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市概況導游詞(通用19篇)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
東西巖景區(qū),位于浙江省麗水市境內(nèi),景區(qū)坐落在市西北28公里的千年畬鄉(xiāng)老竹鎮(zhèn)境內(nèi),總面積9.0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1985年公布的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之一,20_年底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 |西巖景區(qū)以丹霞地貌、畬族文化、革命遺址而聞名,內(nèi)有東、西兩座丹霞巖峰對峙而立,景區(qū)因此得名。
東西巖的丹霞地貌玲瓏剔透,清麗婉約,具有兩大特點:一是小巧清秀,二是景致豐富完整。整個景區(qū)都是由沉積巖自然形成,景區(qū)內(nèi)怪石嶙峋、峽谷幽深。巧奪天工的東西巖丹霞自然景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來觀賞。
東西巖內(nèi)濃郁的畬族民族風情——畬族的歌聲、畬族婦女的服裝、畬族人的民俗表演,是東西巖景區(qū)的又一特色。每逢節(jié)假日,景區(qū)內(nèi)推出“三公主”迎賓、畬族婚嫁表演、祭祖表演、畬族歌舞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具有濃厚畬族風情的節(jié)目。
東西巖景區(qū)還是浙西南最早成立區(qū)委的革命老區(qū),在黃弄村有中國軍民抗日戰(zhàn)壕3000多米。粟裕將軍也在這里留下了革命的足跡。
今年底,蓮都區(qū)政府力爭把東西巖景區(qū)建設成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實現(xiàn)景區(qū)品質(zhì)、品牌的全面提升,最終把東西巖景區(qū)建設成為依附于麗水市的一個集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娛樂、科普地質(zhì)考察和探尋紅色之旅的風景名勝區(qū)。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2
大均畬鄉(xiāng)之窗景區(qū)是縣生態(tài)示范點,20_年被批準為國家AA級景區(qū).該景區(qū)位于距縣城13公里的大均鄉(xiāng)政府所在地大均村。大均古村始建于唐末五季初期,一千多年來始終是甌江支流小溪流域的水陸交通樞紐,商貿(mào)經(jīng)濟較繁榮,耕讀風尚也很注重,形成了大均人重“三桿”的民俗,即筆桿、秤桿、竹桿(撐篙),靠寫契、寫文書、做生意和撐船撐排謀生。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古樸的前店后院式山區(qū)商貿(mào)古街風貌和石板街面,有“小溪明珠”、“景寧最高學府”、“浙南芙蓉鎮(zhèn)”之美稱。舊時曾有古樟迎客、澄潭印月、龍崗疊翠、成美廊橋等舊十景。該景區(qū)以此為依托,以畬族風情為載體,融自然山水、人文古跡于一體,一期開發(fā)出畬族婚俗、浮傘仙漂等項目,建成以休閑度假、水上活動、游覽觀光為主要內(nèi)容的城郊生態(tài)旅游風景區(qū)。
1998年開通并投入使用的大均漂流項目,是我縣一項重點的旅游項目內(nèi)容,曾被省航道漂流專家組評為全省下大漂流航道中最為驚險的一條漂流道。竹筏漂流全程有十潭九灘四壁一礁群,形成灘潭相接的水上奇絕風光;橡皮艇漂流更是有驚無險,急流險灘,撞浪翻騰,飛流直下,有著百分之百的狂飆感受,同時可飽覽潭麗、峰奇、林石、人樸的畬鄉(xiāng)山水風光和賦有美麗傳說的浮傘古渡美景,游者皆稱:浮傘仙潭,江南第一。
杰閣崢嶸,龍崗疊翠,大均村位于甌江第一支流小溪江中段的風光絕佳之地,觀音閣位于大均村西,危崖騰空而起,峻壁突兀水濱,閣前絕壁下是一碧如鏡的大均澄潭,有“澄潭映月”之趣,如今在這開辟了竹筏漂流的瀏覽項目。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3
中國畬鄉(xiāng)之窗”景區(qū)位于景寧畬族自治縣城郊大均鄉(xiāng),距縣城12公里,全鄉(xiāng)畬族人口占比33%,是全縣畬族人口_多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這里生態(tài)卓絕,自然雅致,風光秀麗,人文凝結(jié),徜徉于景區(qū)之中,撲面而來畬鄉(xiāng)特有氣息環(huán)繞周身,令人為這個被稱作“江南芙蓉鎮(zhèn)”的大均的歷史文化所震撼,游客不僅能感受到濃郁的畬鄉(xiāng)風情,厚重的文化積淀,淳樸民風民俗,而且景區(qū)內(nèi)自然風光旖旎,生態(tài)環(huán)境全國一流,是“養(yǎng)身之地”、“天然氧吧”,素有“浙江的芙蓉鎮(zhèn)”之譽,有“文明之鄉(xiāng)”、“曉溪明珠”,“江南_漂”等美稱。
一是人文和畬族風情文化景觀板塊。以參與、欣賞畬族風情表演,以獨特、神秘、濃郁的畬族文化,將原汁原味的民俗風情展示給游客朋友,讓人耳目一新。核心資源有畬歌風韻、畬族婚嫁、浪漫“三月三”大型歌舞、畬鄉(xiāng)歡樂夜、畬族民間絕活等多種民間習俗與民間節(jié)會活動項目構成。中國畬鄉(xiāng)之窗
二是地文景觀板塊。景色秀麗,地理環(huán)境絕佳,這里蔥蘢的綠色,純凈的空氣越來越引起游客的關注。景點有龍崗、千步沙灘、墳樹圍青、大均古街及古建筑等。
三是水體景觀板塊。以水域風光構成碧水映奇山,長灘托雪浪景象,可飽覽潭麗、峰奇、林石、人樸的畬鄉(xiāng)山水風光和有美麗傳說的浮傘古渡美景,游者皆譽:浮傘仙潭,“江南_漂”。旅游資源項目有:浮傘漂流、澄潭印月、洋灘雪浪、新莊瀑布。
四是生物景觀板塊。千年唐樟、龍崗疊翠、梅山古樹群等多種古樹構成的。在建筑上形成具有明清風格的古樸的前店后院式山區(qū)商貿(mào)古街風貌和石板街面,有“小溪明珠”、“景寧_高學府”、“浙南芙蓉鎮(zhèn)”之美稱。
五是歷史景觀板塊。景區(qū)內(nèi)有建于明朝的觀音閣和奉旨三門并開的李氏宗祠、明德書齋,以及浮傘仙跡、浮傘祠、大均古街、大赤坑廊橋等古跡景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4
靈山寺位于麗水城郊,甌江支流好溪下游的靈山風景區(qū),8 路公交車直達,交通便利。靈山寺建在半山處,背靠靈山,面向甌江,空氣清新,風景優(yōu)美。
驅(qū)車沿著麗水的麗陽街,從家出發(fā),行約十五分鐘便到了麗水的千年古剎——靈山禪寺(靈山寺)!其實,還未行至寺腳,沿路所設的賣香火小攤販便提前向我們預告:“離靈山寺這個香火鼎旺之地不遠啦!”呵呵,因而,此地并不是個難找之地,有名著呢!市區(qū)的8路公交車所顯示的終點站——“靈山寺”,更是像一塊活動的廣告牌,天天在街上打靈山這張“旅游名片”!靈山寺自然和其他的寺廟一樣,是依山而建的,這山便是那靈山。
山本該給人一種“穩(wěn)”“重”之感,一個“靈”字便令這山頓時變得“有活力”起來,要說這靈山,其他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馬頭山”,至于為什么我便不知了,或許整個山型長的像匹馬吧?呵呵,喔,它原稱還叫“靈鷲山”!
整座靈山并不高,也就191米的“小海拔”,所以登山不是件費力的事,相反置身于中的青山綠水,古木蒼天,幽靜極致,倒是一個靜心、靜身、養(yǎng)心、養(yǎng)身的好去處。
