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貴州草海的導(dǎo)游詞(通用3篇)
關(guān)于貴州草海的導(dǎo)游詞 篇1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是一個位于中國貴州省西部威寧縣境內(nèi)的石灰?guī)r溶蝕湖,有著“高原明珠”的美譽。據(jù)《威寧縣志》記載,清咸豐十年(1860),當(dāng)?shù)仃幱赀B綿,山洪暴發(fā),崩濤洶涌,挾沙帶石,將原來的消水洞堵塞而形成澤國,合南海、西海而名,又因草海水中草本植物繁多,尤以蒲草最豐盛所以,名稱故為草海。它的流域面積約380平方千米,湖水面積45平方千米,一般水深為2米,蓄水量1.4億立方米。草海的水生植物有43種142屬。在魚類資源中,威寧細魚是名貴特產(chǎn),它長1~2厘米,肉嫩味鮮。冬季又是黑頸鶴、白鸛以及大雁、野鴨等候鳥的避寒勝地。
草海地處海拔2200米的威寧縣城旁,水域面積原有45平方公里,現(xiàn)約20平方公里,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所之一,也是貴州高原天然的淡水湖,湖水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高原天然的旁林木茂密,構(gòu)成了這一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
這里鳥類資源豐富,棲息的候鳥、留鳥達140多種,有丹頂鶴、白腹錦雉等珍禽,是國家鳥類保護區(qū)之一。草海氣候宜人,蒼花云樹,鳶飛魚躍,大雁橫秋。
每年秋末春初許多鳥類云集至此,這里還棲息著世界上唯一的高原鶴類——黑頸鶴,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極佳選地。
在15萬年前,由于地殼的強烈運動,草海四周斷塊不斷上升,而且湖盆相對下陷,成為一個斷陷盆地,后來由于巖溶阻塞并積水,成為一個高原湖泊,即我們今天看到的草海。由于草海的動、植物及水產(chǎn)資源異常豐富,不僅在我國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而且還被認為是世界水生植物種類最繁多、世界黑頸鶴越冬聚居最多和世界觀烏區(qū)中最佳的湖泊,在科學(xué)界又被稱為“物種基因庫”和“露天自然博物館”。
每年的三四月份,雖然還沒有進入真正的春天,可是草海已經(jīng)是野花遍地了,但卻是開在水底,開在水下。那種景色雖然沒有草原春天的遼闊,但是這些豐富的水生植物卻使草海呈現(xiàn)出一種非常秀美的景色,成為名副其實的水底草原。草海的水生植物是由不同的生態(tài)類型組成的,比如生長在湖邊或岸邊的,是挺水植物,像蘆葦,香蒲,它們的莖、葉大部分都 挺在空氣中,生長的根扎在泥里和水里。同時,還有沉水植物,它整株都不出水面,只有開化的時候才露出水下面,它的根、莖、葉都在水里面,所以叫沉水植物。除此以外,還有浮水植物,它的莖、葉整個都在水浮著,只有根扎在水里,而不扎在泥里,比如說浮萍,另外還有浮葉植物,浮葉植物與浮水植物類似,但它的要扎在在泥里,莖長在水下面,而它的葉子是浮在水上面的。大家所知道的睡蓮,還有菱角就是這類植物。就是這四種生態(tài)類型的植物共同組成了草海的植被。
草海名義上是湖泊,其實是高原濕地,面積約25平方公里,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初,數(shù)萬只候鳥從北方飛來草海越冬,景色極其壯觀。這許多的鳥類中,尤以黑頸鶴最為珍貴,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僅僅生活在我國的西部和西南部地區(qū),黑頸鶴夏天到青藏高原繁殖后代,冬天則飛到云南的昭通和威寧的草海過冬。
因為草海的夏秋季和冬春季風(fēng)光迥然不同,所以草海游也分為兩種,即自然風(fēng)光游和生物觀光游。可惜的是這兩種旅游屬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游客只能二選一。
關(guān)于貴州草海的導(dǎo)游詞 篇2
