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秋節(jié)作文600字:中秋節(jié)感悟
中秋節(jié)作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熟悉嗎?這首歌,這段詞。
月,各時各樣,別具韻味,卻又婀娜多姿。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而如今的月,卻又像極了那西子之明眸。
一提起月亮,大家一定不會忽略嫦娥奔月——那個凄美的故事。一顆丹桂,一只玉兔,一鳴金蟬,了無生跡。這,便是生活了。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真是一語中的,不是么?
故人嘆:“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比欢l(fā)生在這霜月之下的故事又有多少。
夜風習習,皓月當空。
誰又知道,這明眸似的皓月當中,埋藏了多少離別之苦?幾度孤獨,幾道寂寞?幾次傷感,幾抹失望?
窗外,秋意正濃,曾經(jīng)蔥蘢的葉子已經(jīng)有了枯萎的痕跡,風過時,就輕輕落下來透著絲絲冷意。淡淡月色,許許惆悵,灑滿一地。
春花開又落,一晃即是秋。
如今,也只能感嘆,流年似水。光陰催促,奈蘭芳歇,好花謝,為傾刻。彩云易散琉璃碎。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月淡風清。剪下一脈月影,讓它隨心境飛逝吧。渺渺楚青,氤氳成一簾幽夢。乘著音韻,踏沙成歌。七尺疏影搖著一江明月,如秋水漣漪,天高靜遠……
抱一泓滿月雪霜入懷,擁著它細細灑灑。水柔霧瀉的縷縷清輝,在折疊的八月秋景中定格。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明月如鏡,星斗滿天。歲月靜好。
中秋節(jié)作文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禪娟。
適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云,如煙似霧,彌蒙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tài)。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曾讀過唐人曹松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詩抒發(fā)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fā)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fā)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
都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今日的人們團聚在一堂,今日的月亮園如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