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shì qí mò jí
【成語故事】春秋時(shí)期,楚文王向鄧國借道攻打申國,鄧國的國王鄧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親自迎接楚文王,他的兒子要父親提防這個(gè)外甥,可鄧祁侯不聽,讓楚文王攻打申國,可等他滅了申國后回師途中就進(jìn)攻鄧國,鄧祁侯真是后悔莫及。
【典故】一失其機(jī),噬臍無及! √·高彥休《唐闕史·盧相國指揮鎮(zhèn)州事》
【釋義】噬臍:用嘴咬肚臍。象咬自己肚臍似的,夠不著。比喻后悔也來不及。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后悔也來不及
【相近詞】噬臍何及、后悔莫及、噬臍無及
【示例】若不趁此刻猛省回頭,以后雖欲改圖,噬臍莫及。 清·林則徐《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