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精選6篇)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1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歡迎來到黃石寨。人們常說“不到黃石寨,枉來張家界”,可見黃石寨是整個張家界風景的精華,一位著名詩人曾經(jīng)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标P于黃石寨的名稱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漢留侯張良曾在此山居住,為紀念師傅黃石公,修廟祭祀,取名黃石寨;另一種說法是從遠處眺望,此山像一頭威猛的雄獅,所以又稱“黃獅寨”。
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沿著這條“杉林幽徑”來欣賞兩旁讓人目不暇接的風景吧。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級,自古登黃石寨只有后山一條路,今天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前人工開鑿的。
大家請注意聽,前面?zhèn)鱽砹岁囮嚫杪暋_@是悅耳動聽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點歌臺。一個個衣著秀麗的土家姑娘正在載歌載舞地歡迎著各位來賓,她們優(yōu)美的歌聲是否會喚起您對土家民風的無限向往呢?她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是否帶給您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快樂?此時此刻,您是否已經(jīng)感悟到張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諦呢?
大家請看右邊對面的山上,有一個約20米高的圓形石柱,上面還有一塊長約3米、寬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個石蓋,這石蓋一半凌空,一半蓋于匣上,周圍環(huán)繞著五棵翠綠的松柏。傳說張良曾將黃石公的三卷天書藏于匣內(nèi),后因戰(zhàn)事平息,張良又取出天書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卻忘記合上抽蓋,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開的石匣。由于石匣內(nèi)曾藏過天書,因而被人譽稱為“天書寶匣”。
好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半山腰了,離“會當凌絕頂”的寨頂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請看前方,兩山相擠,中間僅有一條通道,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里就是“南天門”。
大家請看這邊,順著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針”。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強硬的身軀支撐著整座大山。“定海神針”與“金鞭巖”遙遙相對,形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天然壯景”。那前面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點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達300余米,這就是張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為立在南天門下面而得名!澳咸煲恢笔钦麄“武陵源”風景的特寫,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種歷經(jīng)萬年滄桑卻仍然堅韌不拔的精神,是整個“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景觀的縮影,也是“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的節(jié)徽和標志。
說起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大家一定會覺得奇怪,大自然為何如此神奇?根據(jù)科學論證:3億多年以前,這里曾是一片__大海。大約在1億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沖擊,石英砂巖在海底沉積了500多米厚。后來,經(jīng)過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這里成為了陸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細小的沙石被沖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巖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沖刷等綜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區(q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了這種奇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
好了,現(xiàn)在我要告訴大家,我們已經(jīng)順利登上黃石寨寨頂了。我?guī)Т蠹业健罢桥_”來看看吧。站在這兒,使人油然產(chǎn)生“一覽眾山小”的感慨!特別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上的星星給“摘下來”。
眼前的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傲妗睖蚀_地說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這是公園內(nèi)唯一的人造景觀,它是采用大理石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層,是一座集民俗、書法、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特殊樓閣。站在樓上,可以盡情飽覽張家界的壯麗風光。好了,我們的游覽也要結束了,有機會歡迎大家再來黃石寨旅游,謝謝大家!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東方山風景區(qū)觀光游覽。
我呢,就是大家此行的導游,我叫王霞,大家可以叫我王導或小王。旁邊這位呢就是我們的司機周師傅。周師傅開車十幾年,車技嫻熟,大家可以放心乘坐。接下來的時間將由我們兩個為大家服務,陪大家度過一段美好愉快的時光。如果在旅途中有什么問題,可以提出來,我會盡力為大家解決的。希望東方山之行大家能夠玩的開心,游的舒心。?
好了,我們現(xiàn)在就已經(jīng)到達景區(qū)門口了,請大家跟隨我一同進入景區(qū)參觀。首先,我把東方山的一些概況向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素有“三楚第一山”之美譽的東方山,位于黃山市下陸、鐵山兩個城區(qū)之間,方圓1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有475米,主要由曼倩垴、攬勝垴、走馬寨三大主峰組成,是一所集宗教文化和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風景區(qū)。同時也是國家AAA級風景區(qū)。東方山風景秀麗,竹林樹海,郁郁蔥蔥,登高遠眺,山巒起伏,長江如帶。山中植物繁茂,草本植物達2320種,森林覆蓋面積達90%以上,是黃石腹地中最大的林區(qū)。在竹林樹海中,有一顆1200多年歷史的銀杏樹,傲然卓立,獨領風騷。這其間的東方山水庫波光瀲滟,在群峰的擁抱中靜若處子。以弘化禪寺為中心的大小二十二座寺廟如星羅棋布般散落在峰巒之中,構成了東方山獨有的佛教文化特色。?
