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鬧花燈,元宵節(jié)日記怎么寫?
篇一
又是一年新春到,又是一年鬧元宵。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我和爸爸。媽媽去看花燈,盡管有小雨,但是也擋不住人們的熱情。這一路上說說笑笑,車道都快變成“人行道”了。到了僑鄉(xiāng)體育館,我興致勃勃的看起了花燈,花燈有星形的,三角形的,梯形的。。。。。。在場館的西面有一盞是“兔子放鞭炮”一只兔子拿著鞭炮,意思是說:大家要快快樂樂的生活。咦?那里怎么有那么多人?哦!是“年年有魚”燈吸引了大家。六條小魚跳了上來,這小雨的形象很可愛。在場館的東面是“大家喜氣洋洋”,一只小兔子在大街上走路,手里還拿著爆竹。在場館的西南面。。。。。。在橋鄉(xiāng)體育館這里的花燈各式各樣,造型優(yōu)美,裝飾考究,做工細致,真讓人眼花繚亂!在這茫茫的燈海中,要數(shù)有趣的就是龍燈了。一條“巨大巨大”的金龍了,她那炯炯有神的兩只大眼睛,龍舌吐在外面,銀光閃閃的龍須,是吶樣的精神,那樣逼真!微風習習,金龍搖頭擺尾,一副威風的樣子。另一盞龍燈更好玩。一只兔子站在他的背上,仿佛在戲弄它,龍須飄然,龍尾擺來擺去,那只兔子笑得嘴巴咧開了,眼睛笑得瞇著。還有一盞龍等更威風。龍威大搖大擺,龍爪剛勁有力,扶搖直上,龍眼只等前方,好像它要往上騰飛,老師有講過一篇課文叫“龍的傳人”。我們都是龍的傳人,我們也要加速前進。 日記四年級日記
人群漸漸稀疏,我依依不舍的離開,但觀燈的人絡繹不絕,來來往往。漸漸地下起了小雨,人們撐起了小傘,與燈籠在一起,大家都是分不清哪是燈籠,哪是花傘。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啊!
觀燈是泉州的習俗。在眾多的燈籠中,唯有那盞龍燈印像最深,那晚,我夢見我長了龍角,騎上那燈籠,游蕩泉州!
篇二
今年的元宵節(jié),與往年的與眾不同,作為學生的我們是在學校里度過的。中午一吃完飯,整個學校就沸騰起來了。
走進教室,只見徐翌雯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地調(diào)整著“樂鬧元宵”PPT;謝小玉、邢蔚、劉江玲正在設計黑板報,她們一會兒躍上板凳,貼上燈謎,一會兒又下來看看,哪里不完美,再上去調(diào)整;再看周文豪、馬家豪兩個大男孩在一旁鼓著腮幫子,吹著粉紅色的心形氣球,再用絲帶將氣球兩兩綁在一起,粘上蝴蝶結,看著他們可真有趣;彭傳順則在教室里大喊:“春節(jié)在學校里過啦!大家春節(jié)快樂哈!”一聽就知道哪里說錯了嘛,但大家都沒有反駁,好像都被這種氛圍感染了似的。大家忙里忙外,把教室裝飾的“紅光滿面”的。
“賣湯圓 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一碗湯圓*滿又滿,三毛錢呀買一碗。”大家沉浸在歌曲的歡樂之中。我們一起欣賞了徐翌雯做的PPT,了解了元宵節(jié)的由來、習俗,要是去問問爸爸媽媽,沒準連他們都不知道呢。
下面,又到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猜燈謎環(huán)節(jié)。我們立刻飛奔出教室,我一個人先跑到3班,一眼就看到了“593”號燈謎,(打一日常用品),這不就是牙刷嘛,果然,如我所料,一下子就猜對了,本以為可以來一個“大豐收”,誰料想,等我再跑到1班時,“大豐收”的希望瞬間破滅了,什么“普通話”,(打一字),真是一頭霧水。我和程妤一起來到9班,放眼望去,幾個大男生彎著腰圍成一團,盯著那個燈謎冥思苦想,我和程妤好奇的上去湊了個熱鬧,“匈奴攻打蘇武”,(打一成語),看見這個燈謎,我拉著程妤掉頭就走,雖說身邊有一個程妤(成語),可要是能猜出這個燈謎,誰不愿意拿著它進去兌換獎品呢。
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愿那孔明燈帶著我們的祝愿和幸福緩緩的飛上天空!
