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重陽節(jié)作文600字三篇
篇一:
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jié)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jié),這天,我們德州晚報小記者一行人來到順城社區(qū)和爺爺奶奶們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重陽節(jié)——走進社區(qū),與老人快樂相約。
下午2點半,我們早早地來到社區(qū)的小花園,等待著社區(qū)老人的到來。
“咚,咚,咚……”隨著一陣陣鑼鼓聲,老人們騎著“毛驢”緩緩入場,毛驢身后跟著一個趕驢人。他們頭上戴著五顏六色的花,身穿彩色的戲服,個個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再看“毛驢”也像人一樣:頭戴花,身穿彩色衣裙。
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爺爺奶奶們的精彩入場,爺爺奶奶們馬上投入到表演中:“小毛驢”搖頭晃腦、蹦蹦跳跳的動作是那么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再看后面,慢悠悠、顫巍巍地上來一位老奶奶,她的扮相更是可愛:下頜上有一顆黃豆粒大小的黑痣,手拿2尺長的旱煙袋,身穿紫*的花衣服,腳穿一雙繡花鞋。只見她揪一下小毛驢尾巴,動一下小毛驢耳朵,逗得毛驢又蹦又跳,她還不時地和趕驢人打鬧一番,這表演讓我們捧腹大笑。
爺爺奶奶表演完了,我們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想上去體驗一番。征得老師的同意后,我們飛跑過去騎上自己的“坐騎”跟在爺爺奶奶身后學(xué)起了表演。什么“驢打架”、“驢過河”、“驢打滾”,我們都嘗試了一遍。表演還不到十分鐘我們就累得大汗淋漓、頭昏眼花。我真正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深刻含義。
休息時,我們把爺爺奶奶們團團圍住,一邊給爺爺奶奶捶背一邊連珠炮般地詢問,爺爺奶奶樂得跟孩子似的笑呵呵地回答了我們的問題。我從一位爺爺那里知道了剛才的節(jié)目叫“跑驢”,那位扮相滑稽的奶奶是“驢媒婆!迸荏H是我們德州市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它有80多年的歷史,老爺爺是跑驢的*傳人。跑驢分逗驢和群驢兩部分,剛剛演出的是逗驢。那“毛驢”還是他自己親手制作的。聽了爺爺?shù)脑,我們紛紛跑過去看毛驢:只見毛驢的身體是由竹條扎成的,里面糊了一層紙,外面鋪了一層布,這就組成了毛驢。毛驢的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由一個乒乓球剪開涂色縫制的。在毛驢的頭部有一個光滑的把手,騎驢人就是靠它使毛驢完成擺頭、搖頭等動作的。爺爺做得真是巧奪天工,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多么難忘啊,20xx年的重陽節(jié)!多么幸福啊,20xx年的重陽節(jié)!快樂乃長壽之寶,關(guān)愛乃幸福之源。我衷心地祝愿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們永遠快樂、幸福、長壽。
篇二: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jié)了,我不禁想起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祝您重陽節(jié)快樂。
回到老家,就看見奶奶在那兒縫衣服,奶奶邊縫著邊搖頭,不知在想什么?奶奶的行為讓我想到“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薄澳棠獭,奶奶剛發(fā)覺我回來了,邊向我走來邊伸出那雙粗糙的、爬滿一條條蚯蚓似的血管的雙手,緊緊抓住了我的手。“回來啦,回來好!”邊說邊把一瓶果汁塞進我的懷里。“奶奶,不用了,您留著自己喝吧!”我拿了出來,放在了桌上!澳恰冒伞!蔽姨痤^,呀!奶奶的眼睛里意然布滿了血絲。奶奶看著我,我也看著奶奶。