靈山禪寺的背面正中央為“裝點關山”四字,當時還認了老半天,覺著看著像“吳”、又有點像“靈”,F(xiàn)一查,確定乃“關”字,而且此字句,居然始于咱的毛主席《薩蠻·大柏地》一詩——“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關山”即江山的意思,這里當然指的是優(yōu)美的靈山啦!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5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余悅。歡迎大家來到東西巖游玩,希望大家旅途愉快!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東西巖的概況。
東西巖坐落在麗水市西北部,總面積9.03平方公里,共有100多個景點。東西巖因有東西兩峰而得名。
上山前,我先跟大家說一下注意事項:
1、不要在石頭上刻畫文字與圖案;
2、不要亂扔垃圾;
3、注意安全。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地方是西巖湖。你瞧,湖水倒影著藍天白云,倒影著青青的樹木,水色綠綠的,水面沒有一點雜質(zhì),清澈見底,水面下有那么多的小魚,在自由自在地游玩。而且這里的水富含礦物質(zhì),比起礦泉水、純凈水,那可是好得多了。大家可以掬一口水喝喝,品味品味這香甜可口的湖水。
大家看,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水簾洞旁。這里十分奇特:洞深約六十米,是由丹崖下崩塌巨石時,堆砌而成的,曲折圩回,洞中藏洞,高低錯落。來,跟著我小學生作文 作文人網(wǎng) 你也可以投稿,走一走這水簾洞,感受感受水簾洞的風趣與刺激。朋友們,這里比較陰暗潮濕,請大家慢慢地走,注意前后人的距離,并要保管好自己的貴重物品,注意安全!
走出水簾洞,大家是不是感覺非常有趣呢?現(xiàn)在我們走到的地方是石崖。請大家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這些石子路鋪得非常均勻,多么的精致啊,大家可以去爬一爬,感受一下石子路的凹凸不平,又錯落有致的藝術品味,同時鍛煉下身體。再看那兒,有從石縫間滲流下來的水簾,如果人站在里面,一定可以感受到夏日的清涼。請各位朋友抓緊時間過來,感受一下這難得的清涼。
各位朋友,今天愉快的旅游到此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歡迎大家再次光臨東西巖旅游勝地。再見啦!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6
麗水縉云仙都位于浙江省麗水地區(qū)縉云縣境內(nèi),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閑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亦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游覽勝地。
境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 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許多繽紛彩云回旋于此山,山谷樂聲震天,山林增輝。當時有刺史苗奉倩上報玄宗。玄宗聽后驚嘆地說:“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并親自寫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傳到今天。
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蕩奇峰怪石之神韻。 仙都山,古稱“縉云山”,與黃山、廬山并列為軒轅黃帝的三大行宮――三天子都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第二十九。仙都道教興盛,佛教發(fā)達,景區(qū)內(nèi)建有黃帝祠宇(玉虛宮)、黃龍寺、棲真寺、妙庭觀、縉云堂、南宮寺、烏傷侯廟、獨峰書院等人文古建筑,其中“黃帝祠宇”規(guī)模最大,是炎黃子孫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的圣地。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7
仙都風景區(qū)位于縉云縣城東7公里處,自隋代起聞名于世。仙都的名字還有一個典故:唐朝天寶年間,刺史苗奉倩以彩云仙樂出現(xiàn)于縉云山,上報朝廷。唐玄宗驚嘆道:“是仙人薈萃之都也!”,并親筆寫下“仙都”二字,“仙都”這個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仙都風景區(qū)分布于東西約10公里的練溪兩岸,由姑婦巖、小赤壁、倪翁洞、鼎湖峰、芙蓉峽等游覽區(qū)組成,計有72奇峰,18處名勝古跡。20xx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級旅游區(qū)。
仙都風景區(qū)景點有以下八個知名景點:
1、 鼎湖峰:鼎湖峰是整個仙都風景區(qū)的核心。鼎湖峰又名“天柱峰”,高約160米,人們稱它為“天下第一峰”。
2、 倪翁洞:又名初陽谷,位于鼎湖峰西側(cè)初陽山上。
3、 小赤壁:由倪翁洞向東,綿延數(shù)里的絕壁。
4、 芙蓉峽:由鼎湖峰沿好溪向上行三四公里,兩側(cè)的山體通體漆黑,愈來愈窄。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嘗紫芝之處。
5、 姑婦巖:也叫婆媳巖,其中姑巖略低,面向北,酷似佝僂僵坐的老婆婆。不論從哪個方向觀看,無不惟妙惟肖。婦巖與姑巖對峙,象有身軀而無頭首的年輕媳婦,好似身穿連裙長服.婷婷玉立。
6、 獨峰書院:位于倪翁洞景區(qū)內(nèi)。
7、 初陽山:位于好山的前面,青塘的東面。
8、 云英谷:位于好山、群玉山、初陽山三山相交之處。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8
仙都,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境內(nèi),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閑和開展科學 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亦是一個 山明水秀、景物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游覽勝地。境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
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許多繽紛彩云回旋 于此山,山谷樂聲震天,山林增輝。當時有刺史苗奉倩上報玄宗。玄宗聽后驚嘆地說:“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 !”并親自寫下“仙都”二字。仙都盛名由此傳到今天。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蕩奇峰怪石之神韻。
鼎湖峰,東南以步虛山、仙都山為屏,西北傍練溪碧水,高170.8米,底部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拔地而起,直刺云天 。
景點路線:會仙橋→景門→仙鶴迎賓→神龜探月→飛天廣場→鼎湖峰→鼎湖勝跡→丹穴、童子峰→夢筆生花→九曲練溪→登仙橋→仰止亭→龍須草→步虛山→丹井→黃帝祠宇→黃帝像→黃帝祠宇壁畫與浮雕→軒轅黃帝史跡展覽館→纜車觀光→縉云臺→步虛亭→清風澗→丹鳳朝陽→猴王迎賓→魚躍龍門→凌虛亭