歡迎大家來到這!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我姓_,大家可以叫我小_。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qū)位于貴州西部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境內(nèi)。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稱,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與青海湖、滇池齊名,是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據(jù)方志記載,原有東西南北四海,后成陸地。至清咸豐七年(1857年)春夏間,霪雨為災(zāi),山洪暴發(fā),潛流水道淤塞,西郊平原的汪汪積水無從排出,遂使這海拔20__米的盆地形成高原海子。后以湖內(nèi)多蘆葦、蒲草等水生植物,故名草海。出產(chǎn)的威寧細魚,長1—2厘米,質(zhì)嫩味鮮,馳名全國。并產(chǎn)長尾雉、白腹錦雞、鷺鷥、大雁、野鴨等數(shù)十種涉禽、游禽。也是丹頂鶴、黑頸鶴和白鸛的棲息之所。人工飼養(yǎng)的海貍鼠、猞鼠、水貂、銀狐之屬,繁殖率高。湖中盛產(chǎn)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100多種珍奇水鳥,世界上孓遺的唯一的高原鶴類---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里越冬。
草海冬季溫暖,氣候宜人。暮春時節(jié),草海周圍開放著大面積千姿百態(tài)、絢麗動人的杜鵑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開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黃花、紅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隨水波浮動,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則是觀賞黑頸鶴等的最好季節(jié)。每當(dāng)風(fēng)和日麗,站在岸邊極目了望,水天一色,煙波浩淼,蒼花云樹,鳶飛魚躍,大雁橫秋,使人心曠神怡。
草海不僅資源豐富,而且四時佳景,晴雨皆宜。登上城郊觀海樓,周圍層巒疊嶂,阡陌縱橫,山村依稀。湖中碧波萬頃,水天一色,漁舟點點。有一蓬萊小島,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閣玲瓏,蛺蝶穿花,人稱“水上公園”。
草海周圍居住著漢、彝、回、苗各族人民,每逢節(jié)日,各族群眾在這里賽馬、吹蘆笙、唱歌、跳舞,十分熱鬧。
草海不僅是開展旅游活動的好地方,而且是科學(xué)考察的理想場所。國內(nèi)外專家已對草海地區(qū)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氣候、水質(zhì)、陸生植被、水生植被、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兩棲動物、魚類、鳥類、兩棲爬行類等進行了考察,草海已成為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和國際鶴類基金會(ICF)關(guān)注的重點。
關(guān)于貴州草海的導(dǎo)游詞 篇3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南懷瑾先生曾花了很多篇幅來解釋這個道理,我不甚以為然。仁者同樣也可樂水,智者未必就不愛山。去年春季我曾行進在塞北大漠中,寸草不生的地方你見不到一滴水。遠觀賀蘭山蒼蒼,身邊黃沙茫茫,只是不可能風(fēng)吹草地見牛羊了。身處此境,你有慷康悲歌的蒼涼,不會有游山玩水的興致。故而山水相依,相得益彰,山無水不峻,水無山非柔。陰陽平衡,天之道也。
除了山水,人文的東西我也喜歡,比如名人墓,站在他們前面,鞠個躬,磕個頭,他們生前叱咤風(fēng)云,故去一抔黃土。歷史的長河中有他們的小小浪花,總是讓我景仰。廣州馮如,黃花崗墓,長沙蔡鍔,黃興墓,北京梁啟超,齊白石,南懷仁,袁崇煥,文天祥,孫傳芳等(八寶山那更是燦若群星),南京的墓更是比比皆是,中山陵,廖仲凱何香凝,方孝孺,徐達,李文忠,還有石子崗?fù)獠衬鄧跄沟。如果將他們都聚在一起,會如何?美國作家房龍寫了一本書《與世界偉人談心》,設(shè)想舉辦談心晚宴,伊拉斯謨首先到場,華盛頓,莫爾,文壇三巨匠等還有我國的孔子等統(tǒng)統(tǒng)參加,當(dāng)真是少長咸集,群賢畢至。確是本好書,只是有點難懂,要有耐心。
