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哲理故事
有這樣一個小伙子,生性暴躁,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他的老父親就要求兒子,如果日后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就到后院的墻板上訂上一顆釘子,等情緒穩(wěn)定了再將釘子拔起來。于是小伙子便遵從父親的指示,起初,一天甚至會訂上30顆釘子,但是當小伙每次將釘子拔出時,便深深感到拔釘子的過程要比訂釘子的動作需要花費的力氣多上好幾倍,于是乎,小伙慢慢的開始減少訂釘子的機會,漸漸的,從每天的30顆釘子減少到15顆,一直到接連幾天也不去后院訂釘子了。后來老父親帶著小伙來到后院,指著滿目蒼夷的墻板說,情緒失控時說的話就像在人心上訂釘子,即使拔出了釘子,但是傷痕依舊累累難以恢復。
依稀記得故事是這樣描述的,值得慶幸的是小伙有這樣一個睿智的老父親,能用如此形象生動的方法來讓他的兒子感悟其中真諦。再次值得慶幸的是我看到 了這樣一則故事,能讓我與故事中的小伙感同身受體會情緒管理的重要性。你生氣一分鐘就喪失了60秒的快樂生活;你失去理智時說的話做的事馬上會讓你感到后悔;高學歷是你邁入職場的一個門檻,但是高情商能助你在職場上游刃有余。等等類似的話語都無一不在告訴我們情緒管理它是重要的。
你情緒管理的能力其實就是你情緒管理的商數(shù),俗稱情商。經(jīng)專家研究指出情商與智商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智商很大一部分來自于遺傳,后天改變的幾率不大,但情商是可以經(jīng)人指導通過自身的努力而得以改善的,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管理學專家來研究情緒管理,有這么多期待情緒管理成功的人士不惜重金參與相關(guān)課程。
于是基于自身情緒管理能力的提高,查閱了相當?shù)臅F(xiàn)在此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所得。
將“情緒”一詞輸入百度,便有了這樣一個解釋“是對環(huán)境的一種反應”。面對同一個環(huán)境,如雨天,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緒體驗:相約出去游玩的人會覺得掃興,擔心干旱影響收成的農(nóng)民又會有慶幸之感。反應不同的關(guān)鍵在于人不同,所以情緒其實是人對于內(nèi)外在環(huán)境的一種主觀反應而已,很多時候情緒帶給我們的不適生理反應以及所產(chǎn)生行為后的不良后果會讓我們感覺有些情緒是壞的,其實不然,情緒它無好壞,只是我們的一個主觀反應。
以此類推,從情緒管理的定義“你對自己對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反應的管理”不難看出,要想做好情緒管理,關(guān)鍵在于你自己,因為是你對你自己反應的一種管理,所以說做好情緒管理你有100%的可控權(quán),取決于你,而并非取決于他人。很多時候,我們常聽到有人在情緒失控后會抱怨說“若不是他這樣的態(tài)度,我也不會有這樣的沖動之舉!逼鋵嵾@句話只是為我們的失控在尋找理由,我們情緒管理的遙控器一直都在我們自己的手中,一旦你對對方的反應有要求的時候,你就將你情緒的遙控器無條件的交給了對方,故而失控也在所難免。
絢麗多彩的顏色源于紅綠藍三基色,情緒雖有有幾百種表現(xiàn)形式,但到底可以歸納為喜怒哀懼這四種基本情緒。
