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4篇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窗外的日光像是不那么蒼白了。稍微有了一些暖色調(diào)。把天空暈染開來。
有鴿子呼啦一群飛過弄堂頂上狹窄的一小條天空。
遠(yuǎn)處似乎傳來汽笛聲。”
當(dāng)悲傷的思緒化作洶涌的河水,滾滾的泛黃的河水不是向東流去,而是流進(jìn)你小小的身體里去的時候,你,是一種怎么樣的感覺。是感覺不能承受,就快要崩潰,離自己的期望很遠(yuǎn)很遠(yuǎn)。還是沒有感覺,就像是天空劃過的飛鳥,雖然不是一樣的鳥兒,但是每一天都會有一只。又或者是,感覺到無比得輕松,好像是逃離了那個一直就想離開的世界,來到了一片干干凈凈,沒有一點污穢的凈土。
悲傷是一種情緒,是一個人絕望的時候,體內(nèi)分泌出的激素,這種激素會在外表和內(nèi)心改變的現(xiàn)有的身體情況。有一些人悲傷時,體外不會產(chǎn)生效果,有一些人悲傷的時候,體內(nèi)不會產(chǎn)生效果。如果你是體外效果,恭喜你,你是上帝眷顧的孩子。體外效果,會讓你看起來像是經(jīng)歷了一場海嘯,那場海嘯卷走了你所有的快樂,你就像是一個迷了路的孩子,你是那么的可憐,讓人忍不住想要去抱抱你,對你說,不要傷心,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事實上,你卻什么事情都沒有,不是嗎。
那些體內(nèi)效果的人,才是真正的可憐人。悲傷的時候,激素會和體內(nèi)的血液混在一起,然后潰散。引起你意識到的悲傷。當(dāng)整個世界安靜下來之后,心臟會在每次跳動的時候悄悄的漏掉半拍,那是因為,他需要時間,他需要時間讓那些悲傷的細(xì)胞分裂,分裂,分裂成很多很多,流到身體個各處,知道將你的血管每一處都擠得滿滿的,就快要爆炸的時候,他會慢慢變涼,變涼,直到,你死去。
這個時間有時很長,有時又很短,誰都不知道當(dāng)悲傷來的時候,自己在干什么。
悲傷逆流成河。我不知道這是幾個人的故事。有可能這是一個人的故事,那個可憐的女孩易瑤的故事,有可能這是兩個人的故事,是那個為了易瑤什么都愿意做的齊銘的故事和很愛自己的姐姐的顧森西的故事,還有可能,這是幾個媽媽的故事,以為他們的孩子都為了同一個青春獻(xiàn)出了自己的生命,也有可能,這是唐小米的故事,,她想要得到的一切,雖然沒有得到,但是,沒有任何人得到了,不是嗎,有可能,這是那個學(xué)校的故事,在學(xué)校里的所有人,你們都知道這些人,對吧,有可能,這是所有人的故事,因為,我們也曾想他們一樣,像他們一樣可以毅然的放棄所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對嗎,只是因為后來,我們害怕的死亡,把我們擋在了門外而已。
那些讓我們悲傷的東西就像拆毀一件毛衣需要找到最開始的那根線頭,然后一點一點地拉扯,就會把一件溫暖的衣服,拉扯成為一堆糾纏不清的亂線。
書里說“也不太記得他們說過人的夢是沒有顏色還是沒有聲音。
如果是沒有顏色的話——
自己的夢里明明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深夜所有電視節(jié)目結(jié)束時出現(xiàn)的那個七彩條的球形符號。也就是說,經(jīng)常會夢見自己一個人看電視看到深夜,一直看到全世界都休眠了,連電視機(jī)也打出這樣的符號來,告訴你,我要休息了。
而如果是沒有聲音的話——
自己的夢里又經(jīng)常出現(xiàn)教室里課本被無數(shù)雙手翻動時的嘩啦嘩啦的聲響,窗外的蟬鳴被頭頂?shù)碾娚绒D(zhuǎn)破敲碎,稀疏地砸到眼皮上,斷斷續(xù)續(xù),無休無止。空氣里是夏天不斷蒸發(fā)出的暑氣。悶得人發(fā)慌。連黑板也像是在這樣潮濕悶熱的天氣里長出了一層灰白色的斑點來。下課后的值日生總是抱怨。然后更用力地?fù)]舞黑板擦。那種刷,刷,刷的聲音。
還有那些來路不明的哭泣的聲音。有的時候是哽咽。有的時候是嗚咽。有的時候是啜泣。有的時候是飲泣。然后一天一天地,慢慢變成了吶喊。
是這樣嗎?