篇三
今天是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你肯定要問我是什么節(jié)日,那我就回答你吧!今天是元宵節(jié),這一天可是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你想知道嗎?那就聽我說來吧!
元宵節(jié)湯圓是不能少的,上午我就和爸爸來到了超市,超市里的湯圓品種繁多,讓我看得眼花撩亂,我選來選去看到了一種新式月湯圓,里面包糖,我剛準備買,爸爸對我說:“光吃還不行,我們還要會做啊!于是我買了幾盒湯圓后,就和爸爸去買原材料去了;氐郊椅疫B忙洗了手,首先是和面,媽媽沒有讓我?guī)退說我就是瞎鬧,和完了面,下一步就是包糖了,包了幾個后,我不情不自禁的想:“為什么湯圓只能包成圓形的呢?”于是我就開始創(chuàng)做,我拿起面團就包了起來,我先把面團捏成一個五角形,在中心凹進去的地方包上糖,有一次我在創(chuàng)做的時候,不小心把糖給忘包了,害得爸爸媽媽吃了幾個沒糖的湯圓,時間過得飛快,不一會我們就包完了所有的湯圓,下一步就是煮了,我打開家里的鍋,幾分鐘后剛煮好的湯圓就出爐了,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我的心里的。
下午,我和爸爸媽媽搬出了桌子,椅子,我坐在椅子上吃湯圓,媽媽對我說:“你知道關于湯圓的來歷嗎?”我搖了搖頭,于是媽媽給我講:“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蓽蟆⒂驼、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陜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同時,還要吃些應節(jié)食物,在南北朝時澆上肉加便便湯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jié)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jié)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jù)《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元宵
今天既吃了湯圓,又增長了知識,這真是一個愉快的節(jié)日啊!
篇四
今天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jié),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晚上,媽媽燒了豐盛的晚餐,但后來發(fā)現(xiàn)沒有買飲料,于是媽媽就讓我和爸爸去買飲料。我和爸爸買完飲料,就趕緊回來,回到家,我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等媽媽把所有的菜都端出來之后,我們把手中的飲料舉起來,然后碰杯,一起大聲說出“元宵節(jié)快樂”。飯間,我們一家三口邊吃邊聊,在幸福的氛圍中品嘗豐盛的菜肴!敖裉旆蜃訌R的人特別多,這么多年在元宵節(jié)我還一次沒去過呢!”爸爸在吃飯時說!笆堑,我也是,學校也不放假,要不然飯后可以去關燈,關燈、吃湯圓可是是元宵節(jié)的習俗!眿寢層悬c遺憾的說。我也感到很遺憾,心里想,為什么要趕到元宵節(jié)上學。
吃完飯后,為了彌補一下,媽媽叫我趕緊把作業(yè)做完,然后可以看元宵晚會,晚上推遲一點睡覺。這下可把我樂壞了,沒有去關燈的遺憾瞬間就被沖淡了很多。豐富多彩的元宵晚會很快就讓我忘掉沒去關燈的不快。
今天的元宵節(jié),我過的很開心,盡管沒去夫子廟關燈,甚至也沒吃上湯圓,但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共享美味佳肴,一起欣賞元宵晚會,其樂融融,元宵節(jié)要的就是團團圓圓嘛!
篇五
今天是元宵節(jié),奶奶教我做湯圓。
我們首先準備了糯米粉、芝麻泥、白糖和開水。
開始做湯圓了。奶奶讓我把糯米粉倒入一個不銹鋼的盆里,再加了一碗開水。奶奶用手攪拌均勻后,又揉了揉,捏了捏!把剑_水放多了,要再加點糯米粉!蹦棠陶f完,我又小心翼翼地放了幾勺糯米粉。奶奶使勁揉了揉,笑嘻嘻地說:“終于不粘手了,可以搓湯圓了!蔽覍W著奶奶的樣子,把不規(guī)則的面團先搓成圓球狀,接著從中間往里面按,捏成一個小碗的形狀,然后把調(diào)制好的芝麻餡兒塞進“小碗”里,再把“碗口”捏緊。這時,我遇到了一個難題:剛把這邊的“碗口”捏緊,芝麻餡兒就從另一頭鉆了出來!斑@可怎么辦呀?”我急忙問奶奶。奶接過湯圓,麻利地把露出的芝麻餡兒往里按,笑著說:“捏緊小口的時候要捏它的皮,動作要輕一點!蔽野凑漳棠谭愿赖娜プ,果然,芝麻餡兒不再調(diào)皮地往外鉆了,捏緊小口后,我再把湯圓放在掌心順時針搓起來,不一會兒,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展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看著這小家伙,別提有多高興了。
做完了湯圓,我迫不及待地催奶奶下湯圓。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湯圓浮了上來,活像一個個胖乎乎的白娃娃。我盛了一個,咬上一口,芝麻餡流進我的口中,又甜又糯,好美味啊!
