人李白所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相反,一個沒有修養(yǎng)的人則會盲目追求,用濃妝艷抹、奇裝怪服來掩蓋他內(nèi)心的空虛。修養(yǎng)就是要修身性養(yǎng)。
說話也要有修養(yǎng)。我認為說話有修養(yǎng)是指說話時有內(nèi)容、有見解、有藝術、有條理、用語文明等方面。談到這里,我想到本班最近的一些壞風氣。
首先是叫花名。這花名多半是一些針對同學生理缺陷和穩(wěn)私的難聽詞,只要一叫出,你總能聽到幾聲怪笑,隨后往往是一陣辱罵和追打。這種行為不管是不是出于玩笑,它確是一種沒有修養(yǎng)的表現(xiàn)。
還有,就是說話粗俗,用語骯臟,這不僅有損自身形象,而且會傷害別人,有時還會招來是非。所以,我奉勸大家說話時還是要有修養(yǎng)的好。
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怎樣才能做到有修養(yǎng)呢?其實,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小小的細節(jié)都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
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關門動作,有修養(yǎng)的人只是輕輕推上;而沒有修養(yǎng)的人可能會一腳把門踢上,隨之傳來的是叫你膽顫心驚的巨響,而且還會留下他那“漂亮”的足跡。
再比如,雙休日在公園里,一種人好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不光大聲喧嘩,而且鬧得到處烏煙癢氣;另一種人不僅談話小聲,就是那壓抑很久的笑聲也是音量適度,悅耳動聽。
同學們,修養(yǎng)它不是你的高談闊論,而是你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園湖人吧,它會給你帶來尊嚴,給你帶來尊重,給你帶來無限的快樂!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小學生道德修養(yǎng)讀本》讀后感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是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勞動可以說是萬物之源。而節(jié)儉也很重要。對任何事物都得節(jié)儉,這樣才能夠富裕起來。勞動與節(jié)儉,結(jié)合在一起,用勞動獲取了東西而又節(jié)儉它,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品質(zhì)。
勞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勞動,就什么也得不到了。舉個例子:一個小女孩,她的父親是一位大商賈,母親是一位明星,家里非常富裕,從小就有人侍候著她,她什么事都有人替她做,弄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長大了,父母要她學學家務,她也懶得不做。終于有一天,她父親為了一筆生意,賠上了一大筆錢,供不起她了,她必須自己工作掙錢,但是由于她很懶惰,沒有單位要她。她只能給別人抄抄信之類的。工資很少,只能勉強糊口。一個人,不勞動,就落到了這種地步。
在實際生活中呢?現(xiàn)在孩子都是獨苗,父母倍加呵護,從來都是嬌生慣養(yǎng)。到了學校里,每天早上的值日生都做不好,真難想象將來怎么辦?但是,也有些同學很熱愛勞動,家里人不慣他,他就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幫助父母減輕負擔,到學校里做值日也是又快又好。像我們班的吳曉達,他雖然學習不好,但是很勤快:一旦值日生缺了,他總是替他們干好;老師有事讓他干,他也總能照辦?磥,那些嬌生慣養(yǎng)的人應該多向這些人看齊才對。
節(jié)儉,對一個人來說同樣重要,它可以使你走上富裕的大道,如果不注意節(jié)儉,它也會使你傾家蕩產(chǎn)。舉個例子:有個農(nóng)民,家里很窮,只有一間破屋子和幾畝薄田。后來,在村上掀起一股致富熱潮。這位農(nóng)民也搭了一個蔬菜棚,沒過幾年就有了好收成。他的錢也多了起來:蓋了新房子,買了新家具,還在銀行存了款。但是,好景不長,不久后,村上有很多人都參與了賭博,他也參與了進去,一賭便上癮,又勾上了一大幫狐朋狗友,從此揮金如土,成天賭博,不務農(nóng)業(yè)。一年后,農(nóng)田便荒廢了,他又變成了一個窮光蛋。這個例子,足以反映剛剛那句話是對的。
現(xiàn)在很多小朋友都有很多零花錢,而且很會花。花完了要,要到了花。他們根本不掂掂這些錢的份量。這些錢都是爸爸、媽媽辛辛苦苦賺來的呀!平時又要買這買那,從頭到腳都要名牌,生日還要大操大辦,宴請同學……根本不體諒父母。而且有了這些還不滿足,還提荒唐要求,亂花家里的錢,給父母造成負擔。當然,也有注意節(jié)儉的好孩子,像我們班的楊靜,她每個月有100元,得自己交午餐費、訂報費之類的,剩下的錢就成了她的零花錢,她總能很合理地把它們安排好。而且有了這些錢,她就不會再向父母要錢了。
