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北京水族館的導游詞(精選3篇)
關(guān)于北京水族館的導游詞 篇1
海洋館位于北京動物園長河北岸,總投資10億人民幣,主體建筑分上下兩層,總建筑面積4。2萬平方米,是世界內(nèi)陸最大、現(xiàn)代化程度最高的海洋館,它的外型酷似一個大海螺,海洋館內(nèi)部分為雨林奇觀、觸摸池、海底環(huán)游、鯊魚館、鯨豚灣、海洋劇場等六個展示部分,游人可以通過無障礙通道去觀察海洋世界。
雨林奇觀廳,在這個展館展缸中有一堆白骨。為什么水中會有堆堆白骨呢?這與灰色的小魚有關(guān)。這些灰色的小魚看上去溫和可愛,其實是很危險的。它們是來自亞馬遜河的食人魚(也叫食人鯧),體長可達15―20厘米,有銳利的牙齒和發(fā)達有刺的下顎,具有極強的領(lǐng)域性,在原產(chǎn)地巴西亞馬遜河流域,誤入其生活水域的動物往往在短短幾分鐘內(nèi)就被成群的食人魚吃的只剩白骨,甚至人也不例外。在這里22個大大小小的展缸共展示了100多種雨林及內(nèi)陸河川的淡水魚類,充分體現(xiàn)著自然界的高度和諧與統(tǒng)一。
雨林奇觀是北京海洋館所獨有的一個別具亞馬遜熱帶雨林特色的場館,神秘而悠遠,濃縮了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奇觀,使游人飽覽飛流直下的瀑布,淙淙流淌的小溪,蟲鳴鳥吟,晃如置身于神秘的亞馬遜原始森林,找到一種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感覺。
剛剛走出了風光旖旎的熱帶雨林,再進入大海的身邊,我們來到了妙趣橫生的觸摸池館。觸摸池長36米,象征著彎曲綿延的海岸線。在這里大多棲息著淺水海域的潮間生物,有軟體動物紅螺、七角螺,有棘皮動物海星,還有活化石之稱的中國許鱉,它是古老的節(jié)肢動物,血管里流淌著藍色的血液。
走出觸摸池,眼前豁然開朗,一下子來到了寧靜、遼闊的藍色世界。螺旋形的坡道再次提醒我們,正置身于一個美麗的大海螺。坡道上銀光閃閃,仿佛是潔白、柔軟的海灘,這些快樂美麗的魚兒會帶著您游回海洋深處,游進海的天堂。
關(guān)于北京水族館的導游詞 篇2
北京植物園是一個集科普、科研、游覽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植物園,是國家重點建設的植物園之一。
北京植物園在海淀區(qū)香山公園和玉泉山(西山臥佛寺附近)之間,1956年經(jīng)國務院批準建立,是集植物科學研究、植物知識普及、游覽觀賞休憩、種質(zhì)資源保存、新優(yōu)植物推廣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其規(guī)劃面積400公頃,現(xiàn)已建成開放游覽區(qū)200公頃,由植物展覽區(qū)、名勝古跡區(qū),科研區(qū)和自然保護區(qū)組成。園內(nèi)引種栽培植物10000余種(含品種)近150萬株。占地900畝左右。收集栽種植物3000余種,是目前我國北方最大的植物園,也是專門從事植物引種馴化理論研究和實驗的科研基地。全園以植物展覽溫室為中心,共13個展室,栽有15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石頭花、光棍樹、舞蹈蘭等珍貴植物。
北京植物園由植物展覽區(qū)、名勝古跡人文景觀、自然保護區(qū)和科研區(qū)組成。
植物展覽區(qū)包括觀賞植物區(qū)(專類園)、樹木園、盆景園、溫室花卉區(qū)。觀賞植物區(qū)由牡丹園、月季園、碧桃園、丁香院、海棠園、盆景園、木蘭園、集秀園(竹園)、宿根花卉園、芍藥園和正在籌建中的梅園等11各專類園組成;樹木園由銀杏松柏區(qū)、槭樹薔薇區(qū)、椴樹楊柳區(qū)、木蘭小檗區(qū)和懸鈴木麻櫟區(qū)、泡桐白蠟區(qū)組成。名勝古跡游覽區(qū)由臥佛寺、櫻桃溝、隆教寺遺址、“一二·九”紀念亭、梁啟超墓、黃葉村曹雪芹紀念館組成。園內(nèi)引種和栽培植物56萬余株,5000余種,鋪草90萬平方米。園內(nèi)有科研樓、科普館。臥佛寺始建于唐代,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和展示著世界罕見的元代銅鑄的釋迦牟尼臥像,櫻桃溝林木茂密,是規(guī)劃中的自然保護區(qū)。曹雪芹紀念館展示了曹雪芹的生平及其在西山著書《紅樓夢》的場景。
北京植物園是北京市園林局指定的新優(yōu)植物引種、馴化、繁育基地,F(xiàn)今的北京植物園已初具規(guī)模,正在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效益和環(huán)境效益,越來越受到市民的喜愛。
20__年1月北京植物園被評為首批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__年3月通過ISO9000質(zhì)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0環(huán)境管理體系雙認證并是首批認證的精品公園,20__年在首都文明行業(yè)考評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植物園正以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優(yōu)良的秩序、優(yōu)質(zhì)的服務和優(yōu)秀的文化迎接著國內(nèi)外賓客。
