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jīng)典導(dǎo)游詞(精選3篇)
北京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1
各位,這是仁壽門,門口有兩塊太湖石,人稱“豬猴石”,據(jù)說是孫悟空和豬八戒被派到這里來為皇家看家護院。走進人壽門,看到的并不是仁壽殿,迎面是一塊高大的太湖石,它是起到一個“障景”的作用。這是我國古典園林中造景的方法之一,其目的是起到屏風(fēng)的作用,避免院內(nèi)景物一覽無余,失去含蓄之感。剛才我們講過了,頤和園是集南北園林之大成,故又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典范之作,多次、多處成功地運用了各種造景方法,待會兒我再一一向各位介紹,請各位先隨我來。
再看看院中的這只銅鑄的怪獸,人稱“四不象”,你看它鹿角、龍頭、獅尾、牛蹄,別看它長相怪異,可是本領(lǐng)高強,能避火,又是一種仁義之獸,既是“仁獸”,故在“仁壽”殿前,真是找對了地方!您也許會問,剛才你說“真是找對了地方”,莫非這“四不象”原來不在此處?您說的不錯,“四不象”原有一對,是乾隆年間鑄造的,原來放在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lián)武器燒圓明園時,另一只被侵略軍所毀,真是令人惋惜。
在大殿前還陳列著銅制的龍、鳳、香爐、太平缸等。特別是龍鳳的位置與其它地方的陳設(shè)位置不一樣。在古代帝王的宮殿、園林內(nèi)的龍鳳等吉祥物,其陳列方式應(yīng)該是龍在上,鳳在下;龍在內(nèi),鳳在外。在這里卻成了“鳳在中央、龍陪兩旁”的格局,是哪個大膽之人所為?不是別人,就是在這座大殿內(nèi)垂簾聽政、發(fā)號施令的女主人——慈禧皇太后,好象在向人們說:“誰說女子不如男?”
各位,這就是延年井,據(jù)說有一年慈禧中了暑,久治不愈。一天睡午覺時夢到了一口井,便派人來挖,果然挖出一口井。慈禧太后取水喝了一碗,暑氣頓消,精神氣爽,非常高興,便封其為“延年井”。以后慈禧太后經(jīng)常飲用此水,并用此水沏茶,稱為“延年井水沏杯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其實,這口延年井的井水為優(yōu)質(zhì)礦泉水,確實有利于人體健康。慈禧對這口井的感情勝過金銀珠寶。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從紫禁城跑到頤和園,金銀珠寶絲毫未取,只是特意來喝了一碗延年井水,然后就背“井”離鄉(xiāng),帶上光緒皇帝匆匆西行了…
好了,講完了政治活動區(qū),現(xiàn)在我們要去帝后生活區(qū)參觀一下,首先我們?nèi)タ匆豢垂饩w皇帝在園中居住的地方——玉瀾堂,請大家跟我來。
(在仁壽殿后的假山旁)
走到這里,也許有些人已經(jīng)不耐煩了,會問“導(dǎo)游,您說過頤和園又大又美,3/4都是水,可我們進來以后確是什么門呀,石頭呀,大殿,假山呀,水呢?為什么不帶我們?nèi)タ?”大家別急,如果進門就是水,您是否會覺得太直截了當了,就會覺得不夠“深度”。其實,這又是一種造園方法,叫“抑景”。所謂抑景就是先抑后揚,即當各位感到“山窮水盡疑無路”之際,便是最想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時。這里看起來曲徑通幽,其實,您再往前走幾步,就可以體會到“柳暗花明”的感覺啦!不信,請各位走走看。
北京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2
各位來賓朋友: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的故宮,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瑩瑩,今天就由我?guī)ьI(lǐng)大家一起游北京故宮。
我先介紹一下故宮的概況。
故宮建于北京的中央,以南北為中軸線,座北朝南,充分體現(xiàn)了皇權(quán)至上的封建統(tǒng)治思想。故宮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真是城城包圍!