再說到,這個“東方山”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呢?流傳最廣的就是以東方朔的姓氏來命名。相傳早在公元120__年,西漢武帝太宗大夫東方朔宦途失意,就隱居東方山,與樵夫為伍,采藥煉丹,布施于民,后人為了紀念他,就以他的姓氏命名為東方山。?
我們現(xiàn)在站的位置呢就是東方山三大主峰的峽谷中間,兩邊是仿古一條街,主要經(jīng)營旅游商品和香紙炮竹,共有26個商亭,有想燒香的朋友可以去買一些香燭。拾級而上,大家可以看到一個亭子,這就是我們東方山古八景之一的“月涌禪關”。相傳,東方山的開山祖師智印禪師,當初駐錫東方山時,在這里參禪打坐。在亭子中間立有一塊石頭,每逢望月之時,竹木間瀉下月光,映在石頭上如波浪翻滾,光搖影動,美不勝收。因此就叫“月涌禪關”。人們也相信這塊石頭沾染了智印和尚的靈氣,有什么腰酸背痛的,在石頭上靠靠,就可以緩解疼痛。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靠一靠。?
說話間呢,我們已經(jīng)到了譽滿江南、名震鄂省的弘化禪寺的山門前,請大家看山門頂上“三楚第一山”的匾額,這五個遒勁大字,出自于清康熙年間武英殿大學士余國棟的手筆。山門兩旁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三楚樹雄風,威震九州禹城;五家傳正令,源出東山法門。這是湖北省佛教協(xié)會會長呂明大師的禪書,上聯(lián)中的“三楚”即是東楚、西楚、南楚。據(jù)《史記》中《貨值列傳》里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中分為三楚,其中江蘇、江都、銅山以東為東楚,湖北江陵、河南淮陽、安徽宿縣為西楚,以湖南長沙、衡陽及江西九江、面呂為南楚,通稱為三楚。這幅對聯(lián)的意思是說,東方山弘化禪寺在三楚之地有很多信眾,在這些信眾中建立了很高的聲譽,乃至在全國佛教界中都頗具盛名。?
進入弘化禪寺的大門,我們就站在了放生池的月弓橋上,兩邊是鐘鼓樓。按佛教規(guī)矩,晨敲鐘,暮擊鼓,成語“晨鐘暮鼓”就源于佛教。眼前的放生池也是東方山古八景之一的一景“白蓮頻開”。當年智印祖師與西域高僧于月夜漫步橋上時,見到月光灑在地面上,如朵朵白蓮,頓有所悟。即向高僧化來千瓣白蓮籽,親手種下。這種蓮花只在夜深人靜之時,隨著寺內(nèi)的木魚聲一張一合頻頻開放,故曰“白蓮頻開”。?
穿過小橋呢,我們就進入到天王殿了。里面的四大金剛左為:持國天王魔禮壽,增長天王魔禮青,右為廣目天王魔禮紅,多聞天王魔禮海。民間將這四大天王喻為: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大家已經(jīng)看了這四大天王,我祝福大家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繼續(xù)往前走,就到了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供奉三尊大佛的殿堂。中間這位是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摩尼,左邊是阿彌陀佛,他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接引念佛之人往生西方凈土,所以也稱接引佛,右邊是東方琉璃世界的教主,也稱大醫(yī)王佛,它可以使眾生離苦得樂,解脫眾生的痛苦災難。兩邊是五百羅漢,傳說是釋迦摩尼的五百弟子。游客朋友們可以在此數(shù)羅漢求簽。?
后殿就是弘化禪寺的祖師塔殿。這塔內(nèi)放著智印祖師法身。據(jù)眾多的善男信女說,東方山的祖師簽特別靈驗,所以這里是許愿求簽最好的殿堂,也是弘化禪寺香火經(jīng)久不衰的原因所在。朋友們可以求簽一試,祖師簽可是很靈驗的哦!?