北京植物園(簡稱南園)擁有各類植物3000多種,主要參觀點是溫室展覽區(qū),內(nèi)有13個展區(qū),植物1500多種。其中熱帶植物占1000多種,有棕櫚植物、熱帶水生植物、王蓮室、多漿植物室、藥用植物室、工業(yè)原料植物、蘭科植物、芳香植物、熱帶果樹及柑桔類植物等。這里的樹木園占地7萬平方米,內(nèi)有我國稀有樹種銀杉,還有美洲的紅杉、斯里蘭卡的菩提樹等。這里還有專類花園和國家植物標本館。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于1998年3月28日動工興建,20__年1月1日開始接待游人,展覽溫室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占地5.5公頃,是目前亞洲最大,世界單體溫室面積最大的展覽溫室,其面積比昆明世博會溫室還大一倍,堪稱中國建筑史上的大手筆。
溫室分為熱帶雨林室、沙漠植物室、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室和四季花園等,展示熱帶、亞熱帶植物3100余種,展示獨木成林、絞殺、板根、老莖生花等奇特現(xiàn)象。展覽溫室是進行植物科普教育的基地,也是進行植物資源保護和科學研究的主要場所。作為北京市邁向國際化大都市的標志性工程,展覽廳溫室正日益發(fā)揮著巨大的社會效益。
北京植物園展覽溫室是北京市迎接建國50周年的重點工程,位于植物園中軸路西側(cè),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占地5.5公頃,投資2.6億元。展覽溫室建筑設計由北京建筑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gòu)想為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仿佛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展室植物布展設計由北京園林古建設計研究院承擔。展覽溫室地下基礎(chǔ)于1998年3月底動工修建,主體鋼結(jié)構(gòu)和玻璃幕墻將于1999年5月完成,20__年元月1日對外開放。展覽溫室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qū):熱帶雨林區(qū)、沙漠植物區(qū)、四季花園和專類植物展室。展示植物3100種60000余株,為群眾提供觀賞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學習科學知識、具有較高品位的游覽點。同時,又是進行園藝研究和國際交往的場所。展覽溫室工程榮獲全國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項目金質(zhì)獎,20__年度國家優(yōu)質(zhì)工程銀質(zhì)獎,北京市第十屆優(yōu)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大型展覽溫室植物引種與設計的研究”課題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被評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
關(guān)于北京水族館的導游詞 篇3
北京前門大街,位于正陽門箭樓正前方。路長1600米,寬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老百姓俗稱“前門大街”,一九六五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規(guī)劃后的前門大街改為步行街,不再通車,只有“鐺鐺車”可以“招搖”過市。
八月十六日,我們一家去前門大街玩。進入街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輛“鐺鐺車”,分別為前門一、二號。“鐺鐺車”像一節(jié)火車車廂,呈長方體,行駛時發(fā)出“鐺!鐺!鐺!”的聲音。“鐺鐺車”可以供逛街逛累了的人和不愛走路的人乘坐。由于還沒有正式運行,它們還停在花圃里,四周擺滿了鮮花,十分漂亮。
街口有一個牌坊,上面寫著“正陽橋”三個字,牌坊有四根柱子,三個門,中間的寬,兩邊的窄。走過了牌坊,我們正式進入了大街,大街上人山人海,游人如織。街道兩邊是北京老字號的商鋪,有大北照相館、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店、瑞蚨祥絲綢店、張一元茶莊等。都一處燒麥店門口排了老長老長的隊伍,一問才知道原來是排隊準備進餐的,后來一查資料,原來都一處燒麥店是因為乾隆皇帝來這里吃燒麥,說了一句夸獎的話而命名的。各個商鋪都是依照明、清時代建筑風格的原樣裝修的,門口都貼有原樣的照片。但是現(xiàn)在還只開張了十幾家,多數(shù)還在裝修。跟前門大街垂直的有很多胡同,北京著名的“大柵欄”和八大胡同也在其中。
街道的路燈有兩種,很有特色,一種是鳥籠路燈,就是兩個鳥籠掛在一個架子上,另一種是三個撥浪鼓連在一起,像一個個糖葫蘆串。路燈底下是長凳和圓凳,長凳比較普通,但圓凳是大鼓的形狀。還有許多花壇,花盆是大缸的樣子,是古銅色的。整條大街古色古香……
我走在前門大街上,感受到了老北京的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