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嶼各景點的導游詞(精選3篇)
鼓浪嶼各景點的導游詞 篇1
今天我們游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我們現(xiàn)在到了碼頭,渡船差不多要6分鐘。看,對面就是鼓浪嶼,這條江叫鷺江,也叫廈鼓海峽,寬600米,鼓浪嶼總面積1。78平方米,人口1。9萬。為了解決乘船的擁擠為題,所以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大家看,這像不像一臺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日光巖,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是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日光巖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
各位游客,這里是一間鋼琴博物館,里面有30臺鋼琴,聽,里面還傳出優(yōu)美的鋼琴聲!鼓浪嶼也有許多出名的鋼琴家。
各位游客,我們來到了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這里展示了林大夫的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
各位游客,游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jié)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huán)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筑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里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nèi)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鼓浪嶼各景點的導游詞 篇2
請大家看左邊,這一片纖陌縱橫,如浪起伏的田園風光,相傳是龍王爺?shù)娜f丘龍?zhí)。在溶洞學里,我們叫它流石壩,也叫酸田,它是流水形成的,流石壩的凸出方向即為當時的水流方向。龍王爺?shù)凝執(zhí)锂斎皇呛禎潮J盏,那么它的灌溉水源就是我們頭頂?shù)奶煜伤俨,天仙水瀑布是黃龍洞內(nèi)最大的三股泉水,從三十米高的蜂窩狀的洞頂石窟中如煙似霧的傾瀉而下,形成美輪美奐的`瀑布奇觀。四季長流不竭,落差達27.3米,真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天仙水瀑布是怎樣形成的呢?其實,在我們的洞頂上是一座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其上地表水匯聚成溪,沿洞頂縫隙滲透下來,便形成了天仙水瀑布。
花果山景區(qū)是黃龍洞內(nèi)小型滴石較為發(fā)育的一個廳堂。滴石是由洞頂?shù)奶妓徕}飽和溶液在滴落過程中沉淀而成,其中自洞頂往下長的叫石鐘乳,自洞底下往上長的叫石筍,兩者相向生長連在一起就叫石柱。石筍、石鐘乳、石柱統(tǒng)稱為鐘乳石。大家請看這兩根鐘乳石像一對情侶,差一點就要連在一起了,可是其上已沒有滴水,說明他們已經(jīng)沒有生命,不可能連在一起了。你看下面的石筍望眼欲穿,上面的石鐘乳淚眼枯干。近在咫尺,卻不能相逢,真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我們把這個令人傷感的景觀叫作恨難逢,不過秦觀說得好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跨過中國游覽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橋天仙橋,便進入黃龍洞第三層天柱街了。天柱街是天上的街市,是神仙做生意的地方。天柱街以繁華似錦、春意盎然的天上街市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疊疊,東街天堂宮穹形洞頂高大幽深。有情人終成佳眷,在天柱街上的這兩根鐘乳石已經(jīng)幸福地連接在一起,我們叫他喜相逢。順著長長的崩塌的斜坡往上看,兩根大石柱及壁流石被地下水溶蝕形成了奇妙的空洞,因從不同的地方可以敲出奇妙而悅耳的音符得名石琴山。一九八四年,中央電視臺拍攝電視專題片《地下明珠黃龍洞》的時候,就是在這兩根石柱上敲擊出了一曲完整的《賣報歌》。
如果您喜歡《杭州黃龍洞導游詞》一文記得分享給更多好友噢!
鼓浪嶼各景點的導游詞 篇3
嶂石巖自然風景名勝區(qū)位于石家莊市西南100公里的贊皇縣西南處,總面積120平方公里,中心景區(qū)20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74米。此景點內(nèi)峰巒疊嶂,奇峰突兀。怪石林立,幽洞深深,泉瀑淙淙,險峻中疊現(xiàn)奇?zhèn),幽清中不失秀美。是一處自然風光絕佳的旅游圣地,稱得起一方絕勝。
嶂石巖景觀主要為丹崖、碧嶺、奇峰、幽谷。其景觀特色大致可概括為三棧牽九套,四屏藏八景。三棧即三條古道;九套即連接三條古道的九條山谷;四屏乃整體看似四道屏障一樣而又相對獨立的四個分景區(qū)(九女峰、圓通寺、紙糊套、凍凌背)。
這四個景區(qū)中有八處著名勝景:九仙聚會、巖半花宮、晴天飛雨、回音巨崖、槐泉涼意、凍凌玉柱、重門鎖翠、疊嶂懸鐘。這三棧四屏、八景九套之間均有小路相連,將120個景點連珠綴串,迤邐展開。
其中天然回音壁、凍凌玉柱、霧洞、佛光為嶂巖四絕;晴天飛雨、石乳靈泉、云崖撒珠、銀瀑落湖又為嶂巖水景四絕。雄偉的嶂巖三疊,奇秀的九女峰使人嘆為觀止;一線天、三秀峽、槐泉峪、乳泉洞、大天梯等一串串的自然景點令人神往。千年古剎槐泉寺、三棧勝境玉皇廟暨千佛碑、大王臺、義軍寨等人文景觀是尋古探幽的佳地。
嶂石巖自然生態(tài)良好,山麓、棧頂皆被喬、灌、藤、草所覆蓋。植物計98科654種,是華北地區(qū)保護最好、品種最全的天然植物園。春日,山桃花、杜鵑花、丁香、玫瑰、山丹、繡線菊滿山滿坡,展蕊怒放;盛夏,郁郁蔥蔥,到處流泉飛瀑,云海、佛光奇異壯美;金秋,層林盡染,五彩繽紛,如火如荼;朔冬,霧松樹掛,玉柯瓊枝,冰柱擎天。
景區(qū)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年降水量747毫米,平均氣溫11.5度,最熱月平均氣溫軾22.1度,暑天至此,既無暑燥之煩,又無蚊叮之苦,盡享清涼爽愉之樂,實為休閑,避暑勝地。
景區(qū)中部著名的景點回音壁高110米,弧長300余米,弧度255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現(xiàn)已載入吉尼斯記錄。
圓通寺景區(qū)位于嶂石巖景區(qū)西南部,圓通寺建于峰石巖第二層陡崖即二棧之上。在嶂石巖停車場下車,西行即至八角門,前行500米可見一巨石,這就是被傳為明代圓通寺大寶和尚講經(jīng)處。由講經(jīng)臺上行過憩腳巖,可見魔方、甲門景點,再行即至一線天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