大家請隨我這邊來,大雄寶殿后檐墻邊的這眼小井,也是八景之一:靈泉卓錫。相傳,當年智印來到東方山開啟道場后,山上僧眾漸多,為供給大家飲水,祖師就將手中禪杖往地下一插,頓時泉涌,源源不竭。這口靈泉不僅從未干涸過,而且井水冬暖夏涼。否則,怎么叫靈泉呢?在大雄寶殿四周還有些附殿,大家可以自由參觀,也可以上香拜佛,我們30分鐘后集合。?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我們今天的東方山之旅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對東方山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王很高興能與大家在這充滿仙氣的東方山結緣相伴度過愉快的一天,希望這里的山山水水能留給您美好的回憶。同時呢,也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與配合,衷心地祝朋友們一路順風,帶福回家,合家歡樂,身體健康!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3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一位著名詩人曾經(jīng)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下面就請大家跟隨我一起沿著這條“杉林幽徑”來欣賞兩旁讓人目不瑕接的風景吧。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山路。自古登黃石寨只有后山一條路,今天我們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以前人工開鑿的。
大家請注意聽,前面?zhèn)鱽砹岁囮嚫杪。這是悅耳動聽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點歌臺。一個個衣著秀麗的土家姑娘正在載歌載舞地歡迎著各位來賓,她們優(yōu)美的歌聲是否會喚起您對土家民風的無限向往呢?她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是否帶給您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快樂?此時此刻,您是否感悟到張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諦呢?
大家請看右邊對面的山上,有一個約20米高的圓形石柱,上面有一塊長約3米、寬l.5米的石匣,在石匣上有一個石蓋,這石蓋一半兒凌空,一半兒蓋于匣上,周圍環(huán)繞著五棵翠綠的松柏。傳說張良曾將黃石公的三卷天書藏于匣內(nèi),后因戰(zhàn)事平息,張良又取出天書放置在其他地方,但是他卻忘記合上抽蓋,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開的石匣。由于這石匣內(nèi)曾藏過天書,因而被人譽稱為“天書寶匣”。
大家請看前方,兩山相擠,中間僅有一通道,其形如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里就是“南天門”。
再請大家看這邊。
順著我手指的放向便是“定海神針”。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強硬的身軀支撐著整座大山!岸êI襻槨迸c“金鞭巖”遙遙相對,形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天然壯景”。那前面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點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達300余米,這就是張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為它立在南天門下面而得名!澳咸煲恢笔钦麄“武陵源”風景的特寫,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種歷經(jīng)萬年滄桑卻仍然堅忍不拔的精神,是整個“武陵源”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景觀的縮影,也是“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的節(jié)徽和標志。
說起石英砂巖峰林地貌,大家可能會奇怪,大自然為何會如此神奇?根據(jù)科學的論證,3億多年以前,這里曾經(jīng)是一片__大海,大約1億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沖擊,石英砂巖在海底沉積了500多米厚。后來經(jīng)新構造運動強烈抬升,這里成了陸地,地面抬升以后,在流水的深切作用下,一些細小的砂石被沖走,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巖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的沖刷等綜合作用,使得五凌援地區(qū)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這中奇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
