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導游詞簡短(通用3篇)
山西導游詞簡短 篇1
各位游客們,歡迎諸位來霍山縣霍山參觀游覽,霍山縣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別山北麓,地處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之間。東與舒城縣比鄰,南與岳西縣相望,西與金寨縣和湖北省英山縣交界,北與六安市接壤。105國道貫穿全境,距寧西鐵路40公里,至省會合肥120公里。兩條鐵路(寧西鐵路、滬漢蓉鐵路)、兩條國道(g312、g105)、五條高速(寧西高速、商景高速、合武高速、合阜高速、濟廣高速)縱橫穿境或環(huán)繞縣域,是“西進東出,北上南下”的交通樞紐;羯娇h境內植被豐富,物種眾多,森林覆蓋率達75.01%,生物物種多達6500余種,20__年被評為國家級生態(tài)縣;羯娇h位于安徽西部、大別山腹地、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距省城合肥120公里,105國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318、209省道東西貫通,大革命時期為鄂豫皖紅色區(qū)域中心。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地貌特征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人口37萬,轄16個鄉(xiāng)鎮(zhèn)、1個省級經濟開發(fā)區(qū)、125個村、17個社區(qū),是一個集山區(qū)、庫區(qū)、革命老區(qū)為一體的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羯阶匀毁Y源豐富,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森林覆蓋率達75.1%,素有“金山藥嶺名茶地、竹海桑園水電鄉(xiāng)”之稱;羯绞撬幉闹l(xiāng),現有藥園5萬畝,為全國中醫(yī)中藥試點縣,有“軟黃金”之稱的霍山石斛和斷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貴中藥材;霍山是茶葉之鄉(xiāng),現有茶園13萬畝,霍山黃芽早在唐朝被奉為御用貢茶,今與黃山、黃梅戲并稱“安徽三黃”;霍山是毛竹之鄉(xiāng),現有竹園45萬畝,為江北毛竹第一大縣,被國家林業(yè)局授予“中國竹子之鄉(xiāng)”;霍山是蠶桑之鄉(xiāng),現有桑園5萬畝,是全省十大蠶;乜h之一;霍山是水電之鄉(xiāng),水能資源蘊藏量22萬千瓦,是全國農村電氣化縣,建有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三座大型水庫和73座小水電站;霍山還是旅游資源大縣,境內有“亞洲第一壩”佛子嶺水庫大壩、江北“小黃山”銅鑼寨和大別山主峰白馬尖(海拔1774米)、漢武帝敕封的小南岳和明代文廟等眾多自然與人文景觀。
山西導游詞簡短 篇2
各位游客朋友們,今天我們旅游的目的地是烏金山。烏金山屬太行山西緣山脈,位于榆次以北17公里,太原以東22公里處。由烏金山(又名龍王山)、大洪山、紫金山、中林山等25座山脈和明珠湖組成?偯娣e5.5萬畝,森林面積3.1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烏金山自然風光綺麗獨特,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層林覆蓋,郁郁蔥蔥,實為黃土高原不可多得的綠色明珠。烏金山四季景色如詩如畫,如夢如幻。明萬歷年間重修水晶院的碑記上說:烏金山“春蘿擺月,孤猿群鹿,因芬芳而蹤跡于百卉林中;夏鮮飄風,山雞野雉,呈馨郁而翱集于萬花叢里;秋則黃花被徑而紅葉妝林;冬則六花霽曉而孤根暖津”。烏金山如此美不勝收,不能不令人神往。烏金山東西長25公里,南北寬9公里,從東向西依次為要羅山、紫金山、大洪山、烏金山、中林山五大支脈,均為罕山向南的延伸,由大小25座山組成。這里森林茂密,植被豐富,且保護完好。千頃碧綠之中生長著各類奇樹異草。山上喬木灌木及其他植物種類多達330余種,形成了浩瀚壯觀的天然油松、側柏、白皮松混交和天然山杏、山桃與油松混交的風景林帶。
山西導游詞簡短 篇3
這是中國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師、《康熙字典》的總裁官、文淵閣大學士光祿大夫陳廷敬的故居,位于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zhèn)皇城村,枕山臨水、城墻雄偉、雉堞林立,房屋則樸實典雅、錯落有致,是一座別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
建筑群分內城、外城兩部分,有院落16座,房屋640間,總面積36580平方米。內城始建于明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有大型院落八座,為明代建筑風格。尤其是七層百尺河山樓及附屬建筑107間藏兵洞,是明代建筑中的珍品,也顯示出古老古堡風格。
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建有前堂后寢、左右內府、書院、花園、閨樓、管家院、望河亭等,布局講究、雕刻精美?滴跤n的“午亭山村”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至今保存完好。
整個皇城相府的建筑特征是: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古樸莊嚴、渾厚堅固。在河山樓內還有井、碾、磨,并有暗道直通城外,聚甲藏弩、護城保莊、抵御外侵。
皇城相府的禮制建筑,也給中華民族留下了一筆豐厚而值得研究的歷史文化遺產。外城城門外有高達8米的御書樓,康熙帝御賜的“午亭山村”石刻匾額及對聯“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至今保存完好。 外城內有大小石牌坊兩座,銘刻著“德積一門九進士、恩榮三世六翰林”之功德。同時,保存完整的康熙帝在陳廷敬病重期間和病故后親賜的御碑,表達了康熙對陳庭敬的敬重,是對陳廷敬生榮死貴的最好記錄。這里,御碑之多、御書之富、保留之完整,為國內少見。
專家介紹,整座建筑反映了明末社會狀態(tài)及清初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研究價值。
陳家從陳廷敬的祖父起興盛五代,敗落后,故居陸續(xù)住進了1000多戶村民。自1998年5月以來,當地政府將村民遷出,并籌資20__萬元對建筑群進行了修繕。同時,有關部門根據史書記載恢復了一些已經坍塌毀壞的建筑,并對環(huán)境進行了整治;食谴逡严群蟪晒Φ嘏e辦了“名相陳廷敬暨皇城古建學研討會”、“皇城相府首屆文化藝術旅游節(jié)”。
皇城相府不僅游客、考古學者云集,還被一些影視劇組看中。在這里開拍了《我認識的鬼子兵》和《康熙帝國》兩部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