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作文:一年一度的中秋節(jié)1000字
一年一度的中秋之日即將來臨,此時,心情格外的激動。中秋佳節(jié),承載著一段段古老的神話。從"偷靈藥"的嫦娥,月宮里的玉兔,再到被罰砍伐桂樹的吳剛……中秋是一個富有浪漫精神的節(jié)日。
悠久的中秋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備受考量。當(dāng)天文知識消解了月宮神話,當(dāng)月餅不再是一種稀有的美食,當(dāng)中秋佳節(jié)在西方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狂飆的浪潮下顯得些許淡漠時,如何繼承并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節(jié)日,便成為這個中秋之際的一大話題。
中秋月明,曾引發(fā)無數(shù)歷史文人騷客作下千古名篇。唐朝詩人杜牧曾寫下了"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著名詩句,《淮南子》曰:"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都最好地演繹了這一嫦娥奔月的歷史神話不死的主題,而大文豪蘇軾更以膾炙人口的《水調(diào)歌頭》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溉碎L久,千里共嬋娟"把中秋的歷史文化推向了極致。
今天,我們在月光之下流連忘返,面對明月抒發(fā)情感。并不是要發(fā)思古人之幽靈,而是要學(xué)習(xí)和傳承中華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進而清除我們頭腦中那些懵懵懂懂的不正確理念。讓我們的思想得到凈化,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升華,讓全體華夏子孫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要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為中華的重新崛起而奮斗。
李白曾在《把酒問月》詩中發(fā)問"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當(dāng)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明月不僅是一種自然的美景,同時也是解除憂愁的一劑良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我們今天眼前金樽還在,比李白的還好,我們今天喝葡萄酒可以分出來很多種,但是我們還能喝出那種明月常在金樽里的人生快味嗎?當(dāng)喝酒舉杯變成一種客套的祝福,我們在舉杯之間還有李白的那份豪邁嗎?
月亮的圓滿是我們一種永恒的夢想。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對宇宙的自然規(guī)律和人世間的情感糾葛作了真實的描繪。我們今天一眼望見月亮,就知道它比我們的人間事情永恒。我們有很多的困擾,都受著紛紛雜雜的具體事務(wù)的糾纏。但是望見明月的時候,我們會想起張若虛亙古的發(fā)問:"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矣,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人與月的相逢是什么時候的事?人間滄桑悲歡離合,月光什么時候最早見證?而人間什么時候一抬頭,驀然撞見天上的明月呢?我們今天不考慮這些了,我們的一切煩惱,一切焦躁,一切困頓,都在月光的清如流水之下顯得那么渺小,那么的淺顯,那么的不值一提。認(rèn)識到這一點,那些所謂的煩惱、焦躁、困頓就都會煙消云散的。 作文300字今天,城里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了,我們只有在高樓的縫隙間找出灰沉沉的月亮。而我們今天失去的是什么呢?我們今天沒有失去明月,我們是失去了月印人心的能力。我們失去了對明月的懂得,因為我們的心不再天真。
《莊子》上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如果我們面對如瀉的流光,懷有對明月的敬慕心情,把她貯存于心靈之內(nèi)。少一些言辭,多一些行動;少一些埋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焦躁,多一些清醒;少一些魯莽,多一些理智;少一些惆悵,多一些振作。那么,月光也將會地眷顧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精神世界從此就會變得無限美好,人生的舞臺將會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o(jì)念中秋的真正含義,這也是我對今天如何繼承并創(chuàng)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