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概況導游詞(通用5篇)
襄陽概況導游詞 篇1
襄陽是旅游勝地,有悠久的歷史,想對襄陽有更多的理解嗎?那就跟我這個小導游一起來看看吧!
襄陽的地理位置在湖北省西北部,這里有很多名勝古跡。我先來給大家講講夫人城和綠影壁吧!關于夫人城,還有一個小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夫人,人稱韓夫人。
有一次,敵人就快要進攻了。韓夫人親自登城察看地形,發(fā)現(xiàn)西北角的城墻有些松動。當天夜里,韓夫人召集府里的丫環(huán)和城中的婦女,連夜在外城墻里蓋起了一座內(nèi)城墻。第二天,西北角果然被敵軍攻破,卻發(fā)現(xiàn)還有內(nèi)城墻。是韓夫人的聰明才智保住了襄陽。接下來我給大家講講綠影壁。綠影壁在古代是襄陽王府前的一塊照壁,壁上雕刻著九十九條龍,大的有五米,小的只有幾厘米。畫壁上的龍栩栩如生,凌空騰飛,真是群龍爭躍。中間的一塊壁上有兩條大龍,在爭上面的一顆明珠,正所謂是雙龍戲珠。聽說綠影壁晚上還會發(fā)出綠光呢!讓我告訴你——沒錯,這是真的!因為雕刻它的時一種珍貴的石頭,叫做綠礬石。
除了這些名勝古跡,我們襄陽還有許多現(xiàn)代化的設施。比如沃爾瑪,里面的商品大到家具電器,小到鍋碗瓢盆,真是購物的天堂。
既然到了襄陽,就一定要嘗嘗這里的風味小吃——牛油面和黃酒。牛油面是我們襄陽的風味小吃,人人都愛吃,面又細又滑,湯紅紅的,讓人垂涎三尺,吃了還想吃。要是吃了牛油面,再來碗黃酒,真是人間美味!黃酒還是黃月英發(fā)明的呢!黃酒不但味道好,顏色也很漂亮,是乳黃色的。
襄陽的名人也不少,像軍事家諸葛亮、大詩人孟浩然等等…
襄陽概況導游詞 篇2
襄陽位于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是湖北省僅次于武漢的第二大城市,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漢文化、三國文化的發(fā)源地,已有2800多年歷史,歷代為經(jīng)濟軍事要地。素有“華夏第一城池、鐵打的襄陽、兵家必爭之地”之稱。襄陽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因地處襄水之陽而得名,漢水穿城而過,分出南北兩岸的襄陽、樊城,隔江相望,兩城歷史上都是軍事與商業(yè)重鎮(zhèn),1949年以后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兩區(qū)。20xx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襄陽市已形成以汽車、高新技術和紡織等產(chǎn)業(yè)為主體的工業(yè)體系,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是中國汽車工業(yè)、軍工企業(yè)的聚集地和鄂、豫、渝、陜毗鄰地區(qū)技術、智力最密集地區(qū),其已成為鄂西生態(tài)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城市。20xx年襄陽入圍首批國家智慧城市。20xx年襄陽入圍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著名景點有隆中風景名勝區(qū)、襄陽城等;劉備“三顧茅廬”“《隆中對》”等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襄陽古城文化積淀深厚、內(nèi)涵豐富、特色鮮明,在中國古城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古城遺址富集、歷史悠久。在市區(qū)建成區(qū)13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就有三座古城遺址,西周鄧城遺址有3000多年歷史,樊城、襄陽城都有2800多年歷史。在一個城市內(nèi)有三座獨立建城的古城,且歷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國是少有的。
古城軍事文化印跡深刻、聲名遠播。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jù)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zhàn)爭發(fā)生在襄陽。其中,元宋大戰(zhàn)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nèi)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zhàn)略地位的重要。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襄陽誕生了鄂西北第一個黨組織、第一支正規(guī)紅軍武裝,中國早期革命家蕭楚女兩次到襄陽傳播革命火種,賀龍帶領紅三軍轉戰(zhàn)鄂西北、中原突圍鏖戰(zhàn)襄陽、“五路大捷”之一的襄樊戰(zhàn)役等,在中國革命史和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襄陽大地涌現(xiàn)了程克繩、謝遠定、黃火青、吳德峰、胡繩等一批老一輩革命家、理論家,涌現(xiàn)了張光年、陳荒煤、梁斌、藍光等一批文學藝術家?谷諔(zhàn)爭時期,襄陽成立了第五戰(zhàn)區(qū)文化工作委員會,李公仆、老舍、姚雪垠、臧克家、李可染等一批愛國文人志士來到襄陽工作,給襄陽的文化藝術帶來新的繁榮。胡繩在這里主辦《鄂北日報》,梁斌以襄陽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史詩巨作《紅旗譜》,張光年創(chuàng)作的《黃河大合唱》堪稱中國當代最杰出的文藝作品之一。
襄陽概況導游詞 篇3
襄陽市:即湖北省原襄樊市。20xx年11月26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原襄樊市襄陽區(qū)更名為襄陽市襄州區(qū)。
