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的祖國作文:足跡60年
1949年,那年1月31日,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結束。蔣介石賴以維護反動統(tǒng)治的主要軍事力量被基本消滅,全國已處于革命勝利的前夜。
以那一年的10月1日為坐標,從此60年的全部情節(jié)由此鋪陳延展開去,錯綜著織繪出不規(guī)則的水印花紋,形成我們中華民族奮斗足跡的背景圖案。
1950年6月25日,藏藍的天空從清晨起就涌上暗沉沉的暮色,東北邊境傳來隆隆炮聲,我爺爺當年約摸五六歲,正是豪情萬丈上下折騰的年紀,那年10月份他的大哥一抬腳就離了家,雄赳赳氣昂昂趕赴前線去保家衛(wèi)國,英勇地拿胸口填了槍窟窿,捐軀了,形象十分慘不忍睹。眾多大伯這樣的無名英雄沒有枉死,他們的精神感召著我們,抗美援朝的勝利,為國家發(fā)展贏得了相對穩(wěn)定的和平環(huán)境。注意,我們國家正是要從這里開始整裝要出發(fā)的。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國家制定了三年恢復時期的新民主主義階段,然后再進入社會主義建設。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了,確立了民族自治。而在1956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主義制度確立。
1960年,長達三年的自然災害開始了,糧食緊缺,物資匱乏,節(jié)糧度荒也開始了。全國上到主席總理,下到平民百姓,每個人都限量供應物資,爺爺?shù)娜兆右搽y過起來,好日子過習慣了,突然什么都限量,幾乎吃不上肉,雖然有錢,可什么也買不了,只好雞叫早就跑到城外馬路邊蹲點,等著拉白菜的車開過,時不時就掉下幾個滾圓的白菜幫子,大家就搶著去扒車,這種情況要有耐心,等著菜欲掉未掉,這樣等有風險,憋屎憋尿忍著餓,等菜滾下來腿都趴麻了,興許還跑不過后面剛來的,還要小心別一頭栽車底下。當年一代人的生活是如此辛苦。
對,我現(xiàn)在說的是我爺爺?shù)墓适,但也是祖國千千萬萬個日夜的故事。用平凡樸素的言語講述那些我們年輕一代所不了解的曾經。
國民經濟在逐漸恢復,而毛澤東同志對國內階級斗爭及世界情況的錯誤估計、錯誤指示,1966年起浩浩蕩蕩地展開文化大革命,不僅傷害黨內同志們的感情,也致使那時侯的社會主義只有破壞沒有建設。上山下鄉(xiāng),史無前例,一批我爺爺這樣的祖國青年沒有書讀了,只好扎堆務農去。
1976年,政治斗爭已經不是很激烈了,大家都心知肚明,這場運動,怕是鬧不長了。這一年,對中國來說,損失了三位領導人,先是總理,后是主席,朱老總。鄧小平恢復工作之后,先是讓知青們都回城,后來又恢復了高考。爺爺讀完他的書,正式從有志青年變成了待業(yè)青年。
20世紀80年代后,世界在變,中國也在變。我們發(fā)展的腳步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有力。改革開放,核彈爆炸成功、火箭衛(wèi)星上天,收復香港、澳門……老百姓的荷包也鼓了,越來越富裕,越來越自信。中國人的足跡繞著地球跑。而對于天災人禍,97年的金融危機,亞洲貨幣貶值,中國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展現(xiàn)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有力支持周邊國家走出經濟危機,提升了我們國家的世界地位和形象。又抑或是98年的洪水,眾志成城,團結一心。這些無不體現(xiàn)了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我們的民族凝聚力。
現(xiàn)在爺爺說起那個年代,總要瞇著眼反復詠嘆著“很感慨啊……”鄧小平提出不要搞爭論,不爭論是為了爭取時間干,一爭論就復雜了,把時間都爭掉了,什么也干不成,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而對于科教領域撥亂反正的逐步展開,奮力圖新的社會變革,也如春潮般涌動,推動了歷史前進的步伐。
在當時風云變幻的時刻,我們認準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下去,代代的領導人引領我們從偉大轉折走向世紀跨越,才有今天60年來迭迭沓沓越來越從容的足跡。
有人說毛澤東讓中國人民站了起來,鄧小平讓我們富了起來,讓我們跑了起來,讓我們飛了起來。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fā)展。在觸摸我們偉大的祖國60余年來的足跡中,心中強烈地涌起這樣深沉的情感---我愛我的祖國!足跡60年,這條路還在自由延伸,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將靠我們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