芙蓉峽,南距鼎湖峰三公里。好溪水從臚膛、東方、靖岳奔流而來,經(jīng)胡截地,過截脈嶺,入石壁潭,就進入仙都的北大門。此處 ,東有馬鞍山高踞云空之上,山的溝壑如龍蛇,逶迤而 下,那沐白、上章、梅宅的農(nóng)舍,散落其間,煙村暮樹、儀態(tài)萬方,是人間又一處桃花源。
景點路線;孔雀浴溪→芙蓉嶂、芙蓉峽→“鐵城”摩崖、珍珠瀑→紫芝塢→螺螄巖→玉兔守門→洗心池→小芙蓉→胡公誕生地→三奇巖→鐵城崖壁→仙掌巖→卓錫
朱潭山
朱潭山位于仙都景區(qū)。主要景點有仙堤、晦翁閣、九龍壁、超然亭。進入景點位于兩橋之間的長堤,叫做仙堤。仙堤兩邊楊柳婆娑,用卵石鋪成的長堤既浪漫又多情,是當?shù)貞偃伺臄z婚紗照的首選之地,并且知名度 越來越高,吸引了麗水、金華、武義鄰近縣市成千 上萬對新人紛紛沓至。建國以后,成為中央、省、地方領導和游人留影的必到之處。這里也曾是《 阿詩瑪》、《絕代雙驕》 、 《天龍八部》 、 《漢武大帝》等數(shù)十部影視劇的拍攝基地。
小赤壁
下洋村隔溪對岸有山一線,長數(shù)里,臨溪一面絕壁陡峭,高達百米;下有碧潭,深不見底。那峭壁紅白相間,遠遠望去,猶如焰火燒過,和長江赤 壁相似,由于規(guī)模較小,故又稱小赤壁。小赤壁, 古稱白巖,南宋文學家樓鑰在《北行日錄》和《游白石巖》、《游仙都及白巖》等詩文中,均有記 載。峭壁上的“小赤壁”三字,署名“印海”。明縉云樊獻科有詩云“削壁入云天,凌空幾歲年。石橋 藏野艇,幽谷瀉飛泉。澗隱諸峰合,林蔭一鶴 眠。
倪翁洞
倪翁洞,位于“陽谷三竅”最北。洞高二丈,方五太。洞有兩口,一為東北,二為東南,洞正中有楷書“初陽谷”三大字!断啥贾尽吩疲“ 宋嘉泰間郡人陳百朋《括蒼續(xù)志》云:‘洞正屬仙都山 ,練溪旁。初陽谷中崖上有洞名三字,或云李陽冰篆。’”其中“初”字,缺一點,只有在清晨一縷陽光射進時,才可補全,持續(xù)時間極短,機遇十分難得。
趙侯祠
趙侯祠又叫趙侯廟,又名烏傷侯廟,是仙都最古老的廟宇之一。這里供奉的是漢代人趙炳,他精通法術,為百姓治病,救了許多人。為了紀念 他,百姓在此給他建了祠堂。旁邊的神醫(yī)洞內(nèi)還供奉自 古到今八位神醫(yī)的石像,是祁求全家平安、健康、幸福的地方。景點內(nèi)的山谷堆放著許多碩大無比的巨石。從趙侯舟向谷內(nèi)眺望,這堆石頭的上部,是鳥形巨石;下部石頭較小,且如鳥蛋。人們望形主義, 取名為天鵝孵蛋。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9
仙都,位于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境內(nèi),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閑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亦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yōu)美、氣候宜人的游覽勝地。境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
由于仙都歷史悠久,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奇峰異石,千姿百態(tài),非鬼斧神工難以辦到,歷其景者當疑入武陵之源,歷代于此筑舍,隱居讀書,問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為仙都諸景吟詩作賦或刻于石或載于典,古跡滿目,尤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游季節(jié)。 仙都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景色優(yōu)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畫,加之摩崖石刻眾多,各種書法琳瑯滿目,可以來此寫生,收集素材,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已被授予“中國攝影創(chuàng)作基地”。夏季這里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時節(jié),可盡享山中樂趣。
此外,每年農(nóng)歷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仙都都將舉辦旅游文化節(jié)。公祭軒轅黃帝、登山競技、攀巖比賽、飛渡表演、民間文藝表演等熱鬧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寧靜,另有一番風味。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0
云縣是浙江省麗水市下轄的一個縣,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麗水地區(qū)東北部?N云縣東臨仙居縣,東南靠永嘉縣,南連青田縣,西接麗水市,西北界武義縣,東北依磐安縣,北與永康市毗鄰。東西寬54.6公里,南北長59.9公里,縣界全長304.4公里。總面積1503.52公里?h人民政府駐地五云鎮(zhèn),北距杭州175公里(公路262公里)。
主要景點:仙都鼎湖峰黃帝祠宇步虛山、仙水洞、倪翁洞、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峰書院、小仙都、黃龍寺、獼猴摘桃、飛舟、靈芝洞、角錐巖、八角洞、一線天、路堂洞。
仙都,在麗水市縉云縣境內(nèi),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境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qū)由仙都、黃龍、巖門、大洋四大景區(qū)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 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黃帝祠宇作為仙都風景名勝區(qū)最主要的人文景觀,與陜西黃陵遙相呼應構成了“北陵南祠”的格局。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qū)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xx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時任縉云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1
各位團友:上午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首先請允許我代表風情東西景區(qū)的全體員工對各位的到來致以最誠摯的歡迎!我是景區(qū)的導游,姓周,“周到”的周。我們的服務宗旨是“賓客至上,服務第一”,以山區(qū)人民的質(zhì)樸和熱情陪同各位來賓領略“秀山麗水”的無限風光,體驗“風情東西”的無窮魅力。
風情東西風景名勝區(qū)位于麗水市西北,離市區(qū)30公里,規(guī)劃總面積9.04平方公里,因東、西兩座丹霞巖峰對峙而得名,是AAA級旅游區(qū)和浙江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qū)。風情東西景區(qū)坐落在蓮都區(qū)老竹畬族鎮(zhèn)境內(nèi),在那里,您不但可以欣賞到美麗的丹霞景光,還會感受到濃濃的畬鄉(xiāng)風情。到達景區(qū)大約四十分鐘,借此機會向各位團友介紹一下麗水概況及沿途風光。