北京人文的東西很多,我在那讀書四年沒覺得,前年出差一年,真是如魚得水,它有一種通票,僅有80元,匯集了幾百家景點,博物館便有無數(shù),小湯山的航空博物館,中醫(yī)大學(xué)的中醫(yī)藥博物館,什么前門的錢幣博物館,更多的古驛站,印刷,坦克,機車,火箭等等,五花八門,更多的還有民間的。我按圖索驥,周末一一帶了通票拜訪過去,真是大快朵頤,好比饑餓的人進了面包房,只嫌時間不夠。
貴陽來不到一月,便去了黃果樹,黔靈公園,花溪,達德書院 ,陽明祠,甲秀樓,文昌閣。漸漸便去河濱公園,森林公園,南郊公園,順海公園,白云公園,這一年來,黔靈公園便去過無數(shù)次。各地自有其特色,貴陽森林之城,綠山秀水,同事說香紙溝不錯,今天同去了。
山道彎彎,中巴車順勢而上,早進了烏當(dāng)?shù)娜荷礁沟,來到景區(qū)時,已是正午12點多了。老蘭,阿貴,小徐和我早已饑不可耐,點了小魚,咸肉,土雞蛋,風(fēng)卷殘云畢出門,純樸的山民早圍上來,我們談妥一人一匹馬,來回50玩兩條溝就可以了。
看著平時道貌岸然的同事們騎在馬上一顛一顛地走,我不覺好笑。山路漫長,約有十幾公里,本是閑逛,無所謂速度,馬兒慢悠悠地走,我便慢悠悠地看。兩邊山好高,人在谷中,好比碗里的一只小螞蟻,道旁的竹葉是那種生命的旺盛的綠色,間或有一朵小黃花雜在其中,前面山巖沒被雜草樹藤擋住的灰色中帶點黃或黑,仿佛水墨山水中的飛白。極目望處,遠方山峰刺破青天鍔未殘。清風(fēng)徐來,深吸一口氣,閉上雙目,真乃人間仙境。想那些神仙美眷攜手闖蕩江湖,陶醉于此,必能忘了人間的險惡吧。
蹄聲得得,時而上行,時而下坡,馬兒是識途的,那位山民大哥不用怎么管,胯下那匹4歲小棗紅馬,按人的年齡算來,正是小伙子呢。有時倒也調(diào)皮,路上長有野草,便去大嚼特嚼,一棵吃完,再吃一棵,山民便折了一根比牙簽還細的樹枝,高高舉起,卻未落下,愛惜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訴我此馬再養(yǎng)八九年便要賣了再養(yǎng)小馬,十幾歲的馬,未來的結(jié)局,大多會成為人們的腹中之物,想想這些馬的一生,內(nèi)心惻然。不知是否有一天馬可以與人平等共處,自由弛騁,洗澡打滾,不用再供人類驅(qū)使了。
時當(dāng)夏季,山泉流下,路旁老農(nóng)吆喝老牛耕地,老牛負軛前行,老農(nóng)老牛均不是很老,但觀之辛勤操勞,令人同情也倍加珍惜粒粒來之不易。拐過一道彎,農(nóng)夫村姑蓄水插秧,剛站起的柔綠色小苗在泥水中煞是好看,這便是秋天的希望了。過不了多久,這里便是金黃的一片,甜甜山泉孕育出的稻米,不知是誰有福消受呢。
潺潺流水聲中,不時有小魚出沒其中,放學(xué)小童提了釣桿,手里提了幾只可憐的饞嘴小魚,石頭上的不知名的小鳥,用嘴巴啄一下腳,再理理翅膀,仰天啁啁,甚是自得,正是“百囀千聲隨意移, 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家養(yǎng)的鳥兒衣食無憂,比起它來云泥之別了。
名為香紙溝,實與造紙分不開的,路上常有廢棄的木屋,只余柱子頂部之類,里面雜躺著圓圓的輪子,積滿灰塵,山民大哥告知那就是曾經(jīng)的造紙工具,他們曾經(jīng)輝煌過,現(xiàn)在靜靜地睡在那里了。然終于見到一部造紙坊,外面安著水車,山泉沖下,水流車轉(zhuǎn),車轉(zhuǎn)碾動,碾走了日月年華,傳承了先人的智慧。竹子變成了紙漿,紙漿變成了香紙,香紙變成了祭奠先人的紙灰,紙灰又孕育了滿山遍野的大片竹林,千百年來,日子便在這無窮無盡的循環(huán)中流倘了。
兩個多小時的游玩,同事甚是抱怨什么也沒有,只看了一部水車。我卻甚為滿足,旅行正如人生,沒有什么目的,上路便開始了。整天的煩事俗務(wù),高樓大廈,尾氣噪音,使我更想到野外走走。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辭官還鄉(xiāng),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過著閑云野鶴的生活,每每想起,總令我羨慕不已,要想如此,我怕是退休以后才能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