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周記范文三篇
篇一
對于圖書館,我向來抱著熱忱的態(tài)度,常常時不時地關顧,不像有些同學因“公共”而敬而遠之。
固然,圖書館里的書不詳家里的藏書那樣隨遇而安,而是來來去去,循環(huán)流動,它們經(jīng)過挑選分類,被貼上標簽,編進目錄,定制整理,它們被借走,被歸還,被期待,它們不斷地被轉(zhuǎn)手,居無定所,書頁逐漸發(fā)黃發(fā)黑,破舊不堪。人們數(shù)百次地給它們涂抹膠水,布質(zhì)的書皮,用透明膠帶粘合破損的書頁,重新投入流通。
然而,我卻仍對圖書館的書情有獨鐘,書舊是自然的,但卻透著一份實在,無論是翻書、讀書、聞書,都覺得塌實,令我想到了無數(shù)熱愛讀書的友人。他們也曾與我大致相同地翻閱著書,隨著書中的情感而喜怒哀樂,他們仿佛就在那字的后面,伴我同讀。這不僅系著一種情結,還體現(xiàn)甚至超越書本身的價值。
其次,淘書實為一大快事,總是沖進文學室,在喜歡的幾類書架中穿梭,往四下里尋尋覓覓地搜索,手指在一排書脊上走走停停,有時若無其事地抽出一本書翻開,隨意地看上幾頁,又失落地放回書架。好書往往都被群書遮擋著,要在千百萬冊書籍中尋找出一本,就像在大海里撈針一般,當然也就別樣欣喜。這種心急火燎或者漫無目的的過程,也是考驗你的意志,讓你更為在意地去看書,這顯而易見為一種特殊的享受!其實,圖書館不在于面積的大小,而在于書籍的多少,氛圍的好壞,要是你全方面地了解它,走近它,一定會義無返顧地愛上它!
篇二
外面那歡快,但我認為嘈雜的音樂恣意地響著,鐘兒一刻不停地走著。雖然胃有些不舒服,但還是打開了一罐可樂,喝一口,放在桌子上。
打開燈,是那種銷路的燈。果然與別個不同,是陽光的光芒——明亮的*。突然只想將腦袋撂在桌上,擺在燈光下,將臉貼近易拉罐,讓渾身上下冰冷如一。閉上眼,讓喧囂離我遠去,感受光的溫暖,金屬的涼意。就讓鐘兒在這一刻靜止吧,直至那溫暖熔化了這冰冷的罐子,直至那涼意涼透了我的心坎。然而沉寂之中,卻聽見耳邊有清脆的“砰、啪”“砰、啪”的響動,那么富有節(jié)奏感,那么富有彈性。再靠近些,仔細聆聽,原來是co2的精靈們在爭相逃離著水的*——壓迫沒有了,渴望自由的精靈們自然是要解放的。想象著黑暗的罐子中,那激烈的一幕——附著在壁上的小氣泡驟然上升,互相撞擊著破裂開來,發(fā)出一陣陣誘人的清脆。睜開眼,好奇地,透過扇形口向里望,卻只看見水中倒映著我黑色的眼眸,輕輕晃動,那黑黑的眸子也在晃。
那么清亮的聲音,是如何發(fā)出來的呵!雖然外面的音樂和車笛聲不絕于耳,秒針的“滴答”聲也絲毫沒有減弱的意思,但我仿佛只聽得到這金屬中冰冷的音符,動聽呵!然而,那聲音越來越懶了,漸漸地,銷聲匿語。是因為我沒有晃動它?于是,動了幾下,悶悶地,發(fā)出一陣清新,最后的清新,然后,沒了。我將它喝完,胃更疼了……
后記:一堵墻,隔開了窗外的燈火,讓我體會到了什么是寂寞。感受著塵埃在空氣中浮游,感受著周身血液的流動,就算是最平穩(wěn)的呼吸聲此時也變得萬分清晰而真切。這種感覺真妙啊,會覺得自己就像是個氣球,而寂寞就好比是空氣,不斷地進入體內(nèi),使整個人完全被充滿,輕飄飄的,思緒也有點混亂了……
篇三
那是個普通的清晨,我和許多人一樣在車站等車。薄薄的晨霧讓我不禁一絲壓抑,人們都睡眼惺忪,沉沉地回味著夜晚的好夢。車終于來了,如料想的那樣,人擠得像罐頭里的沙丁魚。
我跟在一個中年男子的身后,擠上了車。這個中年男子很是魁梧,他左手提著油餅,右手拎著個學生書包,用身體護著前面一個戴著小黃帽的男孩子。他的動作好像游戲“老鷹捉小雞”中的雞媽媽,撐開雙臂,努力保護著身前的孩子。
剛一上車,就有人給他和他的孩子讓了座。我順勢站到了他的身邊!鞍职郑 敝宦犚娨环N很沙啞的。很難聽的聲音,好像在地下壓抑了很多年!鞍职!”那個孩子一聲接一聲地大喊著。我忍不住側(cè)過頭,看著孩子吃力的樣子,我確定他是個試著發(fā)聲的啞巴。他正用盡全力,使勁地震動聲帶,發(fā)出既不準確也不動聽的“爸爸”聲。大人微笑著看著孩子,手里握著條手絹,不時在孩子的下巴上抹一把。
站在旁邊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或許是為命運的不公而感到忿忿不平,或許是被天下父母的愛心與耐心感動。胸腔里不知怎么了,一下子柔軟起來。一路上孩子不停地發(fā)出那種奇怪的聲音,幾乎所有的字都吐不清楚,唯有“爸爸”的叫聲是那么充滿自信和力量。
燦爛的陽光灑在路上,并透過窗溢進來,籠在那對哇啦哇啦大聲交談的父子身上,那般溫馨。美麗,成了那個早晨最炫目的風景。
下了車,陽光暖得讓人心醉。回味著那干啞的聲音,溫暖的笑意不覺溢滿了嘴角-在這個普通的清晨,在人們都不經(jīng)意的擦肩而過的匆忙中,我確信自已聽到了愛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