麗水概況
麗水又譽為“浙江綠谷”,是“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一市”,獲全國首個 “國家級生態(tài)示范區(qū)”稱號的地級市。她位于浙江省西南浙閩兩省結(jié)合部,東南與溫州市接壤,西南與福建省寧德市、南平市毗鄰,西北與衢州市相接,北部與金華市交界,東北與臺州市相連?偯娣e1.73萬平方公里(占浙江省陸地面積的1/6),人口為251.4萬人(占浙江省總?cè)丝?/18.6),是浙江省陸地面積最大,人口相對較稀的地級市。
麗水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屬于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遂昌好川遺址的發(fā)掘,證明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麗水古稱“處州”,始建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一直以來是州、郡、路、府駐地,是浙西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20xx年7月撤消麗水地區(qū),設立地級麗水市,同時撤消縣級麗水市,設蓮都區(qū),為我省最后一個撤地建市的地區(qū),下轄一區(qū)一市七縣,即蓮都區(qū)、龍泉市和青田、縉云、云和、慶元、遂昌、松陽、景寧7縣,市政府設在蓮都區(qū)。
到了麗水看“山頭”。山是麗水的一大特色,山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87%,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特征。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573座,境內(nèi)有江浙第一高峰黃毛尖(海拔1929米)和浙江第二高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林木總蓄積量占全省的1/3(38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1%,遠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素有“浙南林海”之譽。
莽莽林海使麗水成為浙江省重要的生態(tài)屏障,華東地區(qū)最大的“天然氧吧”,“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一市”。據(jù)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總站出版的《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質(zhì)量評價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348個縣(市、市區(qū))評價中,麗水市九個縣(市、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zhì)量均處于全國前五十名,位居前十名的有四個縣(市),分別是:慶元、景寧、龍泉、云和。慶元縣是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第一縣。
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麗水成了眾多動植物的樂園,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已知木本植物1340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42種,我市僅有的百山祖冷杉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列為全球最瀕危的十二種植物之一。已知的野生動物618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動物有71種,華南虎被國際物種保護委員會列為世界極度瀕危的十大物種之一,近年又重現(xiàn)麗水境內(nèi)百山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
麗水是甌江、錢塘江、閩江、飛云江、靈江和福安江“六江之源”,水質(zhì)優(yōu)良,江河湖泊水質(zhì)常年保持在國家Ⅰ、Ⅱ類標準。境內(nèi)水資源非常豐富,占全省水能資源的42%,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是全國的3.5倍,是浙江省乃至華東地區(qū)水利水電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因此,麗水的山美、水美、人亦美,是城市人向往的旅游休閑勝地。
麗水納愛斯集團
各位朋友,“只買對的,不選貴的”“肥皂,我一直用雕牌”,這些家喻戶曉的廣告語大家一定不陌生,它是著名企業(yè)納愛斯集團的產(chǎn)品廣告用語。納愛斯以價廉質(zhì)優(yōu)的產(chǎn)品為利劍,成功實現(xiàn)了中國洗滌用品行業(yè)的“龍頭”企業(yè)的目標。許多游客以為納愛斯集團在杭州或是上海,在這里,我要自豪地告訴各位,她既不在杭州,也不在上海,而是在麗水,江對岸的廠房就是麗水人引以為豪的納愛斯集團。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2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jié)合處,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cè)丝?50萬。全區(qū)現(xiàn)轄麗水、龍泉二市及縉云、青田、遂昌、云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地區(qū)。麗水市古稱處州,始名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至明洪年間,演成處州府。現(xiàn)行政公署駐地:麗水市城關鎮(zhèn),因其形酷似蓮花,故稱蓮城是浙西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跡眾多。龍泉的鳳陽山、慶元的百山祖、遂昌的九龍山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自然風光美不勝收。縉云仙都的鼎湖峰、鐵城、青田的石門洞、麗水的通濟堰、龍泉的哥窯大窯遺址、松陽的延慶寺塔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是一生態(tài)旅游休閑度假避暑勝地。麗水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甌江水系橫貫全區(qū),雨量充沛,氣候濕潤,自然條件優(yōu)越,其中森林、水能、礦產(chǎn)、野生動物等四大資源均占全省首位。
