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月作文(2篇)
中秋之月作文(1)
獨山背后的天逐漸亮起來,把山脊涂上了淡淡的銀邊。終于,一輪金黃色的滿月出現(xiàn)在山上,幾縷羽紗似的薄云纏繞在月亮的腰間,使人依稀感覺到它的移動。月光,無聲無息地彌漫過來,起伏的群山全都籠罩在這流動的水銀之中,閃爍著皎潔柔和的光芒,那幾株冷杉也挺立在月光里了。斑駁的樹身上,凝閃著月亮的清輝。遠(yuǎn)遠(yuǎn)看去,似乎若隱若現(xiàn)。
漸漸地,月亮褪去那罕見的金色,變得白熾起來。同時,它徐徐地,幾乎讓你感覺不到的速度上升了。于是,它的明亮又令我深深贊嘆了——如同正午的太陽,又像銀光乍開的新鏡!它款款地灑下水銀般的光芒,灑下白玉般的清輝,四周立刻亮得如同白晝了!秋蟲、小鳥開始鳴唱,變得熱鬧起來了。正是“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我突然覺得,我置身其中的這個簡陋的小城是多么可愛,這些陪伴了我十二年的清爽的河風(fēng)、如洗的天空是那么美麗,那么溫馨……
月亮越升越高了,慢慢地,鉆入了一片淡淡的云彩中,大地上便昏暗起來。不一會兒,月亮又從云彩中間躍了出來,變得更加明亮,更加美麗,流瀉出清冽的光暈,慢慢向天心飄去,像是在深藍(lán)色的大海中游動。那光波飄灑在各地,仿佛散發(fā)出一股淡淡的香氣。它升得很快,一會兒,就只有茶盤那么大了。大地上不再一片漆黑,泛耀著銀灰色的寒光。
清冷的夜空里,銀盤似的月亮透過層層云霧,乳白的月光如清泉流水,撒遍了人間。
佛曉十分,月亮就要落下去了。她那清澈的光輝,仍把樹影投映在地上,給這黎明撒下一張夢幻般的網(wǎng)。我沿著林蔭向前跑著,那樹影的網(wǎng)絡(luò),無聲地從我身上掃過去,掃過去……
月兒落了,星兒稀了,天空灰蒙蒙,大地靜悄悄。我坐在窗前讀書,等待著下一年的中秋之月。
初一:張洪銘
點評:中秋之月,通篇文章描寫的也只是中秋之月,從月初到月落,作者用極其形象凝練的語言為我們勾勒了一幅月色的動態(tài)畫面! ∵h(yuǎn)近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的運用仿佛讓人身臨其境! ∪绻髡呦胍M(jìn)一步,可以考慮在描寫月色的同時傳遞更多的內(nèi)容,比如引起了哪些聯(lián)想,或者傳遞了哪些情感,讓文章的內(nèi)涵更豐富! 點評老師:馬娟娟
中秋之月作文(2)
我在一年年的長大,不知不覺間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12個中秋節(jié)了。每年,我們都會回到奶奶家,和爺爺奶奶,姑姑姐姐過中秋。
小時候,第一次聽到嫦娥奔月這個古老的神話就是在中秋。聽完故事,小小的我便開始了止不住的疑問:嫦娥是什么樣子的?廣寒宮在月亮上的哪里?玉兔會不會說話?這些問題大人們都一笑了之,可我并不滿足于這種敷衍似的答案。我仍舊自己糾結(jié)于這些問題。
后來大一些了,知道了天文望遠(yuǎn)鏡,便趁爸爸媽媽外出的時候,學(xué)著天文學(xué)家的樣子,從那個小孔里向外瞧。當(dāng)然,我看不出個什么門道,這件事只好作罷。不過,關(guān)于對月亮的遐想,卻沒有止住。
上了小學(xué),聽到了李白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知道了月球上沒有廣寒宮,沒有玉兔和嫦娥,沒有那棵月桂樹,便停止了這種無邊無際的遐想。后來想想,又有點怪老師,這樣科學(xué)的解釋,好像一雙大手,用力地將我僅剩的童趣扼殺了。于是,每年的中秋便只是吃月餅,和爺爺奶奶聊天。而對于月亮的遐想,便從此不見了蹤影。
月亮依舊是那樣皎潔、明亮,幾千年前的今天,也許蘇軾正寫下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清麗詩句,也許武則天正因成為天后而狂歡,而幾千年后的今天,月亮皎潔依舊,變了的,是我們。
中秋之月,是那種團(tuán)圓的圓,是那種月餅的甜,也是一種相思的苦。而我所愛的,就是這中秋之月,它皎潔,它明媚,它亦凄涼。
中秋之夜,月圓人團(tuán)圓。
初一:史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