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作文評語
如有一位學生在寫《我愛小草》一文時,只寫了小草在春天里生機勃勃的景象,寫得也很美。為了引導其寫得更深刻,突出中心的鮮明性,我在評語中這樣寫道:“你讀過《草》這首古詩了,詩中有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寫出了小草那堅強不屈的精神,你只要在文中適當插入此詩句,就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辛勤的老師不像小草一樣平平凡凡、默默無聞嗎?如果再由寫小草想到老師,那文章就更突出了特別之處。課后能作修改嗎?老師相信你,改后的文章定是一篇佳作。”
四、溶入自我,感同身受
盡管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與一般的讀者讀作品的關系有點不一樣,但最根本的一點是相同的,這就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學生在作文中所敘述的事情,所表達的感情,有時教師自己也經(jīng)歷過,也有同感,這時,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直接寫進評語中,以引起共鳴,達到無聲交流的目的。當然,對作文也作客觀評價。
在寫《讀<養(yǎng)花>有感》這篇讀后感的評語時,我這樣寫:“哎,真是無巧不成書。怎么你感受至深的體會競與我相同,確實如此,老舍先生所說‘不勞動,連棵花也養(yǎng)不活,這難道不是真理嗎?’想到自己的經(jīng)歷與你相類似,想做‘守株待兔’之人卻不成了,你的所敘比老師想象的要好,若是我,可能心中有話筆下卻寫不出來了,但就文章而言,我覺得還不夠理想,‘感’方面費的筆墨少些,還可再具體些。”
五、因人而異,因文而宜
寫作文評語也要因人而異,因文而宜,不能一個模式或一刀切,也不能先說幾句好話,然后再用“但是”一轉(zhuǎn),說其缺點,如果都這樣,會給人不痛不癢的感覺,以致影響評語的作用。去年元旦我班開了個聯(lián)歡會,會后我讓學生就活動過程寫一篇作文。一位優(yōu)等生寫得有條有紊,有千把字。一個后進生卻只寫了兩百多字。但我對前者的評語是單刀直入,首先毫不客氣地指出其缺點,說明原因,讓其醒悟。然后再回過頭來,說說作文的可取之處。對后者的評價則是挑好的、擺明的,讓其對自己寫作有信心,繼而筆鋒一轉(zhuǎn),指出不足之處,讓其改正。
當然,對作文的評定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以上關于小學生作文評語巧寫之談只是一管之見,除此之外,寫評語還可從這幾方面入手,如:以點帶面,點面結合;平等商量,風趣幽默……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師,要體會到學生寫作的甘苦,要寫好作文評語,評語不應該是幾句生硬的、互不相連的、干巴巴的幾個句子。應是完整的、流暢的、生動的一段話,甚至是一篇精彩的短文。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作文的優(yōu)缺點和病因;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文作中茅塞頓開、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