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青銅峽108塔的導游詞(精選4篇)
寧夏青銅峽108塔的導游詞 篇1
一百零八塔是中國現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位于銀川市南60公里的青銅峽水庫西岸崖壁下,塔群坐西面東,依山臨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題記的帛書和佛禎,可能建于西夏時期是喇嘛式實心塔群。佛塔依山勢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數排列成十二行,總計一百零八座,形成總體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因塔數而得名。中國古塔建筑中僅見的大型塔群,位于寧夏中部黃河上游段的最后一個峽口,是一組排列有序,極為規(guī)則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磚砌成,并抹以白灰。塔群坐西朝東,背山面水,隨山勢起伏而建,從上到下按奇數排列成一個三角形的塔陣,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較大之外,其余均為小塔。每當風和日麗,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閃閃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麗。
這座塔群是佛教的紀念塔,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念108遍經。據說,來這里游覽的人們,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煩惱,獲得吉祥和好運。
寧夏青銅峽108塔的導游詞 篇2
我們看到的磚木結構的建筑是“大雄寶殿”,他是佛教寺院內主要建筑!按笮邸笔菍Ψ鸬淖鸱Q,意思是佛有巨大的力量,對一切魔障都無所畏懼。大殿里面供奉著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三尊鍍金塑像,他們都是佛祖的化身。
中間的這尊叫做法身佛,是指佛法以“法相”顯示人間的化身。
西側的這尊叫做報身佛,是指佛修身正果后的化身。
東側的這尊叫做應神佛,是佛為普渡眾生隨機緣應變之身。三身佛的兩側是迦葉和阿難,他們是佛的兩大弟子。殿堂的東西兩側是十八羅漢,他們是佛在世時常伴身邊的18位弟子。
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香客、游客來到慈恩寺燒香祈愿,保佑他們生活幸福、平安。 大殿前的兩棵樹叫做“龍爪槐”,種植于1887年,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雁塔題名在唐代,新考中的進士都要登大雁塔留詩題名,象征從此事業(yè)青云直上,F今,慈恩寺內大多數的雁塔題名碑都是明、清時期留下的。著名詩人白居易就有留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的佳句,表達他少年得志的喜悅心情。下面我們繼續(xù)參觀。
寧夏青銅峽108塔的導游詞 篇3
中國古塔建筑中僅見的大型塔群,位于寧夏中部黃河上游段的最后一個峽口,是一組排列有序,極為規(guī)則的塔群,共有108座,全部都用磚砌成,并抹以白灰。塔群坐西朝東,背山面水,隨山勢起伏而建,從上到下按奇數排列成一個三角形的塔陣,除最上面的第一座塔較大之外,其余均為小塔。每當風和日麗,108座塔倒映在金光閃閃的水波中,景色奇特,幽雅明麗。
這座塔群是佛教的紀念塔,佛教認為人有108種煩惱,為了去掉人生眾多的煩惱,善男信女要戴108顆貫珠,念108遍經。據說,來這里游覽的人們,只要拜了塔,就可以消除煩惱,獲得吉祥和好運。
寧夏青銅峽108塔的導游詞 篇4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慈恩寺參觀。我是導游員何雅勝,很高興認識大家。
距離西安市市中心4公里的慈恩寺,是全國重點文物寺院。寺院內的大雁塔是國家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西安市的標志性建筑。
大慈恩寺始建于公元589年,初名為“無漏寺”。在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時,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為補報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改名為“大慈恩寺”。唐朝時,寺院內共有1897間華麗的房屋,他是全長安城內最大也是最著名的皇家寺院。唐王朝滅亡后,大慈恩寺也漸漸毀壞,F存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重建的。
這個門叫做山門。也叫做三解脫門,意思是從世俗的煩惱中解脫出來。
大慈恩寺的建筑結構和每一個中國傳統(tǒng)式的庭院結構一樣,所有的建筑都非常講究對稱,F在您看到的兩座小樓為鐘樓、鼓樓,里面懸掛著明代1548年鑄造的一口大鐘,重15噸,上邊鑄有“雁塔晨鐘”4個蒼勁大字!把闼跨姟笔怯^眾八景之一。
西面為鼓樓,樓里存有一面直徑為2.13米的大姑,用于為僧眾報時。
大慈恩寺內現住有出家僧人50多位,每天清晨僧人們四點半敲鐘起床,晚上九點擊鼓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