好了,現(xiàn)在我要告訴大家我門已經(jīng)順利的登上黃石寨的寨頂了,我?guī)Т蠹襾碚桥_來看看。站在臺上,使人油然產(chǎn)生“一覽眾山小”的感慨。特別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上的星星給“摘下來”。
眼 前的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六奇”準確地說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好了,我們的游覽也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黃石寨。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4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張家界,非常高興能同大家一起游覽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臺——黃石寨。人們常說“不到黃石寨,枉來張家界”,可見黃石寨是整個張家界風景的精華。從遠處眺望,此山像一頭威猛的雄師,所以稱為“黃獅寨”。又因“石”音同“獅”,故又稱“黃石寨”。
黃石寨位于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中部,海拔約1200米,寨頂面積達200多畝,是由無數(shù)懸崖峭壁共同托起的一塊雄偉、奇特而又美麗的臺地。從寨頂眺望四周,只見云漫萬塹,千峰攢聚,綠樹凌空,薄霧飄舞。黃石寨是張家界風景的精華,一位著名詩人這樣評價黃石寨:“五步稱奇,七步叫絕,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杉林幽徑
首先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級,隱隱約約躺在茂密寧靜的杉林里,那就是“杉林幽徑”。白古登黃石寨只有后山一條路,今天走的這條路,是十多年前人工開鑿的。從杉林幽徑上山,兩邊的風景,讓人目不暇接。
羅漢迎賓
前面這個景點叫做“羅漢迎賓”。請大家注意左上側的石壁上,一個大肚羅漢正靠近一棵松樹盤腿而坐,他頭戴僧帽,歪嘴斜眼,滿臉堆笑地凝望著山下。大家若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他特別像民間傳說中的“濟公”和尚。
大巖屋
離開“羅漢迎賓”,請繼續(xù)往上走,F(xiàn)在所在的`地方是一座巖罩,它高約3米,長約20米,上面有一個2米多寬的巖石懸罩,它叫做“大巖屋”。這里既是游客們小憩的好地方,也是一處絕妙的觀景臺,往東可以看到花溪峪、種子園與鑼鼓塔一大片風光,其間重巒疊嶂,萬峰聳立,云霧繚繞,恍如仙境。
半壁江山
在大巖屋的上面,有一座突兀在山腰上的山峰,顏色金黃,在陽光下灼灼閃光,人們稱它為“半壁江山”。從下面看,它猶如一扇巨大的手掌,五指伸開,而且手掌略收。它聳立在那里,正如同大斧劈開的半邊山一樣,真是鬼斧神工!
點歌臺
大家請注意聽,前面?zhèn)鱽砹岁囮嚫杪。這是悅耳動聽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點歌臺?,一個個衣著秀麗的土家姑娘正在載歌載舞地歡迎著各位來賓,她們優(yōu)美的歌聲是否會喚起您對土家民風的無限向往呢?她們的熱情好客、淳樸善良是否給您一種從未有過的輕松和快樂?此時此刻,您是否感悟到了張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呢?
點將臺
大家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半山腰了,離寨頂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請看,前面有一塊巨石凌空而出,崖下一片杉林連綿起伏,綠濤洶涌,這個景點就是“點將臺”。相傳漢留侯張良當年為了尋找?guī)煾档嫩欅E,來到此地,卻遭到大權在握、專橫一世的呂后的猜忌。為了對付呂后的大軍圍攻,張良在此日夜操練人馬,以防不測。據(jù)說,這里就是張良當年登臺“點將”的地方。
娛樂臺
過了“點將臺”,大家往右邊臺階向上走,上面是一處天然石壁拱成的凹形崖壁觀景臺,這便是“娛樂臺”。這里可以近看“天書寶匣”,遠觀花溪峪,上眺千峰錯列,下瞰林木蒼翠。大家請看右邊對面的山上,有一個約20米高的圓形石柱,兀自獨立,頂端為一平臺,上面有一塊長約3米,寬約1.5米的石匣,匣上有一個石蓋,一半凌空,一半蓋于匣上,周圍環(huán)繞著五棵翠綠的松柏。傳說張良曾將黃石公的三卷天書藏于匣內(nèi),后因戰(zhàn)事平息,張良又取出天書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卻忘記合上抽蓋,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開的石匣。由于石匣內(nèi)曾藏過天書,因而被人譽為“天書寶匣”。
南天門
看過天書之后,繼續(xù)攀登。大家請看前方,兩山相擠,中間僅有一條通道,其形如門,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這里就是“南天門”。大家請注意旁邊的兩座山峰,排列整齊,威武雄壯,酷似古代的武士,一左一右,常年守候在南天門旁邊,人們稱他們?yōu)椤鞍验T將軍”。他們身穿鎧甲,腰懸寶刀,背插羽箭,身材偉岸,形態(tài)逼真。據(jù)說這是把守黃石寨的山神。
搖錢樹
不知大家注意到身邊這一棵參天古木沒有,其樹齡在百歲以上,叫“青錢柳”。它結籽成串,形狀如錢,成熟時色呈金黃,中間有仁,周圍還有花紋,與古代的銅錢一模一樣。它的樹根從底部分成大丫,春夏季節(jié),樹冠就像是一把撐開的巨傘,枝繁葉茂,給我們一片清涼;秋冬時分,樹葉泛黃,果實成熟,風一吹動,串串果實灑落在地上,就像是一串串金黃的銅餞,由此得名“搖錢樹”。