勞動、節(jié)儉,對我們來說是多么重要,讓我們熱愛勞動,注意節(jié)儉,做一個道德修養(yǎng)高的小學生。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修養(yǎng)
世界上最令人敬仰的,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另一個則是我們內(nèi)心的道德準則——早已隨歲月之流遠去而又永恒在歷史星空閃爍的前人康德如是說。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江水奔流,帶走幾多冬夏春秋;大江東去,帶不去的是那些偉人,光照千秋。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司馬遷忍受著“最下極矣”的腐刑,毅然、決然地選擇“茍生”。那時的他,需要何等的修養(yǎng)、怎樣的氣度,方能完成那一本沉重的大書——《史記》呢?然而,他的修養(yǎng)戰(zhàn)勝了嘲諷、鄙視。戰(zhàn)勝了他人亦超越了自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巨著終于完成。因此,“忍耐”這樣一種修養(yǎng)便在后人心中多了幾分沉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聽到此語,什么人的心靈能不震撼,什么樣的人士能不肅然起敬?幾經(jīng)利誘、幾經(jīng)威脅幾經(jīng)折磨,住進陰濕地牢的文天祥,在“忠”與“奸”的面前未曾有過絲毫的動搖,因此“忠誠”這樣一種簡單而又艱難的修養(yǎng),在后人的心中多了幾分重量。
“忍耐”、“忠誠”、“堅強”而又“不屈”,只有高尚的人才擁有這樣的品質(zhì)。誰又能說這些品質(zhì)不是源于內(nèi)心極高的修養(yǎng)?
“英雄,不是因為武力而稱雄的人,而是因為心靈而偉大的人。”羅曼·羅蘭的這個定義,我由衷地贊賞。
喜歡諸葛亮,不僅是因他的神機妙算,而且因其“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的品德修養(yǎng)。我想,他之所以會觀天象,會用風勢,會未出茅廬而知天下,多半是來自他極高的修養(yǎng)吧!
我們現(xiàn)在極倡素質(zhì)教育,而社會上有些人缺乏的正是一種修養(yǎng)的基本素質(zhì)。古之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德才兼?zhèn)渲耍磐駚,誰又能以小肚雞腸、犯奸作亂之心去成就一番人人贊譽的事業(yè)呢?
你是否和我一樣,在為做一個真正英雄而奮斗著,那么讓我們一起去修身養(yǎng)性吧!
先有修養(yǎng),后成大業(yè),再做英雄!
關于修養(yǎng)的作文:成長應重道德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道德則近于禽獸。
——題記
中華民族自古至今“禮儀之幫”而聞名,想當年楚國大夫屈原應憂國難而投江,三國諸葛亮心胸開闊,七擒七縱,老子所說的“做一無人就要講一無道德”……像這一切無不體現(xiàn)出中國人的道德所在。
彈指一間,人類進入了21世紀。在漫長的歲月中,中國從分裂到統(tǒng)一,從衰落到興盛。以新的面貌站了起來,向世界證明了自己,但如果沒有道德,社會將變成怎么樣﹗
南陽的一件事情,讓很多人驚心。一位心理醫(yī)生竟在進學校門口砍殺了多名學生,造成8死5重傷的悲劇。那一張張圖片,一聲聲叫喊,你們知道嗎,那是為什么?情華大學學生用硫酸潑向黑熊面孔,只為了證明一個愚蠢的想法。血不停地涌動著,不時傳來皮毛燒焦聲, 它憤怒了,它盡全力站起來,重重捶打著鐵欄桿,垂死掙扎向人類示威。漫漫的,鮮紅的學流滿了大地……
這些行為說明了什么,社會在進步,但人類的道德觀念切在下降,陶醉在花紅柳綠之處,忘記了當人的基本原則:德。如果想要成才就絕不能忘記德,不能就會使社會停滯不前。
“致無下之治者在人才,成無下之才者在教化”一個沒有教化的人不可說是有才,對社會也有可能成為威脅,沒有道德觀念的人如何生存如何進步。正如孟子所說的“得無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說的就是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學的教育在于你是否懂得觀念。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有才之人,就應該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道德修養(yǎng)可以改變?nèi)说囊簧,可以讓你站在高峰之頂而永不倒,成才應重道德?/p>
孔子家兒不知罵,曾子家兒不如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道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