歷史上,故宮因火災(zāi)或者其它原因,曾多次的重建,但基本格局沒有改變,主要分為外朝和內(nèi)廷兩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兩殿為兩翼,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賀、接見群臣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內(nèi)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御花園及兩側(cè)分列的東西六宮,是封建皇帝進行日;顒雍秃箦首泳幼∮瓮婕胺钌竦牡胤。
廣場南面的保和殿是外朝三在殿的最后一座,規(guī)格等級僅次于太和殿,面闊9間,進深5間,重檐歇山頂,翼角置走獸9個,內(nèi)外檐均施金龍和璽彩畫,菱花梧扇,生落在高大的漢白玉“三臺”之上。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了,祝大家游玩愉快!
北京經(jīng)典導(dǎo)游詞 篇3
各位朋友:現(xiàn)在呢,我們來到了天安門廣場 ,我先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天安門廣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 它位于北京市區(qū)的中心.天安門廣場呈長方形,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總面積 44萬平方米。如果人們肩并肩地站在廣場上,整個廣場可容納100萬人,就是說全北 京總?cè)丝诘?/13都可以同時站在這里,夠大的吧!
在明清時期廣場可沒有這么大,當時它呈“T ”字形,“T”字的那一橫就是我們今天的長安街,那一豎就是從現(xiàn)在的國旗桿前至 毛主席紀念堂前的這一長條形區(qū)域,在這一區(qū)域的兩側(cè)是按文東武西的格局分布著 當時政府機關(guān)。解放后,原來廣場兩側(cè)的建筑被拆除,從而形成了今天廣場的基本 格局。
在天安門廣場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 建筑,現(xiàn)在我為大家以順時針方向做一個簡單介紹,就讓我們以廣場西側(cè)的人民大 會堂開始吧!人民大會堂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cè),是全國人民代表參政、議政、舉行 重大會議,當家作主行使主權(quán)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處46.5米,是現(xiàn)在廣場 上的最高建筑。整個大會堂由三部分組成,南部為人大會辦公樓,中部為萬人 大會堂,北端是國宴大廳,整座建筑自設(shè)計到完工只用了10個月,是我國建筑史上 的一個奇跡。
在廣場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 的天安門城樓,它是新中國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向 全世界人民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廣場的東側(cè)矗立著中國歷史博物館及中國革 命博物館,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覽中國古代、近代歷史文物及革命文物 的主要場所。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南面是毛 主席紀念堂,原來在那里曾有一座門,明代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時又改 為中華門,解放后拆除,1976年毛主席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莊嚴肅穆的毛主席 紀念堂。紀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為紀念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而建,現(xiàn)在毛主席的遺體 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們憑吊、瞻仰、表達深深的敬意。
廣場的正中,巍巍聳立著中國第一碑——人 民英雄紀念碑,它是為了紀念那些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這一百多年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及自由而拋頭顱、灑熱血的人民英雄們而建。整座 紀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雙層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鑲嵌有八幅漢白玉浮雕,反映了 中國近百年革命歷史。紀念碑的背面是毛主席起草,周手書的碑文,正面是毛 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
天安門廣場是中國近代革命的見證人,反帝 反封建的五四運動、三˙一八慘案、一二˙九都發(fā)生在這里。天安門廣場也是新中 國誕生的見證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見證人,F(xiàn)在,它已被全國人民評為“ 中國第一景”,每天都有來自海內(nèi)外的朋友們到此參觀游覽。
好!不多說啦!各位一定想在這里照幾張相 吧?現(xiàn)在就請各位自由拍照,10分鐘后我們在北面國旗桿處集合,謝謝大家!
二、升降旗儀式
(一)介紹位置:國旗桿前
(二)導(dǎo)游詞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國旗桿前,大家知 道嗎?自1991年5月1日起,這里每天都有升降旗的儀式,那么升旗時間是根據(jù)什么 而定的呢?那位朋友知道?其實升旗時間是以我國東海太陽自海平面升起的時間為 準。每天早晨,伴隨著雄壯的國歌,在國旗護衛(wèi)隊的護衛(wèi)下,升旗手將國旗冉冉升 起,升旗時間為2分零7秒。
每當建軍節(jié)、國 慶節(jié)及每月1日、11日、21日,升旗現(xiàn)場都有軍樂隊伴奏,國旗護衛(wèi)隊官兵共96人, 象征捍衛(wèi)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這里是在天安門前留影的最佳地點 ,請各位拍下這難忘的一刻,待會兒我再給各位講講天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