定海神針與南天一柱
大家請看這邊,過了“搖錢樹”不遠,前面便是“定海神針”。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強硬的身軀支撐著整座大山。“定海神針”與“金鞭巖”遙遙相對,形成了一幅十分壯觀的“天然壯景”。那前面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點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達300余米,根部穩(wěn)扎大地,真像一根擎天石柱!這就是張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立在南天門下面而得名。它與“西天一柱”遙相呼應,傳說二者是兩只獨腳獼猴所變,當年它們?yōu)榫葘O悟空,被二郎神點化,只得永遠立在這里了。
“南天一柱”是整個“武陵源”風景的特寫,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種歷經(jīng)萬年滄桑卻仍然堅忍不拔的精神,是整個“武陵源”石英巖峰林地貌景觀的縮影,也是“張家界國際森林保護節(jié)”的節(jié)徽和標志。
摘星臺
大家現(xiàn)在已順利登上黃石寨了。前面這座上平下懸的圓形石峰就是“摘星臺”。站在臺上,使人油然產(chǎn)生“一覽眾山小”的感慨!這里可眺望“雙門迎賓”、“天然壁畫”、“玉瓶峰”、“兔兒望月”等主要景點。特別是到了晚上,有一種與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覺,似乎一伸手,就能將天上的星星“摘下來”。
六奇閣
前面這個人工景點就是“六奇閣”!傲妗睖蚀_地說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動物奇、植物奇。這是公園內(nèi)唯一的人造景觀,它采用大理石和鋼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層,攢尖飛頂,重檐突出,是一座集民俗、書法、自然景觀于一體的特殊樓閣。站在三樓,可以盡情飽覽張家界的壯麗風光。站在閣頂,可以看到袁家界、楊家界、天子山、朝天觀、三姐妹峰……
接下來沿著長2200米的山頂環(huán)繞線游覽五指峰、前花園、天橋遺墩等景點。這里的每一座巖峰都是一件古老的藝術品,每一座巖峰都隱藏著大自然的無窮奧秘。幾年前,一位來自東北的女作家,就站在五指峰觀景臺感嘆道:“看了張家界的風光,覺得真可以死了!”接下來她又說:“看了張家界的風光,覺得更有理由好好活了!”兩句話看起來前后矛盾,其實不然:前一句是說能見到像張家界這樣奇美的風光,此生足矣;后一句是說人生是如此美好,理應更加珍愛生命。
后山門
現(xiàn)在來到后山門,它猶如一道石門,中間陡峭,兩邊狹窄,地勢十分險要。過去這里是登黃石寨的唯一通道。1995年3月,就是從這里上下黃石寨的。
我的講解就到這里,希望張家界的美景留給大家的是永遠美好的回憶,希望大家下次再來黃石寨觀光旅游。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5
湖北省黃石市東部有一座遠近聞名的山——西塞山。無論是生機勃勃,桃花盛開的春天,還是冰天雪地,寒風凜冽的冬天;無論是薄霧籠罩的清晨,還是絢麗多彩的黃昏,西塞山永遠都是那么迷人。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桃花綻開了,露出了粉紅色的笑臉,一大片一大片到處都是的,多得數(shù)不清,就像粉紅色的彩霞灑落在西塞山上,也仿佛像在迎接春天的到來。一群群白鷺在西塞山前自由地翱翔,一邊飛一邊鳴叫?吹竭@美麗的桃花和正在翱翔的白鷺,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張志和作的詩:“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郁郁。密密層層的枝葉,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炎熱的太陽光。林間小路上有點點光斑,路邊的野花多的數(shù)不清,有的粉如霞,有的白如雪,有的紅似火,有的藍如天,各種各樣的野花多得數(shù)不清,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當然,偶爾也會有幾棵野菜“挺”在中間:竹筍啊,野蔥啦,蕨菜呀,等等……
秋天,樹葉有的變成了黃色,有的變成了紅色,紅的像一團能熊熊燃燒的烈火,有的半黃半綠,有的依然翠綠。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慢慢地飄下。小草也變黃了,西塞山金黃一遍,真是層林盡染,疊翠流金。不過,你如果輕輕撥開草叢,仔細地尋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fā)現(xiàn)。有酸甜可口的野草莓,紫紅的山楂,紫瑪瑙似的野葡萄,讓你大飽口福。
冬天,西塞山轉眼間就換上了銀白色的棉襖。小路上,樹枝上,樹葉上,亭子上積滿了白雪。雪花在空中飛舞,大雪過后,地上白茫茫的。小路被雪覆蓋了,小草也蓋上了棉被。有些小草很淘氣,不想蓋棉被,露出點點尖尖的腦袋。樹枝上落滿了白雪,松柏像把傘,山頂上的北望亭在雪白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
美麗的西塞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它是多么美麗呀!
