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曾參隱居不仕,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他住在衛(wèi)國,面容憔悴,手腳都長滿了繭子,衣服破爛不堪,生活十分困頓,有時連續(xù)三天不生火,十年沒做新衣服,正一正帽子,帽上的纓繩就斷,拉下衣襟,胳膊肘就露出來了。
【出處】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襟而肘見,納履而踵決。 《莊子·讓王》
【解釋】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爛。比喻顧此失彼,窮于應付。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非常貧困
【相近詞】衣不蔽體、衣衫襤褸、百孔千瘡
【反義詞】綽有余裕、綽綽有余、完美無缺
【其它使用】
◎ 作品寫得愈好,評論家的概括就愈困難,而這種概括就愈容易顯得掛一漏萬與捉襟見肘。
◎ 社論說,當局的"財政也已經(jīng)捉襟見肘,錢從哪里來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 加上物價和教師工資的上漲,至少占三分之一的大學常常處于"捉襟見肘"的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