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帶團導游詞(精選3篇)
大足石刻帶團導游詞 篇1
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大足觀看我們聞名中外的大足石刻,很榮幸能成為大家的導游,請跟隨我一起欣賞這華美的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主要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寶頂摩崖石刻而出名。你們現(xiàn)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積最大,佛像最多的寶頂山摩崖石刻。它始建于晚唐,興于兩宋。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目》。
從正門出發(fā),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千手觀音佛像前。大家都知道,只要有10只手以上的觀音,就可以叫千手觀音。而大足的千手觀音,才叫真正的千手觀音。她一共有1007只手眼,分布在88平方米的石窟上。
關于千手觀音還有一個傳說呢!在南北朝時,妙莊王有三個公主,長女叫妙金,此女叫妙銀,小女叫妙善。妙金和妙銀都常年在宮中,只有妙善出家為尼。妙莊王命妙善回宮,但妙善不愿回家,妙莊王一怒之下趕走了僧尼,可這驚動了天神。他們讓妙莊王身上長滿了膿包。有一位大夫說,要用親身女兒的手眼方可治好。于是,妙莊王求助于妙金和妙銀,但兩位公主都拒絕了。妙善知道后,便獻出了手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這件事讓佛主知道了,便送給了妙善一千只手眼。所以,她就成了千手千眼的觀世音菩薩。
據(jù)說千手觀音刻好以后,七仙女正好下凡,看見了千手觀音。便在原來的手眼中又加上了7只手和眼。能找出這七只手和眼的人,便可長命百歲!
這一次的次觀看圓滿結束了,感謝你們的光臨,祝福你們一路順風!
大足石刻帶團導游詞 篇2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大足石刻,今天將有我?guī)ьI大家游覽大足石刻。首先做一個自我介紹,我姓溫,大家可以叫我溫導,也可以親切一點二直接叫我小溫,其次女人,我對各位來到這兒表示歡迎,并預祝各位旅途愉快。
大足石刻是我們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現(xiàn)存唐宋摩巖造像6萬余尊,與敦煌、云崗、龍門、麥積山四大著名石刻不公保存冠好,藝術精湛,而且達到了中國石刻藝術的巔峰。
我們正在往著名的寶頂山走去,讓我們去一睹觀寶頂山的風采。大家快看,前面就是有名的——千手觀音。千手觀音的1007只手屈伸離合,參差錯落,有如流光閃爍的孔雀開屏。千手觀音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大家想聽嗎?
古時妙莊玉有三們漂亮的色主,長女妙金,二女妙銀,最小的叫妙善,她從小虔誠信佛,出家當尼姑,妙莊王一怒之下,拆廟宇,趕和尚。驚動了天神?長了五個大膿瘡,醫(yī)生說要治此病需親生骨肉的一手一眼配藥才能治好,妙善知后,毅然獻出一手一眼,治好了妙莊王的病,如來佛深為感動,賜她千手千眼。
下面,我們再看看另外一組。這些石刻合起來叫《父母恩重經(jīng)變相》。它把父母養(yǎng)育兒女的過程,從懷孕、臨產(chǎn)、哺乳到兒女長大成人、婚嫁、離別……分別用了十一組雕像來表現(xiàn),每一組表示一個主題,石刻把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畫得很生動、形象、具體、細膩,并都有文字說明,仿佛在欣賞一幅幅古連環(huán)圖畫,大家有這樣的感覺嗎?哈哈。
此外,里面還有的故事很有教育,如:《牧牛道場》、《九龍浴太子》……你們看后一定空受益匪淺!
我?guī)ьI大家的觀看到此結束,請大家自由觀看,注意保護文物和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喲!
大足石刻帶團導游詞 篇3
尊敬的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大足石刻,我是你們的導游—蔣沁,我將帶大家一齊游覽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大足石刻位于重慶市大足縣,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處,總計100000多驅.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寶頂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門山石刻最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們最為關注的千手觀音在寶頂山石刻.千手觀音形體勻稱.千手觀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只手,如孔雀開屏般的美麗,對了,千手觀音身上有金光閃閃的金薄.千手觀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纖美的手,手里拿的有斧頭,寶劍繩索等法器.千姿百態(tài),無一雷同.關于“千手觀音”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妙莊王生病了,到處求醫(yī)治病,找了很多醫(yī)生都說無藥可治,之后,有一個醫(yī)生說:“僅有親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莊王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妙金,二女兒叫妙銀,三女兒叫妙善.妙莊王求了兩位女兒,都不愿意.三女兒明白后答應了.佛祖被感動了就給了她一千只手.有一天七個仙女下人間,經(jīng)過了大足石刻,被那里的千手觀音吸引住了,就給了它7只手.千手觀音就多了7只手.所以,我們此刻看到的“千手觀音”有1007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