篇六
元宵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掛燈籠,吃完了晚飯,我和媽媽在家里折燈籠。
我們需要準備一張紅色的正方形卡紙,先將這張正方形的紙對折再對折,這樣紙的中間會有一個中心點,把四個角向中心點折過去,就成了一個小正方形,然后把小正方形翻過來,又會有一個中心點,把四個角再次向中心點折過去,又是一個小正方形,接著把折好的小正方形再翻過來,又有一個中心點,把四個角向中心點折過去,還是一個小正方形,最后把這個小正方形翻過來,就形成了四個小小的正方形,把其中相對的兩個正方形中間的角向兩邊拉開,一個燈籠就折好了。
這個燈籠是由兩個小正方形和兩個小長方形一起組成的,火紅火紅的,像掛在枝頭剛剛成熟的柿子一樣,真好看!我和媽媽望著紅紅的燈籠,仿佛看到元宵節(jié)大街上那熱鬧的情景,人們張燈結彩,把大街打扮得喜氣洋洋,大街里人頭攢動,車水馬龍,大家扶老攜幼在大街上這兒看看,那兒望望,好不熱鬧!
元宵節(jié)折燈籠真有趣!
篇七
“賣湯圓,賣湯圓,小二哥的湯圓是圓又圓……”又到了正月十五鬧元宵的時候了。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明月高照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以表示祝賀。猜燈謎、吃元宵、出門賞月,全家團圓、其樂融融。
今年元宵節(ji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正月十五,還是十六晚上和同學們一塊兒在八字橋廣場玩甩炮、放禮炮、“跨火叉” ……
一開始我們玩“焰火棒”,放禮花。我們互相“傳遞火焰”,就這樣玩了好一會兒,有趣的是,沒過一會兒,我剛從許奕博那“借”來火焰,放出火花不久后,“焰火棒”的頭忽然掉了下來,掉到地上后不但沒有熄滅,反而在地上“橫沖直撞”,嚇得我們“抱頭鼠竄” ……哈哈,玩得太開心了!
到了最刺激的環(huán)節(jié),大家將廢紙和點的禮花棒點燃,于是就形成了一大團火。這時不知道誰從火堆的這一頭跳到了火堆的那一頭,于是,我們紛紛來模仿他,連大人們都加入了我們的“跨火行列”。媽媽告訴我,這是興化的一種習俗,叫“跨火叉”,十六夜,跨火叉,跨了火叉霉氣趴。大家圍著火堆,一邊跨來跨去,一邊期盼新一年好運來!等火漸漸熄滅以后,我們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
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呀!
篇八
元宵節(jié)到了,猜謎是一項非常普及的娛樂活動,昨天,我就看了中國謎語大會。
中國謎語大會,是從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科教頻道推出的重磅節(jié)目。已經(jīng)三年連續(xù)出版,現(xiàn)在出版第三季,這不僅是一個節(jié)目,更是弘揚中國,這一個古老國家文化的一種方式!
我們一家也參加了猜謎,猜出的謎還真是不少!在“歷史謎局”中,有一題為“梅花雨落不驚心”打一東晉政治家。我二話沒說,便寫下了這位政治家的名字。至于謎底嘛,你自己猜吧!
中國謎語大會不僅可以弘揚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鍛煉人們的智力,提高人們對歷史故事的見解。是一項非常有趣和益智的活動!
中國謎語大會真益智!
篇九
元宵節(ji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你知道元宵節(jié)的由來嗎?從前,有位大臣,叫東方朔。他搭救了一位想自殺的宮女,并決定讓她與雙親相見。他用火神君要放火燒城的假事騙過了所有人,使元宵與雙親相見了。后來,人們就把那天稱為“元宵節(jié)”。
“猜燈謎,賞花燈,紅紅火火鬧小年。”為了慶祝元宵節(jié)的來臨,我們學校舉行了:賞花燈與猜燈謎活動。
首先去賞花燈。學校走廊上掛滿了花燈:有巨大的兔子燈,有可愛小巧的手折花燈,有紅火的宮燈,還有精美的布燈……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接下來該是猜燈謎了。老師一聲令下,大家就如潮水般涌了出去,奔向各班掛燈謎的地方。我也跑到自己班掛燈謎的地方。只見那兒已經(jīng)聚了好些人:他們有的抓耳撓腮,苦苦尋找答案,有的沉思著,仿佛理出了一些頭緒……而我呢,已經(jīng)撕下一張燈謎,興奮地向教室驗證臺跑去。不久,我就握著獎品----橡皮出現(xiàn)了,又開始尋找下一個目標……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活動結束了,它給了我一個重要啟示:了解尊重習俗,融入民俗,你就會更加快樂!