麗水市物產(chǎn)十分豐富,著名的香姑、筍干、木耳、惠明茶、白蓮、黃花菜、曬紅煙、柑桔、雪梨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在全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上獲得多塊金牌。龍泉寶劍、青瓷、青田石雕等工藝美術品在國內(nèi)外久負盛名。金筆、羽絨制品、鳥籠、木制玩具、洗滌用品、鞋革等新興工業(yè)產(chǎn)品和工藝產(chǎn)品深受中外顧客的贊譽。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溫鐵路已經(jīng)開通運行,330國道橫貫境內(nèi),麗浦、麗龍等11條省道干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干的公路運輸網(wǎng)絡。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溫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麗水機場也正在籌劃當中,良好的交通條件正在形成。
麗水市的郵電通訊已實現(xiàn)傳輸光纜化、電話交換程控化,無線尋呼實現(xiàn)全省、全國漫游。556座各類電站的供電和華東大電網(wǎng)的并入,使得全區(qū)供電穩(wěn)定可靠.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3
縉云縣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麗水地區(qū)東北部,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體氣候。是“革命老區(qū)縣”、“中國麻鴨之鄉(xiāng)”。縣境內(nèi)有著名的仙都風景名勝區(qū),仙都風景區(qū)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其中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
仙都,在麗水市縉云縣境內(nèi),是一處以峰巖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區(qū)。 境內(nèi)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云霧繚繞。有奇峰一百六、異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黃山之奇、華山之險”的美譽。仙都風景名勝區(qū)由小仙都、黃龍寺風景區(qū)、鐵城、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六大景區(qū)組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芙蓉峽、黃帝祠宇等三百多個景點組成,總面積為166.2平方公里。
鼎湖峰,狀如春筍,直刺云天,高170.8米,是世界最高大柱石,堪稱“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 峰巔蒼松翠柏間蓄水成池,四時不竭,相傳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在此架鼎煉丹,跨龍升天時,鼎塌成湖,故稱“鼎湖”。
倪翁洞又名初陽谷,相傳是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于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明、清等歷代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qū)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于20xx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出時任縉云縣令、李白族叔、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最負盛名。
小赤壁,懸崖陡壁上,斷斷續(xù)續(xù)地橫亙著一條天然棧道,離地面幾十米,長數(shù)百米。棧道高二三米,最寬處三米,最窄處一米。人們在虎跡巖處,從古人鑿成的石級攀援輾轉(zhuǎn)而上,然后沿棧道緩步前行,其險無比,其趣無窮。坐憩其中,只見對岸山村,華屋農(nóng)舍,鱗次櫛比;炊煙裊裊,雞犬相聞;轉(zhuǎn)而引頸俯視,那練溪昆潭,瀑謾濤細;數(shù)那奇峰異石,如龍首峰、姑婦峰、螺嚳峰、插劍石、舅轎巖、 好山、玉甑巖、仆頭石、青蓮石,盡收眼底,分外妖嬈。
芙蓉峽,從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谷,兩側(cè)峭壁通體漆黑,整座山體又如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往里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叫鐵門峽。電影《阿詩瑪》中,阿黑張弓射穿山崖的鏡頭就取于此。入內(nèi)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圍立,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嘗紫芝之處。塢內(nèi)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結(jié)廬隱居的遺址。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4
浙江省麗水市擁有仙都風景名勝區(qū)、青田石門洞、中國畬鄉(xiāng)之窗、麗水南明山、東西巖、云中大漈景區(qū)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qū)多處;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等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qū)3處;仙宮湖等省級森林公園7處;龍泉大窯遺址等國家級、省級文保單位17處。清純山水、風雅古樸的麗水,集“奇、峻、清、幽”于一地,匯“峰、林、洞、瀑”于一域。麗水森林覆蓋率80.4%,中國森林覆蓋率市位居第二,被譽為“浙南林海”。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跡眾多,擁有國家級、省級風景區(qū)多處,自然風光美不勝收,人文景觀如群星璀璨,交相輝映,是生態(tài)旅游休閑度假勝地。麗水是全國最大的畬族聚居地,景寧畬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畬族自治縣,人們可以在這里領略到畬族的傳統(tǒng)文化和多彩的服飾、飲食、婚嫁、宗教等習俗風情。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溫鐵路已經(jīng)開通運行,金麗溫高速公路橫貫麗水,是我國同江至三亞、上海至瑞麗兩條國道主干線在浙江中部的重要連接線,330國道橫貫境內(nèi),麗浦等11條省道干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干的公路運輸網(wǎng)絡。麗龍龍麗高速公路(兩龍高速)已于20xx年年底全線開通,臺縉(臺州——縉云)高速也于20xx年底建成開通。麗水的交通狀況得到顯著改善。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溫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5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我是導游_,歡迎來到浙江大佛寺,一起去看看這里的美景吧!
