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最新導(dǎo)游詞開場白(精選3篇)
福建最新導(dǎo)游詞開場白 篇1
崇武古城: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花崗巖濱海石城-崇武古城,位于惠安崇武半島上。是我國古代東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武半島在我國古代的海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初筑時,明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倭寇攻城六晝夜,城被攻陷,百姓生命財產(chǎn)遭到嚴重損失,鑒此教訓(xùn),勸募大修。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四月,福建總兵抗倭民族英雄戚繼光屯兵在此,興修城防,演武練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制度和城防設(shè)施。清代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整修,這時全城周長2567米,南北長500米,東西寬300米,基寬5米,墻高7米,有窩鋪26座,城堞1304個,箭窗1300個。四面設(shè)門,東西二門筑有月城,城墻上有烽火臺、了望臺和這放銃炮的虛臺。城墻有二至三層的跑馬道四城邊各有一潭、一井和通向城外的涵溝。城內(nèi)原建有捍寨、墩臺、館驛、軍營和演武廳等,構(gòu)成一套比較完整的軍事防御體系。
此后,城防已失去軍事上的作用,又因長期廢棄,城墻失修倒塌。1983年,由國家撥款進行全面修復(fù)。歷史上曾經(jīng)為國立下不朽功績的古城,又屹立于崇武半島上。1987年舉行“崇武古城創(chuàng)建六百周年紀念活動”及學(xué)術(shù)討論會,引起了中外學(xué)者的巨大興趣,它是民族的驕傲,歷史的豐碑。
福建最新導(dǎo)游詞開場白 篇2
薄扶林郊野公園(劃定于1979年9月21日),占地270公頃,是一個位于香港香港島西部的郊野公園,鄰近薄扶林。公園內(nèi)有香港第一個水塘──薄扶林水塘。公園范圍橫跨中西區(qū)和南區(qū),圍繞著扯旗山。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山頂是個已經(jīng)城市化的住宅區(qū)和旅游景點,山頂一帶并非郊野公園范圍。因此,公園被一分為二,分為南北兩部份。除水塘和扯旗山外,郊野公園還包含西高山和奇力山,港島徑第一至二段則穿梭其中。薄扶林特別地區(qū)亦位于薄扶林郊野公園之內(nèi)。
建設(shè)歷史
1860年2月29日,當時任職英國皇家工程部的文員羅寧(S.B. Rawling)建議利用薄扶林谷的形勢,蓋建水壩攔截薄扶林谷地的雨水以供民飲用,薄扶林水塘終于1863年竣工,成為香港首座儲水庫。1979年9月21日薄扶林郊野公園在薄扶林水塘基礎(chǔ)上擴建,面積達二百七十公頃,由環(huán)繞薄扶林水塘的土地組成。
公園生態(tài)
植物
薄扶林郊野公園成立后,漁農(nóng)自然護理署不斷在公園范圍內(nèi)種植大量林木,樹種主要有濕地松(愛氏松)、中國臺灣相思、紅膠木等;原生樹種主要有大頭茶及浙江潤楠。在一九九九年,當局更在公園內(nèi)推行生物多元化計劃,種植品種有山烏、水楠、木荷(荷樹)、黧蒴錐、嶺南山竹子(黃牙果)、包衣、破布葉(布渣葉)及細葉榕等。
動物
公園內(nèi)常見的鳥類有黑耳鳶(麻鷹)、白頭鵯、紅耳鵯、麻雀、紅咀藍鵲、鵲鴝、大山雀、翠鳥、黑喉噪、畫眉、噪鵑、褐翅鴉鵑(毛雞)、珠頸斑鳩等。區(qū)內(nèi)亦有不少哺乳類動物,如在樹叢中追逐嬉戲的赤腹松鼠,及箭豬、鼬獾、針毛鼠、果子貍、小靈貓、豹貓、赤麂等。
公園之最
全長二點二公里的薄扶林本地樹木研習徑,是香港首條介紹本地植物品種的樹木研習徑,行畢程需時約四十五分鐘。研習徑由山頂廣場旁的盧吉道伸展,沿途可俯瞰港島市中心及維多利亞港兩岸的極佳景致。漫游小徑欣賞大自然的同時,亦可飽覽這亞洲國際都會的壯麗景色,感受繁華都市與自然萬籟近在咫尺的獨特一面。沿途可細賞樸樹、鵝掌柴(鴨腳木)、假蘋婆、白楸、白桂木、梭羅樹、山杜英、山油柑、羅浮柿、榕樹、山烏、樟、潺槁樹、短序潤楠、大頭茶等植物。
而爐峰自然步道則將研習徑延伸至夏力道,返回爐峰峽,并沿薄扶林水塘道抵達山明水秀的薄扶林水塘。一路上設(shè)有二十一個傳意牌,介紹「太平山」與「爐峰」之名的由來、太平山的雨和霧、植物、昆蟲、地形及地質(zhì)、雀鳥、薄扶林水塘、歷史悠久的薄扶林村等。
福建最新導(dǎo)游詞開場白 篇3
各位朋友,我們這天要一齊游覽半個烏鎮(zhèn),那里是烏鎮(zhèn)的一期景區(qū),也是它的精華所在,叫做東柵,那當然還有個西柵了,想玩就得另外買票,或者從河里潛水也能進去。鎮(zhèn)子不大,0。98平方公里,但是游客是相當之多,有時候去洗手間要排十分鐘的隊。所以大家還是盡量跟好小X,走丟了很麻煩。出來玩,講究的是“多吃飯、少喝酒,聽老婆話,跟導(dǎo)游走”嘛。