篇十
今天是元宵節(jié),是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說,從今天開始,人們在今年就再也不能問候說“新年快樂了”。元宵節(jié)十分熱鬧,看社火、賞花燈、放煙花、舞獅子、吃湯圓······樣樣都是別具一番風味,樣樣都是精彩趣味!
早上,我和全家人到公園看社火,街上到處張燈結彩,公園里有跳舞的,有敲鑼打鼓的,有舞獅子的,還有玩空竹的。
扭秧歌的老太太們左手揮著大扇子,右手轉著紅手帕,腳下還踩著整齊規(guī)律的步伐,看的大家應接不暇。跳藏族舞的姑娘小伙們,脖子上掛著潔白的哈達,手上甩著長長的水袖,舞蹈的風格十分活潑,看得人眼花繚亂。跳現(xiàn)代舞的也不亞于他們,現(xiàn)代流行歌曲很有節(jié)奏感,有旋律性,舞者們踏著鼓點,輕快地旋轉,跳躍,這是個雅俗共賞的節(jié)目。
到了晚上,我們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元宵聯(lián)歡晚會,吃著甜甜的湯圓,看著絢麗的煙花在天空綻放,聽著爆竹聲聲,有時,一些膽小的車輛還會被煙花爆竹巨大的聲響嚇得吱哩哇啦地亂叫······
再和家人團圓在一起猜猜燈謎,聊聊家常,靜靜聆聽年踮著腳尖悄悄溜走的腳步。
篇十一
今天,是元宵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楊柳湖賞燈。那個時候,天已經(jīng)完全黑了下來,剛進入燈會。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絢麗的大門,大門上有一大朵玫瑰花,在大門的后面,由九個“金球”連成的一條弧線,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九個“金球”。在這段距離當中,有幾條藍色的燈點綴。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在兩旁,還綻放著一朵朵“煙花”,但是那“煙花”是不動的,仿佛就是真的煙花在天空中綻放的那刻一樣。雖然是假的,但是也不比真的少多少韻味。我想:連大門都這么有氣派,后面肯定會更好。這讓我產(chǎn)生了期待感。
走著走著,我看見有幾只鴨子正在湖面上面“游”。這些鴨子有穿泳衣的,有戴耳機的,還有戴帽子的……可愛極了,可是有個鴨子脖子上套個救生圈,這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還有鴨子戴游泳圈的呢?它們不是會游泳嗎?難道是“救生員”?或許是為了增添幾分樂趣吧!
當然,最吸引我目光的并不是這些,而是由一條條金色的燈組成的一片金色。金色讓人產(chǎn)生很多幻想,我幻想它是金色的稻田,這片稻田包含了農(nóng)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是他們的勞動成果;我幻想它是金色的海洋,一片汪洋大海在眼前浮現(xiàn),威風吹來,海面上掀起朵朵金色的浪花;我幻想他是一片星空,一顆顆明星正在向我眨眼睛。
鯉魚跳農(nóng)門、小黃人、還有很多電視里動畫片的燈光場景,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是太美了,有興趣的話,你也可以來參觀哦!
篇十二
今天,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于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里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后這種佛教禮儀節(jié)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jié)日。該節(jié)經(jīng)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fā)展過程。吃湯圓的習俗的傳了下來。
今天媽媽去超市買了幾包湯圓,回家后,媽媽把湯圓倒進鍋里,頓時,湯圓在鍋里泡起了桑拿,看上去十分之愜意。然后,煮了一會兒,湯圓就出鍋了。
擺在碗里的湯圓口味很多,有芝麻味的、有花生味的、有八寶味的!蚁饶昧艘粋我最喜歡的芝麻味湯圓,小心翼翼地咬開一個小口子,里面的芝麻醬便流了出來,我才嘗了一口,哇哇!好香好甜!而且還有香草味;花生湯圓甜而不膩,不僅有花生的鮮味,還有大自然的清香;八寶味湯圓的香味是最最濃的,有著許多味道。我趕緊開始吃湯圓,生怕湯圓被別人吃光光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