浙江大佛寺坐落在浙江省新昌縣西南的南明山,大佛寺創(chuàng)建于東晉永和年間(345—356),原名石城寺,宋初改名寶相寺,清初又稱南明寺,民國十四年(1925)始稱大佛寺。南朝齊永明三年(485),開窟鑿小石佛千余尊,次年(486)擴開鑿大石佛像,至梁天監(jiān)十五年(516)石彌勒大像方始完工。隋開皇十七年(579),智者大師圓寂于大石佛像前。
大佛寺因石雕彌勒大佛像而名揚中外,民間稱其為彌勒道場。大佛寺自明萬歷年間起,以臨濟為宗,大佛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千佛院、大雄寶殿、大佛殿、地藏殿、西方殿、方丈殿、“智者大師紀念法塔”、兩個放生池以及東西廂房等。
大佛寺與日本佛教天臺宗有著源遠流長的關系。日本比睿山天臺宗開祖最澄于唐貞元二十年(804)入唐求法,到此參學。大中七年(853),最澄的弟子義真之徒園珍、園載入唐歷訪名剎,于公元885年到石城寺。此后,日本佛教界凡到天臺國清寺朝拜者,必到新昌大佛寺朝禮大佛和智者大師塔。
1983年,大佛寺被定為漢族地區(qū)全國重點寺院。前來游玩的游客也越來越多,
好了,各位親愛的團友,今天的游覽在這結(jié)束了,感謝大家的配合與支持!希望下次還能一起到這里來游玩。
以上是閱讀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浙江大佛寺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6
各位朋友,大家都知道軒轅黃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黃帝文化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于不斷兼收并蓄和發(fā)揚光大,已成為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內(nèi)在動力?N云仙都,相傳為軒轅黃帝鑄鼎煉丹與馭龍升天的地方(漢司馬遷《史記?封禪書》中已記載),縉云黃帝文化是由歷史傳授的長期積淀和多種因素交合而形成,源于5020_年前黃帝縉云氏族南遷浙江縉云山一帶以后,與當?shù)叵让竦脑夹叛鼋Y(jié)合,吸收道家、儒家等學說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古老文化。其精髓滲透了當?shù)氐恼、文化、?jīng)濟等各個領域,黃帝的蹤跡及其相關的傳說遍及縉云的山山水水。下面我先給大家說說有關黃帝的故事。
黃帝,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氏,又曰縉云氏,帝鴻氏,乃少典國君之次子。他生于壽丘,長于姬水,少年時思維敏捷,青年時敦厚能干,成年后聰明堅毅。當時炎帝神農(nóng)氏族已經(jīng)衰落,酋長們互相攻伐,戰(zhàn)亂不已,生靈涂炭。黃帝毅然擔負起安定天下之重任,四周許多部落紛紛前來歸附。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游地區(qū),被蚩尤打敗,退到河北涿鹿,向黃帝求救,黃帝欣然應允,與炎帝聯(lián)盟,在涿鹿的原野與蚩尤決戰(zhàn),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從而黃帝的威望越來越高,天下君主的地位逐漸形成。炎帝雖被蚩尤打敗,但尚存實力,他不滿黃帝成為天下霸主,起兵反抗,于是炎黃二族發(fā)生火拼,決戰(zhàn)于阪泉之野,最后黃帝得勝,奠定了天下。
黃帝即位之時,有云之應,因此設置了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為春官,叫青云;管軍事的為夏官,叫縉云;管治安的為秋官,叫白云;管營造的為冬官,叫黑云;官中央事務的叫中官,叫黃云。黃帝在加強國家管理的同時,又開始抓生產(chǎn)、治五氣、藝五種、勸民農(nóng)桑,在種植、紡織、造字、造車、作樂、作舟、作弓矢、算數(shù)、筑城、測氣象等方面均有發(fā)明,開啟了中華民族5020_年之文明。黃帝為尋求控制陰陽、養(yǎng)育百姓、富邦強國的長生之策,披山通道,未嘗寧居,渡黃河跨長江,得到崆峒山仙人廣成子與黃山仙人容成子的指點,找到了奇峰異石、山水神秀的洞天福地縉云仙都,遂安營扎寨,在仙都鼎湖峰鑄鼎煉丹。待六六三十六天后,金丹煉成,萬眾歡騰,鸞鶴飛舞,仙樂響亮,在繚繞鼎湖峰周圍的五彩祥云中,飛出一條五爪神龍,迎接黃帝上天。黃帝給自己的兒子與五官的大臣們交代完后事,遂馭龍登天。當神龍離地數(shù)尺時,附近的臣民見黃帝登龍升天,也慌忙攀住龍須跟著上,這龍須哪里經(jīng)得住眾人的攀扯,紛紛斷了,并連人一起摔了下來,眾臣民不禁傷心大哭。龍須落地卻化成了草,人們就叫它為龍須草,也叫縉云草,現(xiàn)鼎湖峰腳下仍長著茂盛的龍須草,漢司馬遷《史記》、晉謝靈運《名山記》與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均有詳細的記載。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7
