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寫作“A計劃”突圍方略:感受讀書滋味
中考寫作“a計劃”突圍方略:感受讀書滋味
熱點考點對接
讀書是一種愛好,一種品位,更是一種責任。讀書長智,讀書達理,讀書明德。課標要求“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讀書要有“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要“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閱讀”。要學會“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這些也是中考的考點。
寫“讀書”的話題,從議論角度講,可寫怎樣區(qū)分書的好壞,讀書有什么好處,怎樣正確地讀書。從記敘角度說,可以敘述自己讀書的經(jīng)歷,或者寫讀一本好書后給自己思想上帶來的后果,或者寫如何鑒別選擇社會上各種各樣的書,等等!白x書”話題涵蓋的基本觀點或主題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讀書有益,讀書要善于運用,書籍是最好的朋友,書籍陶冶我們的情操。
滿分作文展示
我 與 書/ 山東濱州一考生
我愛書,特別是好書,愛它那行云流水般的通暢,愛它那天高云淡般的深邃。應該說,每一本出自不同作者的書,都自有獨特的風格,或深沉、或輕快、或傷悲、或歡愉。但無論怎樣的好書,都能帶給你感官與心靈的愉悅。猶如夏日里的一杯雪水,徹骨的寒冷過后便是無比的清涼。
我曾經(jīng)隨著三毛走遍撒哈拉沙漠,聽她對我敘說她與荷西之間的種種故事,于是我陪她痛哭流涕;我也曾走進安妮的世界,感受著她的驚悸、無奈與絕望;我看見大觀園的雪一片片飄落,聽見轅門外撕心裂肺的啼哭與痛苦的呻吟……這時我已不是我,我甚至完全忘了自己的存在,只有當我盡興歸來,才感覺一具軀殼坐在案旁。
有人說我太過于癡迷。癡迷又怎樣?書中自有一種在現(xiàn)實生活里無法體味的意境。那種“山如黛,月如鉤”的靜謐,那種“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悲涼,那種“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的蕭條。這些,難道在高樓林立的今天還能找得回來?一個人的品性、修養(yǎng),總能被書所熏陶。當然,不是指現(xiàn)今暢銷的言情、暴力小說。人們常說的書卷氣,那不是配副眼鏡,懷揣一本磚頭書就能裝出來的。那種氣質(zhì)與風度,使他的言行、談吐,乃至于小小的動作都充滿魅力。人們以金錢、地位來衡量一個人時,總把學者放在很低的位置?墒牵F得除了錢就什么都沒有的人又怎么能與滿腹才氣的學者們相提并論呢?
我一向反感所謂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干鐘粟”,也不贊同什么“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論調(diào)。讀書只是一種興趣,一種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了解了我們這個生活以外的世界,沒有國界、年代之分,從而在里面找到無窮的樂趣。為何非要把讀書看成是躋身顯貴的踏板呢?在那些人眼里,讀書學習只是為平步青云、走上仕途所使用的工具。而書也喪失了其本身的意義,變得骯臟不堪。
心痛又有什么用?我依然可以熱愛我的書,何況那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想法。我對追星、趕時髦,或是什么電子游戲沒有絲毫興趣,只要一個小小的書房,一個小小的案臺,一杯微溫的清茗,還有一本好書,就足以讓我樂不思蜀,自得其樂。
外面的吵鬧喧囂又“何有于我哉”?
書,畢生的至愛,讓我擁有了一份最恬靜的情感和一個最原始的興趣。
精彩片段采擷
◆奶奶說:“人生是一本書,上面每一個字都是你的腳印。它是一本永遠沒有句號的書,只有不斷追尋這個句號,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于是,我開始學會微笑……樹林里回蕩著我的笑聲,池塘里也倒映著我的笑臉?赡棠陶f:“孩子,你見到的還只是人生書本的序言。”
我又慢慢地開始學講禮貌……奶奶看見我的變化,笑瞇瞇地說:“孩子,你翻開了人生的又一篇,可是,這還只是人生的一個頓號。”
后來,我看到一篇關于雷鋒的文章,我開始學習雷鋒,扶盲人過馬路,給老人打掃房子,幫迷路的小孩找媽媽,把倒下的樹苗扶起。奶奶拍著我的肩膀說:“你終于找到了人生的逗號!”
進入中學后,我又去學如何珍惜友誼,用真誠的心去建起友誼的橋梁,互相分享對方的快樂,默默分擔對方的憂愁。可奶奶平靜地說:“這依舊是個逗號!