喜和哀是一對對立情緒,當達到人們所期待的目標從而緩解的緊張焦慮的情緒后那種舒適感即為喜的情緒體驗;而哀則是所期待的目標失去后的情緒體驗。怒和懼是另一對對立情緒;通常當人遇到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時,我們的自主神經(jīng)會產(chǎn)生或逃或戰(zhàn)的反應,當我們遇到的對方比我們強大時,我們會采取逃,也就是懼的情緒體驗;而當對方比我們?nèi)鯐r我們則會產(chǎn)生戰(zhàn),也就是怒的情緒體驗。拿貓和老鼠來講,一只成年貓捕鼠經(jīng)驗值500,一只弱小的鼠對戰(zhàn)貓的經(jīng)驗值50,那么這樣一只貓會立即采取進攻的姿態(tài);再有一只貓經(jīng)驗值100,對戰(zhàn)的老鼠經(jīng)驗值150,那么這只貓可能就會選擇避讓;還有一只貓經(jīng)驗值300,對戰(zhàn)的老鼠經(jīng)驗值是250,那么,我們就會看到這只貓不停的用爪子去拍打老鼠,一直拍打到老鼠無喘氣逃生的程度才會進攻拿下,在我們看來,第三只貓在和老鼠玩耍,如果給第三只貓注射以鎮(zhèn)定劑,那么這只300經(jīng)驗值得貓會立即進攻250經(jīng)驗值的老鼠,因為這只貓之所以這樣拍打的目的是因為它恐懼。這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開車的人脾氣容易失控,在交通不順暢的情況下可以在車內(nèi)破口大罵,做侮辱性的手勢等,其實這就是因為在車內(nèi)人們會感到安全、恐懼消除,不管情況怎樣,至少我有車在保護我,不會直面危機。
對于這樣四種基本情緒的管理很多書上提到需要體察情緒,適度表達情緒,以合宜的方式緩解情緒。其實很多道理會講但是真的做起來卻是困難至極的。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我一直在忍,一直在忍,實在無法忍受的時候,終于爆發(fā)了!蔽蚁嘈疟l(fā)后的結(jié)果是不容樂觀的,是讓人不想去承受的。就像畢淑敏說過的一句話“中國古代就知道,治水不能‘堵’,只能疏導。對情緒也一樣,單純的遮蔽只能讓情緒在暗處像野火的灰燼一樣,無聲地蔓延,在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猛地躥出兇猛的火苗!比绱藲σ彩秋@而易見的,燃燒的怒火比悶在心里的陰霾發(fā)酵成邪惡的能量,好過千倍。所以我們要體察我們的情緒。
當我們身邊的朋友悲傷時,憤怒時,試問我們會給與怎樣的安慰?“別太難過了”“就這樣算了吧”其實這些話語的目的就是“不要悲傷”“無需憤怒”意味著對友人情緒的不接納。悲傷、憤怒等情緒猶如漂浮在海面的冰山,露在海面上的部分是癥狀,隱在海面下的是原因,一旦去除癥狀海面下的部分還是會浮出水面,繼續(xù)煎熬我們的脆弱的內(nèi)心。面對失戀有人建議“結(jié)束一段戀情的最好方法是開始一段新的戀情”如此按照冰山理論來講,如果沒有對前一段戀情的反思和成長,你將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huán)。如此來說,接納我們的情緒,適當?shù)谋磉_情緒,追究情緒的原因才是根本之道。
再來一只小貓做比,人們用電擊小貓的足部,幾次后,在小貓所呆的籠子里放上一只塑膠刺猬,這只小貓的反應會是怎樣的呢?它會去攻擊那只塑膠刺猬。其實我們也一樣,當一件不愉快的事件發(fā)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猶如遭到了電擊,我們會將這樣那樣的情緒轉(zhuǎn)移到其他人或者事情上,被我們情緒轉(zhuǎn)移的對方無疑是無辜的,他們可能再將他們在我們這邊受到的情緒再去做轉(zhuǎn)移,很快的可能會波及整個辦公室,甚至是我們的廠商,再夸張點甚至是我們廠商的家人都會被這樣的情緒影響到,這也算是一個惡性蝴蝶效應。所以選擇合適的方式緩解我們的情緒也是相當?shù)闹匾?/p>
最后分享一個小故事,有甲乙兩個人在逛街,迎面走來他們的老板,但是老板似乎并沒有看到他們徑直擦肩而過,這時,甲就在想“老板肯定是沒有看到我們,即使看到了沒打招呼也是正常的!币覅s在想“完了完了,老板一定是因為上次請假的事情記恨于我,現(xiàn)在故意不打招呼,后面說不定要給我穿小鞋!焙罄m(xù),甲覺得這件事情無所謂,正常情緒正常上班,而乙則一直憂心忡忡,無心工作,甚至出現(xiàn)工作失誤。從這樣一個事情中,我們可以整理出這樣一個結(jié)論:老板迎面走過沒打招呼這一個情境,產(chǎn)生了甲乙兩個不同的觀點,在這樣兩個不同的觀點下產(chǎn)生了兩個不同的情緒體驗。簡而言之:情境不可控,但觀點可以改變;情緒隨觀點的改變而改變。以上也是在心理學中的情緒管理的ABC理論。謹求以此文與一直努力要求自我成長的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