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鎮(zhèn)導游詞
我們今天要游覽的是中國古代四大名鎮(zhèn)之一的朱仙鎮(zhèn)。
朱仙鎮(zhèn)距開封市區(qū)20公里,行車約需25分鐘即可到達。利用行車的時間,我把朱仙鎮(zhèn)的簡單情況給大家作一下介紹。
朱仙鎮(zhèn)歷史悠久。秦朝,這里出了一個名人,姓朱名亥,因刺殺秦王而成名,遂將此地命名為朱仙鎮(zhèn)。南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民族英雄岳飛大敗金兵于郾城,乘勝進軍至此。古時,朱仙鎮(zhèn)地處水陸要沖,商業(yè)繁榮。明清時與景德鎮(zhèn)、佛山、漢口合稱四大鎮(zhèn)。只是到了清中葉后,因為黃河泛濫,逐漸衰落。但它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過去,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跡和文化遺存,如著名的岳飛廟、關帝廟、清真寺、啟封城遺址、牛頭山、點將臺、青龍背等,還有聞名全國的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等。今天我們帶領大家游覽的是岳飛廟、木版年畫和大清真寺。
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莊嚴肅穆的廟宇,就是與湯陰岳飛廟、杭州岳王廟齊名的朱仙鎮(zhèn)精忠岳廟。她始建于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屢經(jīng)修茸,蔚為壯觀。它坐北向南,占地70余畝。1986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家先看山門。岳飛廟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門漆大紅,上覆綠瓦。中門上方所懸匠額上,書"精忠岳廟",四個大字,是我省著名書法家陳天然先生題寫的。
好,我們拾階進入山門,到廟內(nèi)參觀。
我們現(xiàn)在所看到的這五具鐵像,便是"五奸跪忠"。中間的這個就是殺害岳飛的主犯,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賣國奸賊秦檜。秦檜,字會之,南宋江寧人氏,即現(xiàn)在的江蘇省南京市人。靖康元年,金兵攻陷開封,秦檜作為俘虜之一被擄,變節(jié)投敵。后被放歸南宋,巧妙偽裝,取得宋高宗趙構的信任,后來他青云直上,當上了宰相。為了達到其投降賣國的罪惡目的,他設置冤獄,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同時遇害的還有岳飛的長子岳云、愛將張憲。
緊靠秦檜西邊的這個女人,是秦檜的妻子王氏。在其夫謀害岳飛的罪惡活動中,王氏充當了幫兇的角色,當時被人罵為"長舌婦"。最西邊這個叫羅汝揖。他是當時朝廷的諫臣,追隨秦檢,充當幫兇。秦檢東邊這個叫張俊,字伯英,天水人。張俊畏金如虎,膽小如鼠,是個常敗將軍。但因其早年勤王有功,深得趙構的信任,最高職位是樞密使。為了鞏固自己地位,他投靠秦檜,陷害岳飛,最后岳飛被害,張俊的地位得到鞏固和升遷。最東邊這個復姓萬俟卨(讀莫齊),單名卨(讀屑),字元忠。河南省原陽人。萬候局任大理寺正卿,為了效忠秦檜,他對岳飛、岳云、張憲極其殘忍,充當秦檜的打手和走狗。人民群眾痛恨這五個民族敗類和殘害忠良的劊子手,把他們鑄成鐵像,讓他們袒胸露腹,蓬頭垢面,反綁雙手,面北而跪。為什么他們面北而跪呢?因為北邊大殿里有岳飛的塑像,是讓他們向岳飛請罪,一年四季,任憑風刮霜打。幾百年來,天天如此,說明了人心的向背。
