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2篇
導語:中秋節(jié)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jié)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jié)”,“秋節(jié)”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下面是兩篇小學四年級學生寫的關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歡迎閱讀 !
四年級中秋節(jié)作文一:
我愛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可以賞月、吃月餅···但是我最喜歡的還是吃香甜可口的月餅。
月餅的味道香,一聞,就“口水直流三千尺”了。記得去年中秋節(jié),家里的人都在外面賞月。我像只老鼠似的,偷偷地溜進客廳,一下就拿了四只小月餅。一口一口,四口就把“偷”的月餅吃光了。我還想吃,便忍不住地把盤子里的月餅吃了個精光光。媽媽準備嘗一嘗月餅,看見盤子里空空的,笑著問:“艷梅,又是你偷吃的嗎?”我心里一慌,搖搖頭。媽媽笑瞇瞇地說:“你這個小貪吃鬼,瞧,嘴巴邊還有月餅渣。真像個花臉貓。”我叫:“哼,被你識破了。絕招,溜。”溜到門口,我長長地呼了一口氣。哎,我得想個偷吃月餅但不被發(fā)現(xiàn)的好辦法,而媽媽則在一旁樂得直不起腰來。
四年級中秋節(jié)作文
我愛中秋節(jié),愛吃香甜可口的美味月餅,愛月餅里那份幸福的味道。
四年級中秋節(jié)作文二:
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中秋節(jié)。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與春節(jié)、端午、清明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它起源于唐朝時期,那時,以賞月為中心。到了清明時期,成為“民俗大節(jié)”。
中秋節(jié)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就要團團圓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看電視上的《中秋晚會》。去年的中秋節(jié),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說說笑笑,可開心了。在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著美味的月餅,月餅象征團圓,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備祭品。那天的月亮雖沒有往年的中秋節(jié)那么亮。不過,也挺美的。月亮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風哥哥夸她幾句,就躲到云層后面,蒙上一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偷看我們過節(jié)呢!真好玩!
每到中秋節(jié),我總是想起我小時候的一件事。那時,媽媽經(jīng)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成語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聽不煩。只要是關于月亮上的故事我就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球上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長大再看,就不是那么奇妙了,只覺得我小時候挺好玩的,挺好笑的。
中秋節(jié)的地位僅次于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從天上那圓圓的月亮想到了人間的團圓。因此,中秋節(jié)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jié)”,“秋節(jié)”等。人們向往著團團圓圓。團圓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宋朝詩人蘇軾寫的《水調歌頭》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詩也寄托了人們的美好愿望。中秋節(jié)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好作用。我非常喜歡中秋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