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春節(jié)初中周記600字
篇一:
我的老家在北方的天津。老家的春節(jié)可熱鬧啦,逛古文化街、剪窗花、貼年畫、蒸年糕、包餃子這些內(nèi)容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逛古文化街給我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今年的春節(jié)我是跟隨媽媽在天津老家過的。到家后,我看到很多家的窗戶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窗花,有人物、有花草、還有許多小動物……一個個形態(tài)逼真,好看極了。媽媽說,過年的時候貼這些,是為了在新的一年里萬事如意,幸福平安。還說在老家春節(jié)還有一項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逛古文化街,并答應(yīng)第二天就帶我去。
古文化街位于海河的西岸,這里街道不寬,入口處有一個很大的牌坊,上面寫著“津門故里”四個大字。我不解的問媽媽,“津門”是天津的門嗎?媽媽仔細的對我解釋說,“天津”這個名字,是過去的皇帝給起的,“津”是渡口,也就是坐船的碼頭,古代皇帝又稱作“天子”,所以天津的含義就是天子渡河的地方。真是有意思,一個地名都有這么多的說法。
街道兩邊的各種店鋪都是些仿古建筑,大多雕梁畫棟、古色古香,中國味十足。有賣食品的、字畫的、剪紙的,還有賣泥人和年畫的,各色物品琳瑯滿目。媽媽看我對泥人張彩塑和年畫很感興趣,就對我說,這些都是家鄉(xiāng)有名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shù),一塊泥巴在師傅的手中能做出成千上萬種的各色物品,很是神奇。年畫上的內(nèi)容也都有講究,什么《五谷豐登》、《迎春接!,表示的是過年的喜慶和家鄉(xiāng)人對生活的美好愿望。媽媽還說,等你長大了,去更多的地方,會懂得更多、更多……
回家的路上我想,家鄉(xiāng)居然有這么多有意思的故事,我為家鄉(xiāng)感到驕傲。我愛家鄉(xiāng),我更愛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
篇二:
在我們家,臘月二十就開始準(zhǔn)備過年了。
臘月二十幾,我們家就開始買魚、買肉了。一般把雞鴨買回來殺掉,然后把雞肉、鴨肉留著過年再吃。
過年前五、六天,我們家就開始準(zhǔn)備年貨了,年貨其實也不多,我們家就買一些糖呀,干桂圓呀,柿餅呀,什么的,但是一買就一大箱。
過年前兩、三天,我們家要搓圓子,從早到晚都在搓,搓了許多個。可是,搓了這么多圓子,把家里氣味全部變成了圓子味,正好門窗又沒打開,沒有新鮮空氣,只有一股圓子味,真想吐。
除夕到了,我們家早上就要洗澡,洗完澡后吃中飯?斓酵砩蠒r,我們要燒香拜佛,就是把菩薩放在桌子上,兩旁放兩個蠟燭,把蠟燭點燃,最后面對菩薩磕三個頭就行了。拜完佛,我們家還要下去為死去的祖宗燒紙,其實這種紙叫假錢,給祖宗燒紙,也就是給祖宗送“錢”!斑@是老太太的,那是……”爺爺把“錢”一個一個的分好,就準(zhǔn)備開始燒了。燒完紙后,就準(zhǔn)備吃團圓飯了。晚飯開吃了!團圓飯開吃了!20xx年最后的晚飯開始了!團圓飯的飯菜十分豐富,臘月下旬留得雞鴨魚肉大部分都展現(xiàn)出來了:肉絲(青椒肉絲里的肉絲)、大魚、牛肉、雞鴨……這么多菜,足夠我的口胃了。吃完飯,我開始放炮了,放完炮,等到十二點。為了迎接新的一年,我們?nèi)蚁氯シ疟夼,“轟——轟——轟——轟——……”到處都是這樣的響聲。鞭炮放完,我回家睡覺了。
過年有四天:除夕、初一、初二、初三。在初一初二初三里,大人幾乎都在拜年,都在買禮物送給親朋好友。而我們小孩,白天在家不是玩電腦,就是看電視。而晚上,許多小孩跑到樓下放炮,什么“調(diào)皮貓”呀,什么“瘋狂坦克”呀……各種各樣的炮,十分地好玩。
初三一過,我們將就開始像以前一樣了,電腦也該說“拜拜”了。嗨,在我們家,過年的天數(shù)真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