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2)
死得其所
清戊戌變法維新運動代表人物之一譚嗣同在變法失敗后完全有機會逃走, 但他慷慨道:“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 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被捕后,在獄中留下了“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的著名詩句。決心以死明志,受刑時面不改色,死年33歲。
中國富強有望
在戊戌變法中遇害的還有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林旭等人 ,史稱“戊戌六君子”?祻V仁臨死前意氣昴揚地說:“我等死,人心必將震奮,而中國之 富復(fù)興復(fù)強也就有望了。關(guān)天培虎門捐軀
清朝末年,英商船大肆向中國走私鴉片,英國軍艦也在東南沿海一 帶游弋挑釁。道光十四年,關(guān)天培被任命為廣東水師提督后,增修炮臺,并協(xié)助林則徐在虎 門銷煙,操練水軍。當年九月黃英軍來犯,關(guān)天培拔刀督戰(zhàn)去退敵人多次進攻。兩年后英軍 大舉進犯虎門,由于主和派得勢,導(dǎo)致工事被拆,守軍撤減,關(guān)天培寡不敵眾,又無援軍, 經(jīng)激烈捕斗后在虎門為國捐軀。
不損國威即報到
甲午戰(zhàn)爭中,清軍旗艦“定遠”號上帥旗被日軍炮火擊倒,鄧世昌 立即在自己的“致遠”艦上升起大旗指揮戰(zhàn)斗。經(jīng)過長時間激戰(zhàn),“致遠”號受損嚴重,鄧 世昌高喊:“今日有死而已!雖死而海軍聲威不損,是即所以報國也!”意與敵艦同歸于盡 ,不幸被魚雷擊中,為保衛(wèi)祖國壯烈犧牲。
廖仲愷的訣別詩
廖仲愷是著名的國民黨左派,于1925年8月22日在廣州被右派暗殺 。在此之前,為了表達自己的堅定信念,分別給夫人和子女留下決訣別詩,《留訣內(nèi)子》詩 云:“事后憑君獨任勞,豈教辜負女中象。我身雖去靈明在,勝似屠門握殺刀。在其精神鼓 舞下,他的兒子廖承志成長為一代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
蔡和森堅貞不屈
1931年初,蔡和森從莫斯科回國主持廣東省委的工作。不久因叛徒 失敗而被捕。在獄中,受盡各種酷刑,最后敵人用鐵釘將他的四肢釘在墻上,用刺刀將他的 肉一點點割下,把他的胸膛戳腹稀爛,他始終不屈,為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向警予英勇就義
1928年3月,由于叛徒出賣,向警予被捕。在法庭上,她大義凜然 地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背叛和鎮(zhèn)壓革命的罪行;在獄中,她頂住酷刑考驗,鼓勵難友堅持斗 爭。在押赴刑場途中,她還激昴地向沿途群眾演說,宣告革命者是殺不完的,革命必然成功 。敵人殘忍地將她殺害。只要主義真
夏明翰是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蔣介石叛變革命后,他 被敵人抓住,敵人逼他招供,他提筆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年僅28歲就為革命獻出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