這個鎮(zhèn)的名字很奇怪,叫做烏鎮(zhèn)。為什么叫烏鎮(zhèn)呢?歷史上有很多的傳說和原因。有人說這兒古代烏鴉多,有人說那里的人喜歡吃烏雞白鳳丸。其實呢,“烏”很顯然就是黑的意思。因為唐代那里的土地十分的肥沃,而且土地是黑色的,并且大家看房子頂上的瓦也是黑色的,所以這地方就取名烏鎮(zhèn)了。當然,烏鎮(zhèn)的東西賣的有點貴,有人說鎮(zhèn)上人心也比較黑,門票都100,西柵還要120,黑吧?所以稱他為烏鎮(zhèn),這個話您可別大聲說哈,要不然咱們進得來可出不去了。上次有個游客跟我講,小X啊,我一看你就明白你是烏鎮(zhèn)的人,因為你長的比較黑,所以你是烏鎮(zhèn)的人。我說為什么我會這么的黑呢?這個問題我在我小的時候問過我媽,為什么別的孩子那么的白,而我就那么的黑呢?母親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別人的孩子都是喝牛奶長大的———白的;吃雪魚肉——白的;擦珍珠粉———白的,我跟你爸生你的時候吃的是霉干菜加茄子,所以你這顏色就重了點。大家記住,以后要多用珍珠粉,少吃霉干菜哈。
我們剛才進來的時候呢,迎面有一個土堆,這個土堆放在那里呢,在造園手法中叫做障景。就是故意讓你看不到里面的景色,要是不買門票在大門口就都看到了,那他賺錢賺個屁啊。烏鎮(zhèn)這個地方是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比較適合拍電視,像《似水年華》,《天下糧倉》等都是在那里取景拍攝的。很多客人都是看了《似水年華》這部電視劇才來那里的。所以大家回去有機會把這部“感情出軌劇”看一看,學(xué)一學(xué)。當然我是說學(xué)一學(xué)里面關(guān)于烏鎮(zhèn)的歷史,不是說學(xué)著出軌哈。
此刻我們看到一條河,這條河叫做“東市河”,4米深,嚴禁隨便跳河。它不僅僅連之后烏鎮(zhèn)的東柵和西柵,還跟世界第一運河京杭大運河是直接通著的。京杭大運河咱們都明白從北京通到杭州,全長1794公里,所以呢據(jù)說只要你愿意,從這游過去,一向游到北京看毛主席也能夠,火車票都省了。時光大概要半年左右。大家看一下河的對面,對面的房子叫做水閣,就是水上的閣樓,這是江南六大水鄉(xiāng)中烏鎮(zhèn)特有的民居建筑。大家看到那個水閣的下方的石柱是方的,而不是圓的。為什么呢?因為水里會有蛇啊,方形的柱子蛇爬不上來,怎樣樣,設(shè)計還是很細致的吧。
這個東西看起來像船,其實它開不動,名字叫高桿船,所謂高桿就是中間那根毛竹了。每年的清明節(jié)前后,都會有人在那里模仿蠶寶寶,因為烏鎮(zhèn)人民是以養(yǎng)蠶為生的,在那里模仿蠶寶寶進行表演,正是為了感激為他們帶來幸福和收益的蠶寶寶。表演時,四五十歲的大叔會爬到那個竹子上方去翻跟斗,很驚險的。我想要是大叔們年輕二十歲,咱中國體操隊又能多拿兩枚金牌,大家說好不好?
大家再看那座橋,左一座,右一座,名叫叫逢源雙橋。很多導(dǎo)游都會講,這個橋走左邊能夠升官,走右邊能夠發(fā)財,我說那是扯淡,小肖來回走了不下二十次也沒見升官,也沒見發(fā)財,還是個導(dǎo)游。但是我告訴你,做人要踏踏實實,別老想著一步登天,升官升的太快,發(fā)財發(fā)的太狠,往往是比較危險的。人這輩子最大的財富莫過于健康快樂,大家說呢?那么這座橋也叫做廊橋,因為橋本身也是走廊的形式,橋下方呢有一排水柵欄,在當時這排水柵欄相當于一座水城門的作用。其實呢,這座橋還有一個另外作用,江南一帶,每逢過節(jié)都很熱鬧,個性是到了元宵節(jié),男男女女,大家閨秀,小家碧玉的都走出來去看花燈。那么古代男女授受不親,萬一走在一齊女的吃了男的豆腐就不好了對吧。所以就男左女右,把人群分開。要是情侶的話,過了橋小伙子會牽起小姑娘的手,叫做“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好此刻我們過橋,男同胞請走左邊,女同胞請右邊,其他人自覺點,從河里游過去。(大家注意監(jiān)督哈,這年頭,頭發(fā)長的不必須是女的,頭發(fā)短的不必須是男的,有水平的不必須當領(lǐng)導(dǎo),當領(lǐng)導(dǎo)的也不必須是有水平的。比如小肖,咱就不當領(lǐng)導(dǎo)當導(dǎo)游,我驕傲!)
過了橋我們能夠看到一家叫“香山堂”的老藥店,它的規(guī)模雖然小,但也有12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由清代寧波藥商陸慶馀建立的,此刻已不營業(yè),但在柜臺四周保留了約有300多只藥材柜,展示了清朝時期中藥店的風貌。我們明白中醫(yī),國畫,武術(shù),和京劇是中國的四大國粹。中醫(yī)為什么是國粹,除了他神奇的療效之外呢,他實際上還包含了很多人生哲學(xué)在里面,中藥講究的是味甘而補,味苦而清,藥酸能夠凝神鎮(zhèn)靜,藥苦能夠發(fā)散解表;我們通常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也是這么來的。所以呢,如果有人批評你,這個人未必是厭惡你;有人天天巴結(jié)你,這個人也未必真的喜歡你,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