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
人與人應(yīng)當(dāng)相互的、誠摯的建立在心靈相通相知基礎(chǔ)上的友情、情誼。
寫作角度
1、要認(rèn)清什么是真正的友誼,小人之交是利用,君子之交才是能同生死共患難。2、友誼需要雙方的付出,一味的索取最終會導(dǎo)致友誼破裂。3、友誼不是一味的認(rèn)同,有時它需要真誠的批評。4、友誼是雙方的互相理解與支持,要同甘苦,共難患!
名言1、先人而后己!抖Y記》2、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絕;以色交者,體衰而愛渝。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糐Y〗——《詩經(jīng)》4、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逗鬂h書·宋弘》《后漢書·宋弘 傳》5、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fù)袷!盾髯印藩?、與人以實(shí),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俄n詩外傳》7、好正道則正人至,好邪道則邪人至!填棯8、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jì),那才能說得上是真正的友誼!⑸勘葋啰9、人的生活離不開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并不容易;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 灌溉,用原則去培養(yǎng),用諒解去護(hù)理!R克思10、友誼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份快樂;如果 你把憂愁向一半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個憂愁。——培根 11、世界上沒有比友誼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東西了;沒有友誼,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陽 !魅麍D12、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得,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 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變與之化矣。——孔子1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14、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損!堆χ楣x書錄·交友》15、順利時結(jié)交朋友,逆境中考驗(yàn)朋友!諺語1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17、信任一位虛偽的朋友,增加一個敵對的證人。——西班牙諺語18、背后說我好話的才是朋友。19、友誼就是棲于兩個身體中的同一靈魂!獊喞锸慷嗟陋20、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著生命!_曼·羅蘭21、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會永遠(yuǎn)記得。
事例
高山流水
春秋時期有位出色的音樂家伯牙。他精于彈琴,據(jù)說他彈琴連吃草的馬也 會抬頭傾聽。而當(dāng)時最懂伯牙琴技之妙的,莫過于鐘子期。伯牙用琴表現(xiàn)高山情懷,鐘子期 聽后說:“善哉,峨嵋兮若泰山!庇们俾暠憩F(xiàn)流水的情調(diào)時他聽后說:“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后來,鐘子期因病逝世,伯牙就悲痛欲絕的摔破了琴,扯斷了弦,發(fā)誓終生不再 彈琴。
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的管仲與鮑叔牙是好朋友,但是兩人各事其主。后鮑叔牙侍 奉的公子小白為被立為齊桓公,鮑叔牙卻向齊桓公薦管仲為相而自己甘居其下。在管仲的輔 佐下,齊國日益強(qiáng)大,最終成為“九分諸侯,一匡天下”的霸王。成功后的管仲十分感慨地 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寧割席
東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二人同在園中鋤草,發(fā)現(xiàn) 地里有塊金子,管寧對金子視如瓦片,揮鋤不止,而華歆則拾起金子放在一旁。又一次,兩 人同席讀書,有達(dá)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 。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后,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
朋友比狀元重要
唐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白敏中在青年時,與疏言灑脫的賀拔甚是好 朋友,兩人一起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當(dāng)時的主考官王起欣賞白敏中的才學(xué),想取他為狀元 ,但不滿意于他與賀的交往。于是派人帶信給白敏中。白敏中很想考中,于是就拒絕賀的來 信,但是事后他又后悔了,就跑出去追賀將事情告訴了他,然后說:“狀元有什么了不起, 難道比朋友更重要嗎!”兩人于是開懷暢飲,王起知道后,反而一起錄取了他倆。 真假朋友
明代學(xué)者蘇竣在《雞鳴偶記》中,對真正朋友還是虛假朋友作了區(qū)分。他 指出,道義互相砥礪,有過失互相規(guī)勸,這樣的朋友為“畏友”,無論在日常生活,還是危 急關(guān)頭,都能生死相依,這樣的朋友可稱密友;而以甜言蜜語來迎合人,以吃喝玩樂論交情 的朋友是“昵友”;遇到利益相互爭奪,遇災(zāi)禍就相互傾軋的人是“賊友”。忘年之交
近代著名文學(xué)家、反清志士章太炎與著名愛國者、《革命軍》作者鄒容, 年齡相差16歲,但因志趣相投,兩人結(jié)成忘年交。鄒容在日本反清遭迫害,被迫回國,在上 海拜訪章太炎,兩人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因?yàn)楣膭痈锩绿妆淮,鄒容卻為了承擔(dān) 責(zé)任,主動投案。后迫害至死,章太炎為其修墳,親自撰文刻石表示自己對亡友的深摯悼念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魯迅與瞿秋白相識于1932年春夏之間,彼此一見如故,十分相契 。從此后他們?yōu)橥苿痈锩幕\(yùn)動而并肩戰(zhàn)斗,結(jié)下深厚友誼。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避難 于魯迅家中,后魯迅為瞿秋白安置住處,讓他用白之的筆名發(fā)表雜文。魯迅曾親筆題寫了由 瞿秋白擬寫的對聯(lián)“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以同懷視之”贈給瞿秋白。在瞿秋白就義后 ,他仍堅持抱病為之友編印《海上述林》,以此表達(dá)深切的悼念。最神圣的東西
意大利文藝復(fù)興時期的著名作家薄加丘認(rèn)為:“友誼是一樣最神圣的 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且值得永遠(yuǎn)的贊揚(yáng)。它是慷慨和榮譽(yù)的母親,是感情和仁慈 的姐妹,是憎恨和貪婪的死敵,它時刻準(zhǔn)備舍之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懇求。生命的一半
德國偉大文學(xué)家歌德與席勒是親密的朋友。盡管他們在年齡上相差很大 、并且性格氣質(zhì)也有很大不同,但是共同的追求和對文學(xué)的熱愛把他們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席 勒寫《威廉·退爾》的劇本。歌德便將自己搜集到的有關(guān)資料全部提供給席勒。而歌德的《 威廉·麥斯特》的寫作,也得到了席勒鼎力幫助。席勒英年早逝后,歌德無比悲痛地寫道: “我失去了一個朋友,同時也是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豹ヱR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
馬克思主義的兩位創(chuàng)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自1844年在巴黎結(jié) 識時起,兩個人共同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yùn)動努力奮斗,在斗爭中結(jié)下真誠而無私的友誼。40年 間,他們精誠合作,親密無間在一切重大問題的看法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共同撰寫了許多科 學(xué)社會主義經(jīng)典著作。即使分居兩地,也通信聯(lián)系,交流思想感情,相互支持。兩個人都為 結(jié)識對方而自豪,他們的友誼超越了一切古人,成為國際共產(chǎn)主義運(yùn)動史上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