襄陽市土地面積1.97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為588.88萬人,其中非農(nóng)人口257萬人。城區(qū)面積3563平方公里,人口218.6萬;其中建成區(qū)面積1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3萬。20xx年全市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1201億元。 襄陽是國家園林城市、文明城市、衛(wèi)生城市、優(yōu)秀旅游城市,F(xiàn)轄棗陽、宜城、老河口3個縣級市,谷城、南漳、保康3個縣,襄城、樊城 、襄州3個城區(qū),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國家級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省級魚梁州旅游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3個開發(fā)區(qū)。
襄陽市城區(qū)位于東經(jīng)112°00′-112°14′,北緯31°54′-32°10′。海拔在90~250米之間。襄陽市地貌多姿,屬于中國地形第二階梯向第三階梯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四周向中部緩緩變低,構成漢江夾道向宜城開口的不規(guī)則盆地。北部地處武當山、桐柏山脈之間為波狀土崗,素稱“鄂北崗地”,西部為荊山山脈接武當山余脈的山區(qū),南部為低山丘陵區(qū),中部為漢江和唐、白、滾、清河沖積的較開闊平原,東部為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間的低山丘陵區(qū),全區(qū)崗地面積占65.8%,低山丘陵面積占有13%,沿江河沖積平原占據(jù)21.2%。
襄陽概況導游詞 篇4
在古城襄陽,有一條全國最長的仿古街——北街。它全長八百四十多米,南起昭明臺,北至臨漢門,整條街全部都是仿古建筑,富有濃郁的明、清時代的特點。
從襄城十字街出發(fā),穿過鼓樓文化廣場,迎面而來的是一座高大端莊、古樸肅穆的建筑——昭明臺。昭明臺是為了紀念南北朝時代昭明太子在此讀書而修建的。昭明臺是一個巨大的城樓型建筑,占地面積大約半個足球場那么大。它的底座是由成千上萬塊青磚筑成的,底座占全部體積的三分之二;底座以上還建有兩層飛檐閣樓,如展翅欲飛的雄鷹。昭明臺高約四十米。
近看昭明臺,它的門巨大無比,門釘數(shù)不勝數(shù),全部都是金黃色的;獅子嘴里咬著門環(huán),威猛極了。昭明臺的氣勢,威振四方,像一位大將軍,守護著北街的入口。繞過昭明臺,就來到了北街入口處。向前方看去,一條不太寬敞的步行街向遠方延伸。兩旁的路燈是仿古代皇宮里的宮燈,地面是青條石鋪成的,讓我似乎行走在遙遠的古代。路的兩旁是一些仿古房屋,都是只有兩三層樓高,青色的墻、灰色的瓦、紅色的木窗、木門,在別處都十分罕見。
有些商戶利用這些仿古房屋,經(jīng)營著抬花轎、古裝攝影等仿古行業(yè),展現(xiàn)出古代風情。由于風格獨特,生意很好,游人、顧客絡繹不絕、往來問價。路中央,每隔二十米左右就有一座仿古花壇。它全是用木頭圍成的,里面種滿了花草,可漂亮了。腳下的路面,兩旁的路燈,周圍的建筑,仿古的經(jīng)營,美麗的花壇,都仿佛讓我穿越時空,回到了從前。
繼續(xù)往前走,穿過一座石牌坊,就看見了一條龍纏在一根石柱上。龍全身金黃,張牙舞爪,像在守護著旁邊的無字碑。無字碑被放在一座凉亭里。這座凉亭有八個翅角,五根柱子,也是仿古建筑,里面有石桌、石凳,供游人歇腳。穿過第二座石牌坊,這里行人少了許多,不見了前半程的喧囂,憑添了十分的幽靜。
不遠處,佇立著北街的終點——臨漢門。臨漢門也叫小北門,是襄陽古城墻的大門,兩旁的城墻延伸到很遠的地方,像一段長城。臨漢門的造型有點兒像昭明臺。它不算很高,大概只有十五米那么高。它的門同昭明臺一樣,也有無數(shù)個巨大的門釘,門非常厚,大約厚二十厘米,真不愧是打仗時的要塞!臨漢門外,寬廣的漢江像一條碧綠的綢帶,靜靜飄向遠方。
北街到處有濃韻的古香,說也說不完,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覽。
襄陽概況導游詞 篇5
襄陽市是位于中國湖北省西北部的一個地級市,是湖北省政府確立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長江支流漢江的中游,是鄂、豫、渝、陜毗鄰地區(qū)的中心城市,是1986年第二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素有鐵打的襄陽、華夏第一城池、兵家必爭之地的稱號。襄陽自古分為漢水(沔水)南北兩岸的襄陽及樊城二城,隔漢江相望,二城在歷史上都曾經(jīng)是軍事與商業(yè)重鎮(zhèn)。1949年以后后才將兩城合二為一稱襄樊市。分設襄城、樊城2區(qū)。20xx年11月26日,經(jīng)國務院批復同意,襄樊市更名為襄陽市,襄陽區(qū)改名為襄州區(qū)。20xx年12月9日,襄樊市正式更名為襄陽市。今天,中共襄陽市委、襄陽市人民政府、襄陽軍分區(qū)、襄陽市人大會、政協(xié)襄陽市委員會均駐襄城。
襄陽市的發(fā)展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從荊州牧劉表徙治襄陽始襄陽歷來為府、道、州、路、縣治所。市域內(nèi)現(xiàn)已查明各時期的文化遺址200多處,有些文物古跡堪稱世界之最。襄陽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3020xx年的歷史中,大小戰(zhàn)役難以數(shù)計,著名的戰(zhàn)例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戰(zhàn)、關羽水淹七軍之戰(zhàn)、朱序抗拒苻丕之戰(zhàn)、岳飛收復襄陽之戰(zhàn)、宋元襄樊之戰(zhàn)、李自成進占襄陽之戰(zhàn)等。其間人文薈萃、燦若繁星,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眾多的英才,為襄陽留下了大量的名勝古跡和軼聞傳說,歷來就有“文化古城”的雅稱。
今日的襄陽,既有聞名于世的歷史積淀出的深厚人文底蘊,又有汽車制造,航天裝備等高新科技產(chǎn)業(yè)及都會發(fā)展,“新舊和諧共生”成為了本市最突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