湖北黃石簡介導游詞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下午好!
我要給大家講一個與西塞山有關的故事,題目是《鐵索橫江之戰(zhàn)》。
在我們黃石市區(qū)的不遠處,沿江水東去的方向,有一座山名叫“西塞山”,十分雄偉。相傳,秦始皇途經(jīng)黃石時,一座大山擋住了他的去路,于是,秦始皇揮動趕山鞭,將這座山劈成了兩半,一半順江而下,流至陽新縣的富池江畔,取名為半壁山,一半留在原地,即今天的西塞山。當然,這是一個神話傳說,但西塞山以橫臥江面,斷江插浪的險要,而成為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這已經(jīng)是歷史的事實。自東漢到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一百多次較大規(guī)模的兵爭都發(fā)生在這里,其中著名的戰(zhàn)例有:“孫策攻黃祖”、“周瑜破曹操”、“鐵索橫江”、“李自成大戰(zhàn)清軍”等等。下面我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鐵索橫江”的故事。
公元280年,即晉太康元年、三國末年,晉國在滅亡蜀漢后,晉武帝司馬炎積極為消滅吳國作準備,他詔令益州刺史王浚修舟艦,練水師。太康元年二月,晉武帝開始了他的滅吳計劃。王浚率浩浩蕩蕩的大軍從成都出發(fā),順江而下,沿途幾乎所向披靡,兵不血刃就奪取了夏口、武昌等要塞。吳軍依仗長江天險,在西塞山等處江面設置障礙。他們借用西塞山的地勢,在江面上拉起了條條鐵鏈,在江中密密麻麻地插上了許多的鐵錐,企圖封鎖大江,阻止王浚的船隊向吳地進發(fā)。王浚獲知情報后,針對吳軍在江上所設置的障礙,迅速組織兵力,找來材料扎起了無數(shù)個大木筏,在木筏上用稻草做了一些人,并讓他們身披豈甲,手持兵器,用此來蒙騙吳軍,還讓會游泳的士兵藏在筏內(nèi),順江而下。當木筏遇到水中的鐵錐時,這些鐵錐都扎在木筏上,把這些鐵錐清除得干干凈凈。然后,王浚的水師又扎了許多火把,在火把上灌了很多的油,把這些火把都堆在木筏上,密集的木筏鋪滿了整個江面,緩緩向鐵鏈駛去,當這些木筏一接近鐵鏈,王浚的水師就點燃這些火把,澆滿油的火把立即“辟辟啪啪”地燃燒起來。這時,江面上風很大,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頓時一片火海,雄雄的烈火很快就把橫鎖在江面上的一條條的鐵鏈熔斷。吳軍望著他們苦心設置的障礙被王浚的水師一一清除干凈,不禁膽戰(zhàn)心驚,喪魂落魄,鬼哭狼嚎,潰不成軍,紛紛舉旗投降。吳國就這樣,最終走向了滅亡。這一戰(zhàn)徹底結束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這一仗已經(jīng)過去了一千七百多年,可江還是這條江,山還是這座山,“山形依舊枕寒流”,但它沉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這些使它變得更加神秘,更加美麗,也更加讓我們這些生活在黃石的孩子,熱愛我們黃石的這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