鼎湖峰,是仙都風景名勝區(qū)的核心,高170.8米,底面積2468平方米,頂部面積710平方米,面臨好溪,拔地而起,孤高屹立,直插云霄,譽為“天下第一峰”、“天下第一石”、“天下第一筍”。更奇的是在這峰頂上還有一個小湖,湖里的水一年四季不竭。相傳,這就是軒轅黃帝在此鑄鼎煉丹,然后跨龍升天而去的地方,這湖就是被鼎所壓塌而成,故稱“鼎湖”。唐白居易用“黃帝旌旗去不回,片云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的詩句來描繪這天下奇觀。大家看,鼎湖峰右側(cè)有一小石筍、高40.7米,小而尖,與鼎峰峰一大一小相映生輝,像依偎在成人身旁的童子,叫童子峰,傳說這就是黃帝的兒子小昊化成的,他辦完父親交待的事,也就是把父親煉成的金丹埋在昆侖山下,帝位傳給黃帝之孫昌意后,毅然回到縉云山中,永遠和當?shù)氐睦习傩赵谝黄稹N覀冊俚蕉迥_下看,這一根根長得如針,顏色翠綠的草就是龍須草,當?shù)厝税妖堩毑菘棾刹菹,叫“龍須席”,這龍須席具有冬暖夏涼、安神養(yǎng)性、并能防治皮膚病等特點。其實,它的藥理作用還很多,大家不妨在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去找一找。
仙水洞,傍依鼎湖峰,洞口面溪,形如古鏡,古又稱“鏡巖”。有泉水從洞中石縫里滲出,注于小方池中,大旱不枯竭,梅雨不溢出,水質(zhì)清淳甘涼,久蓄不腐,相傳軒轅黃帝曾用此水煉丹。飲之,能健身美容,延年益壽,故名仙水,唐代著名道士周景復飲此水80余年而仙化,唐詩人皮日休與陸龜蒙有詩為證。我們來看投資者為他們的詩所立的石碑。我們從仙水洞內(nèi)往北50米,看步虛山下面有幾條東西走向依山而生的巖溝,如車輪壓碾痕跡,傳說這是黃帝乘龍車登步虛山的轍跡,叫“軒轅轍跡”。
黃帝祠宇:前面這座宏偉的建筑,就是黃帝祠宇,它的前身叫縉云堂,建于東晉,作為天下百姓祭祀黃帝的場所。唐天寶年間,唐明皇李隆基聽說縉云山是黃帝觴百神聚四海神仙的地方,就下旨改稱縉云山為仙都山、縉云堂為黃帝祠宇,并由李白的從叔李陽冰(縉云縣令、小篆書法家)撰額“黃帝祠宇”。我們看,現(xiàn)在這塊匾額就是根據(jù)李陽冰的手跡所制,其真跡石碑保存在縣博物館。宋代,朝廷崇道,下旨改為“玉虛宮”并進行擴建,達到鼎盛時期,成為全國道教活動中心之一。道教典籍稱仙都為玄都祈仙洞天,屬三十六小洞天之二十九。但是,遺憾的是,到明末時,玉虛宮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黃帝祠宇大殿是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東陽橫店古典園林建筑公司承建的仿唐建筑群,它與陜西黃陵遙相呼應,成為“北陵南祠”的格局,是中國南方祭祀朝拜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重要場所。接下去,請大家先進入主殿,朝拜一下我們的始祖黃帝,然后再參觀殿內(nèi)的匾額、楹聯(lián)、壁畫及黃帝史跡展覽館,感受一下黃帝文化的氛圍,更多地了解縉云仙都黃帝文化的內(nèi)涵。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8
麗水市位于浙江省的西南部、浙閩兩省的結(jié)合處,總面積1.73萬平方公里,總?cè)丝?50萬。全區(qū)現(xiàn)轄麗水、龍泉二市及縉云、青田、遂昌、云和、慶元、景寧、松陽七縣,是浙江省面積最大而人口最稀地區(qū)。麗水市古稱處州,始名于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至明洪年間,演成處州府,F(xiàn)行政公署駐地:麗水市城關鎮(zhèn),因其形酷似蓮花,故稱蓮城是浙西南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
麗水市山清水秀、古跡眾多。龍泉的鳳陽山、慶元的百山祖、遂昌的九龍山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qū),自然風光美不勝收?N云仙都的鼎湖峰、鐵城、青田的石門洞、麗水的通濟堰、龍泉的哥窯大窯遺址、松陽的延慶寺塔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交相輝映,是一生態(tài)旅游休閑度假避暑勝地。麗水市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甌江水系橫貫全區(qū),雨量充沛,氣候濕潤,自然條件優(yōu)越,其中森林、水能、礦產(chǎn)、野生動物等四大資源均占全省首位。
麗水市物產(chǎn)十分豐富,著名的香姑、筍干、木耳、惠明茶、白蓮、黃花菜、曬紅煙、柑桔、雪梨等農(nóng)副產(chǎn)品,在全國農(nóng)業(yè)博覽會上獲得多塊金牌。龍泉寶劍、青瓷、青田石雕等工藝美術品在國內(nèi)外久負盛名。金筆、羽絨制品、鳥籠、木制玩具、洗滌用品、鞋革等新興工業(yè)產(chǎn)品和工藝產(chǎn)品深受中外顧客的贊譽。麗水市是浙西南的交通樞紐。金溫鐵路已經(jīng)開通運行,330國道橫貫境內(nèi),麗浦、麗龍等11條省道干線組成骨架,已形成高級和次高級公路為主干的公路運輸網(wǎng)絡。麗水擁有兩座500噸泊位的溫溪港,貨輪可直達全國各大港口和香港、澳門。麗水機場也正在籌劃當中,良好的交通條件正在形成。
麗水市概況導游詞 篇19
麗水市三寶館,坐落于麗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園出口處,隸屬麗水三寶收藏鑒賞協(xié)會下屬機構,經(jīng)營三寶工藝品銷售、三寶收藏品陳列展示,茶館經(jīng)營等服務.我們都知道麗水有三寶:寶劍、青瓷、石刻。
龍泉寶劍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龍泉發(fā)現(xiàn)了古代鑄劍大師歐冶子的兩把越王劍,雖在地下埋藏了兩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奪目,鋒利無比,毫無銹蝕。
龍泉寶劍的傳統(tǒng)鑄造方式,全部由手工完成,從原料到成品,要經(jīng)過鍛、鏟、銼、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其中鍛打是劍師們必須熟諳的基本功,流傳著"進門先敲三年鐵"的說法,這個階段的鐵匠、劍師同為一家。象這道工序是磨劍,從粗磨到細磨,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