回想自己這些年的變化,我理直氣壯地對奶奶說:“我已經(jīng)給我人生的書畫上句號了吧?”奶奶說:“孩子,其實人生是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需要你頑強探索、不斷追求,F(xiàn)在你雖然沒有獲得句號,但贏得了可敬的感嘆號!”
(湖南益陽一考生《人生的句號》)
寫作借鑒與創(chuàng)新
《我與書》語言優(yōu)美,意境深遠。全文以抒寫讀書的樂趣為主旨,聯(lián)想廣泛,既有對讀書之趣的具體描寫,又有對功利主義的讀書目的和拜金主義的社會風氣的批評。全文內(nèi)容豐富,形散神聚,緊扣“好書和我的成長”的話題。
《人生的句號》通過新穎的比喻、深刻的立意和精巧的構思使文章獲得了滿分。作者將人生比作一本書,用自己追尋人生句號的經(jīng)歷展開情節(jié)。從“頓號”、“逗號”到“感嘆號”的變化,真實地反映了作者思想的逐步變化與進步。人生這本無字的書讓作者成長成熟,精巧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與富有哲理的寓意融為一體。
拓展訓練設計
1.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朋友是做地質(zhì)工作的。一次。朋友說——這次勘探,我們請了一位山民做向?qū),沒想到天氣不好,向?qū)б裁粤寺。要命的是帶的水喝完了。地圖上標志這座山里是沒有河的,連一條小溪也沒有。這可怎么辦呢?我們問向?qū)В驅(qū)дf不用急,“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水了!薄八谀?”我們問。他指了指不遠處一洼骯臟的泥坑,那里聚著一些水?赡撬珢盒牧。向?qū)]有理會我們的表情,自去采了一束草,把草編成碗的樣子,開始往飯盒里過濾那洼水,過濾了幾遍之后,水漸漸地清了,放了兩片飲水消毒片,水果然就能喝了。這是他告訴我們的第一種取水的方法。晚上在進帳篷之前,我發(fā)現(xiàn)他把塑料布一張張地撐開,在樹干上吊住四角,早上,每一張塑料布里就都聚滿了露水。這是第二種。
要是不到取露水的時候,也找不到水洼,他就找那些樹干很粗樹葉很大果實很多的樹,用刀在樹身上挖一個洞,就會有水很慢地流出來,那些水應當叫做樹汁吧。除了這些,他給我們提供的水源還有野仙人掌、野麻竹、野絲瓜……這位只有小學文化的向?qū)ё屛艺痼@了。原來,我們以為根本無法尋覓的東西,卻是這樣地處處留蹤,處處有源。
讀了上面這個材料,你想到了什么?文中的朋友應是讀過很多書有很高文化的知識分子,但面對找水的難題時,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山民解決了這個問題。請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提供的材料可用可不用,但要求寫的文章與所提供材料的意義相關。
2.大約XX年前,我在一家電話推銷公司作為業(yè)務員接受培訓。主管有一次在培訓課上用圖詮釋了一個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圖:在一個圓圈中間站著一個人。接著,他在圓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輛汽車、一些朋友。
主管說:“這是你的舒服區(qū)。這個圓圈里面的東西對你至關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還有你的工作。在這個圓圈里頭,人們會覺得自在、安全,遠離危險或爭端。”
“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當你跨出這個圈子后,會發(fā)生什么?”教室里頓時鴉雀無聲,一位積極的學員打破沉默:“會害怕!绷硪晃徽J為:“會出錯!边@時主管微笑著說:“當你犯錯誤了,其結果是什么呢?”最初回答問題的那名學員大聲答道:“我會從中學到東西!
“正是,你會從錯誤中學到東西。當你離開舒服區(qū)以后,你學到了你以前不知道的東西,你增加了自己的見識,所以你進步了!敝鞴茉俅无D(zhuǎn)向黑板,在原來那個圈子之外畫了個更大的圓圈,還加上些新的東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等。
“如果你老是在自己的舒服區(qū)里頭打轉(zhuǎn),你就永遠無法擴大你的視野,永遠無法學到新的東西。只有當你跨出舒服區(qū)以后,你才能使自己人生的圓圈變大。你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更優(yōu)秀的人!
(摘自《環(huán)球時報》,作者:【美】布倫達·烏爾巴奈克)
這段材料對我們讀書也很有啟發(fā),請以“讀書與成才”為話題,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立意與文體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