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理想
人們說,沒有理想就沒有前進(jìn)的目標(biāo)?墒,有了理想,又能怎樣?
我是一個有理想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明媚的雙眼洋溢著琥珀色的光澤,我很認(rèn)真地說:“我要獲諾貝爾獎!比缓螅θ蒴樱╟àn)若桃花。
小時候的理想很偉大。不知道是無知還是輕狂,抑或真的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自知道”諾貝爾獎“這個名詞后,便覺得那玩意兒非我莫屬,仿佛諾貝爾他老人家預(yù)測到一百多年后會有一個天才如我者出現(xiàn),特意為我留了座獎杯。現(xiàn)在想來,倒幸虧吹牛不用交稅。
后來現(xiàn)實了一點,因為常聽大人耳提面命要上大學(xué)之類。開口問:”媽媽,你要我上清華還是北大呢?“語氣輕松明快得跟問”媽媽,今天吃饅頭還是吃稀飯?“似的。直到知道了哈佛、耶魯、劍橋,隨著知識的積累,選擇對象也從國內(nèi)到國外,變化了無數(shù)次,不變的倒是稚氣未脫的臉上單純的笑容。
喜歡看書時做過作家夢,喜歡聽歌時做過歌手夢,喜歡體育時做過冠軍夢……一樣的不知天高地厚,又一樣的消隱無蹤。
成長是一個漫長的消磨理想的過程,把種種不可能性證明好了給你看。于是為年少時的自大面紅耳赤,然后幻想:”明天沒有作業(yè),明天的盒飯有雞腿,明天媽媽給我零花錢……“至于諾貝爾獎、清華、北大,聽起來陌生得不知所云,仿佛隔了個銀河系。頂多感嘆一下:”人和人怎么就不一樣呢?“然后恍然大悟:社會分工不同!
成長,是讓理想的存在成為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