龍泉寶劍以鋒刃銳利、寒光逼人、剛?cè)岵、紋飾精致四大特色而著稱,人們常說,寶劍出鞘必要傷人,這顯然是夸張之詞?墒驱埲獙殑洳环缽膭η手谢羧怀槌龅暮猓钊瞬缓。只有在一種叫"亮石"的磨石上,磨制出來的寶劍,才能閃爍道道寒光。正是這種神奇的寒光,才能吸引人們的注目。
龍泉青瓷
20xx年12月27日,"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出水。在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里,珍藏了大量出自龍泉古窯的青瓷器。
古代制瓷工匠龍泉燒制青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晉代。到北宋時,龍泉青瓷生產(chǎn)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宋元之際,進入鼎盛時期,形成了中國著名的龍泉窯系,為宋代全國最大的瓷業(yè)中心。龍泉青瓷有哥窯和弟窯之分,哥窯的特點,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滿裂紋,呈現(xiàn)金絲鐵線,瓷口鐵柱的特征。弟窯的特點,是白胎厚釉,瓷器的外形特征是光潔不開片。
龍泉青瓷既感動了中國,也震驚了世界。在國外它的美名叫"雪拉筒"。從宋代起,龍泉青瓷就通過一條海上的陶瓷之路,遠銷到亞非歐三大洲,這是法國巴黎的一家博物館,它以收藏中國瓷器聞名與世,在這個博物館里,我們看到它收藏了一萬兩千多件中國瓷器,幾乎涉及了中國瓷器史的整個體系,這些藏品中有許多是龍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館,只要收藏瓷器,幾乎都會有龍泉青瓷。
青田石雕
公元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問中國,在這一次改變了世界格局并給國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訪問中,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細節(jié),五百只中國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為國禮贈送給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對青田石雕并不陌生。三百年前,一批來自東方古國的人們,正是用這些奇妙的石頭敲開了歐洲和美洲的大門。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這樣的榮耀,從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鮮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榮幸的擔當了中國藝術的代表,人民友誼的使者。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青田石開采歷史中,青田人把這一座封門山看作是心中的圣山。這里出產(chǎn)了青田最名貴的石料,封門青、燈光凍、藍星、黃金窯,材質(zhì)美與外觀美的相互交融,完美結(jié)合,點燃了文人雅士創(chuàng)作收藏的欲望,傾倒了古今中外數(shù)不勝數(shù)的石謎、石癡。 最早發(fā)現(xiàn)青田石的與眾不同并使它脫穎而出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第一個用青田石制印的是明代的篆刻藝術開山鼻祖文彭,宣告了沿襲二十多個世紀的銅印時代的壽終正寢。
到了清代,青田石從眾多名石中脫穎而出,廣受宮廷內(nèi)外和朝野上下的喜愛。公元1790年,正逢乾隆八十壽節(jié),當時的浙江巡撫投其所好,用上好的青田燈光凍石趕制了六十枚形態(tài)各異的寶典福書印章,作為壽禮獻給乾隆。乾隆看后,龍心大悅。這一套寶典福書印章,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館。
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品質(zhì),漸漸托起了以杭州為中心的國際級的印學社團--西泠印社。青田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東方文化之中。
對許多名人雅士來說,青田石既可尋筆墨情趣,亦可以托物言志。隨著時代的變幻更替,歲月的潮漲潮落,它們和這大自然的精靈,兩情相悅,結(jié)為了知音,成為了知己。在倪東方大師的書齋里,有這么一塊名揚天下的奇石,看上去就像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披著薄紗在小睡,給人以美妙的觀感和聯(lián)想,實際上這是一塊原石,倪大師只是對它拋光去痕,大器晚成的倪大師,出身在石雕世家,30歲開始石雕創(chuàng)作,50歲才開始真正步入藝術殿堂。五十年來,勤奮過人的他留下了數(shù)以千計的石雕藝術品。今天年已八十的大師,雖然名滿天下,但依然每天孜孜不倦,刀耕不已。正是歷代藝人的不懈探求,勇于實踐,青田石雕逐漸形成了精細入微,繁簡有致,造型逼真的風格和特色。匯集了中國四大雕法于一身的?怂嫉淖髌,成為人們爭相收藏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