各位朋友,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大殿。大家請看大殿上方懸一匾額,上書四個大字:"還我河山"。這是岳飛手跡。左右橡柱上有一副楹聯(lián),是河南省詩詞家協(xié)會主席李允久先生所撰,書噸法家周俊杰先生書寫。上聯(lián)是"一笑十 憑浩氣",下聯(lián)是:"常思三字仰精忠"。上聯(lián)的意思是,岳飛面對調(diào)他班師還朝的十二道金牌已經(jīng)看穿投降派的賣國嘴臉,對秦檜之流的賣國伎倆不屑一顧,渾身充滿了慷慨赴死的浩然正氣;下聯(lián)的意思是說,我們后人要經(jīng)常地學習岳飛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抗擊外侮的英雄精神。"三字"是指秦檜強加給岳飛的罪名"莫莫須有"。
中間這尊塑像是岳飛的戎裝塑像,像高4.3米,是全國最高的岳飛泥塑神像。諸位請看:岳飛頭戴戰(zhàn)盔,身穿金甲,腰系玉帶,足登虎頭戰(zhàn)靴,斜披紫袍,左手捧書,右手扶膝,二目有神,直視遠方,憂國憂民,乃文乃武。整尊塑像可以說是威武雄壯,氣宇軒昂,栩栩如生。
東西兩廂這四員少年小將分別是:銀錘岳云,金錘狄雷,銅錘嚴成方,鐵錘何元慶。岳家軍中的這四員少年小將,在朱仙鎮(zhèn)對金兵的決戰(zhàn)中,各揮一雙大錘,沖向十萬金兵的敵陣,大錘翻飛,如砸瓜切菜,金軍大亂,抱頭鼠竄,頓時潰退。后人敬仰這四位少年小將,流傳著"八錘大鬧朱仙鎮(zhèn)"的故事。
東邊這幅油畫反映的是岳飛率領岳家軍取得朱仙鎮(zhèn)大捷后,全軍將士興高采烈歡呼的情景。西邊這幅油畫反映的是正當岳飛激勵三軍"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之時,接到朝廷命他們急速班師的金牌。岳飛仰天長嘆:"十年之力,廢于一旦"。岳飛揮淚班師,與戀戀不舍的朱仙鎮(zhèn)鄉(xiāng)親灑淚告別。
各位游客,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后院的"五將祠"。從史書上我們查到岳飛的部將有252名。我們選出五名功勞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塑成神像,所以稱為"五將祠"。第一員大將是王貴,湯陰人,與岳飛是同鄉(xiāng)。王貴在軍中任中軍統(tǒng)制,是岳飛的第一副手,也是岳家軍的勇將。第二位將軍是張憲,籍貫不詳,張憲是前軍統(tǒng)制,后與岳飛、岳云一同被秦檢殺害。第三位是牛皋,河南魯山縣人。他原來是農(nóng)民起義軍的弓箭手,歸順岳飛后,勇猛殺敵,升為岳家軍的左軍統(tǒng)制。
后被秦檜的死黨田師中用毒酒殺害,死得很悲慘。第四位是徐慶也是岳飛的一位同鄉(xiāng)。這位將軍的特點是沉默寡言,忠誠勇敢。徐慶屢建大功,深受岳飛的信任。官至防御使,死后賜為昌文侯。第五位大將是楊再興,相州人,即現(xiàn)在的河南安陽人。楊再興原為兵變匪幫頭子下邊的一員部將,在廣西一個叫莫邪關的地方曾和岳軍對壘,一槍刺死了岳飛的胞弟岳翻。岳飛弟兄六人,岳飛行五,乳名"五郎"。岳飛上邊四個哥哥均天折,沒有成人長大,只有下邊這一個親弟弟。岳飛成為大將后,就動員弟弟岳翻也來到岳家軍,共同抗金。這次戰(zhàn)斗被楊再興槍挑,岳飛聞報頓時大怒,率大軍包圍了楊再興的人馬。岳飛登上一座小山憑高臨下觀看,看到楊再興氣宇軒昂,躍馬揚威。岳飛動了惻隱之心,便陣前喊話:"楊將軍,親兵報我說。你將我胞弟岳翻殺害,我現(xiàn)在若要捉拿殺掉你,易如反掌。但我觀你頗有武藝,年富力強,不如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共同抗金,保國護民,成就一番功業(yè),不比你跟著叛匪瞎混,禍國殃民強得多嗎?"楊再興聽了岳飛這一番話后,深為感動,當即滾鞍下馬,叩拜在地。自從楊再興歸順岳飛后,作戰(zhàn)勇敢,至死不屈。后來在臨潁馬陷淤泥河,身負一百多處箭傷,英勇戰(zhàn)死。好,請各位朋友到寢殿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