我站一個安靜的角落,沉思著該如何為奶奶做事。“有了!”我一拍腦門,眼睛轉(zhuǎn)了轉(zhuǎn)。我起身走向奶奶身邊“奶奶,我為您捶捶背,好嗎?”奶奶先是愣一下,然后笑得合不攏嘴,開心地應(yīng)道:“好,真乖呀!”我雙手握緊,輕輕地捶著奶奶的肩。我的手有節(jié)奏的捶著,一上一下,一上一下。不一會兒,我真誠地祝賀道:“奶奶,今天是重陽節(jié),我祝福您,辛苦了!蹦棠逃檬峙牧伺奈业募纾缓笮α艘幌。我心里立即涌起一股暖流。
我走出門口,這里沒有高樓林立,沒有五彩繽紛的花朵,也沒有幽美的環(huán)境……只有一排排整齊的平房,里面比較簡陋,甚至有點發(fā)霉的味道。外面夏日炎炎,一陣微風(fēng)拂來,趕走了炎熱的夏天,迎來了爸爸媽媽和我的祝福。
我走進房間,打開盒子,里面有去年我本想送給爺爺奶奶的毛衣,像打開了塵封多年的記憶。我走進客廳,爺爺正在看電視,我想去向他祝福,可是話還沒說出口又收了回去,我又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緊張,最后終于鼓起勇氣,紅著臉講出了那句早已在心里念了數(shù)百遍的話:“爺爺,重陽節(jié)快樂!”“嗯,好孩子!
看著爺爺、奶奶一縷縷銀絲和滿臉的皺紋,我看著小草,又看看天空……祝福是的禮物。
篇三:
隨著候鳥的遠走高飛,我們迎來了碩果累累的秋天。金菊爭艷,秋高氣爽,金秋時節(jié)讓人心曠神怡。此時,九九重陽節(jié)帶著所有人對老人的尊敬與愛戴,悄悄地來到了我們身邊。重陽節(jié)前夕,我和媽媽去了外婆家,想讓她享享清福,一起來度過這個一年一度的重陽節(jié)。
“快,放面!”我和媽媽在廚房里不亦樂乎,這不,我們正在做第一道菜——長壽面。我拿了一個雞蛋,輕沿著鍋碗一磕,蛋清和蛋白都流到鍋里了。我又加入青菜,輕堆點肉末,撒點小蔥。一碗香噴噴的長壽面就做好了!吧喜藝D”外婆臉上的皺紋剎那間沒了,而外公也笑的合不攏嘴!巴夤馄,這碗長壽面可是我親手給你們做的,你們可要全部吃光光哦!”我調(diào)皮的說道!昂煤煤,只要是我外孫女做的我們都把它吃完!辈灰粫䞍,媽媽便上了一盤松軟可口的獨具特色的重陽糕。這可把外公外婆樂的眼睛都瞇成一條縫了!
我們還上了大閘蟹、西紅柿雞蛋湯......現(xiàn)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fēng)了。因為還剩下一道重頭菜——“壽比南山”!
我和媽媽先將準備好的葡萄、蘋果、哈密瓜、橘子洗凈、去皮,就開始做了。我先將哈密瓜分成四份,每一份我都將哈密瓜切成桃子的模樣。然后我再分別刻上‘壽’、‘比’、‘南’、‘山’四個字,放在盤子的東南西北四個角,我再將橘子和葡萄分別加工了一下,它們倆一組合就成了一朵盛開的“花”。媽媽把蘋果切成薄薄的以小片,把它切成愛心形,讓它與“花”一起來當點綴。哇!我和媽媽做的水果拼盤還真不錯!我立即把它獻給了外公外婆,外公外婆的每一條皺紋上都蕩漾著歡樂,笑得開心極了,津津有味地吃著我和媽媽的杰作,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巴夤馄,這叫‘壽比南山’,祝你們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身體健康,天天開心!”“好,好,每道菜都好。不錯不錯,你們的孝心我們都知道!”……
唐代詩人王維有一首詩:“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弊鹄、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事情,我們不但要在重陽節(jié)上多幫助老人,給老人多一些心理慰藉,其實我們要時時刻刻關(guān)注老人,從點滴做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讓我們?nèi)リP(guān)心身邊的每一個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