真的是這樣嗎?
夢里什么都有嗎?”
是吧,夢里,什么都有,不然,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人,想要永遠(yuǎn)生活在夢里呢。
建議朋友們都去看看郭敬明寫的那本《悲傷逆流成河》吧!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使我,很震撼!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今天看了很多《悲傷逆流成河》的讀后感,所以自己也想寫一篇。
悲傷逆流成河是我十七歲的時候看的一本小說,當(dāng)時是一下被這個名吸引了。
這本書主要是以易遙這個女孩描繪了一個隱晦的世界。
易遙,十七歲的高中生,在愛上不良少年后懷孕。她做藥流的過程和醫(yī)生冰冷的話語讓人觸目驚心。她始終是一個灰暗的孩子,堅強(qiáng)中脆弱著。
易遙生活中另一個重要的人,齊銘。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干凈澄澈的男孩。跟易遙一起長大。知道她所受的種種痛苦和折磨。他對她有一種超乎友情的關(guān)心,可是卻沒有跟她在一起。
開始時我是不明白的,為什么兩個人如此相愛卻沒有在一起。后來我明白了。
齊銘是一個理智且現(xiàn)實的人,他也會在乎別人的流言蜚語,也會在乎家里人的看法。所以他放棄了易遙,選擇了跟顧森湘在一起?吹侥抢飼r,我是有些心痛的,如果說他是愛著她的,那易遙呢?齊銘曾經(jīng)也是愛她的吧。
如果不愛她,怎么會每天把自己的牛奶給她喝,如果不愛她,怎么會騎一個小時的車幫她買測孕試紙。如果不愛她,又怎么會在知道她交男朋友后,在那里想,他做的那些我也能做。如果不愛她,他又怎么會去打那個讓她懷孕的男孩子。如果不愛她,又怎么會在她死后,也自殺。
是啊,如此深愛卻沒有在一起,實在是讓人惋惜。
可是就算真的一起了,他們也不會快樂的,兩人都是太過憂傷的人,誰也無法給誰幸福。
關(guān)于齊銘
齊銘,其實看完整本書后,我一直不喜歡他,始終覺得他太過懦弱,沒有勇氣去愛易遙。
沒有勇氣面對現(xiàn)實。
易遙,曾經(jīng)在操場的時候說:好想離開這里,去更遠(yuǎn)的地方。
然后齊銘說:是啊。
是啊,齊銘也想離開這里,他討厭家里人的世俗,鄰里的七嘴八舌。
可是他沒有離開,他選擇了隱忍,和易遙一樣,隱忍著痛苦。
我討厭他,他其實可以帶著易遙遠(yuǎn)走高飛的,可是他沒有。
他在易遙最無助的時候,總是不在她的身邊。他在易遙被人欺負(fù)的時候,永遠(yuǎn)置若罔聞。
他在易遙報復(fù)欺負(fù)她的唐小米時,說:你這樣,不就跟她們一樣了嗎?
你這樣,不就跟她們一樣了嗎?
多么傷人的話,他不知道是唐小米在學(xué)校公布她是婊子,不知道是唐小米把她懷孕的報告單貼在公告欄上,不知道是唐小米把她的書包丟在水池中。
而易遙只是整了整她,只是在她的桌子上倒點膠水,只是用齊銘的手機(jī)給她發(fā)短信,以為是齊銘跟她約會,讓她苦等一個下午。
這算什么呢,比起唐小米做的那些,已經(jīng)仁慈得多?墒驱R銘,依然責(zé)怪著易遙,依然不理解她。
我想他是真的愛易遙嗎?抑或真的不愛。
就像易遙對那個男孩子一樣,也許根本就不愛他,可是因為他給了她一點點的溫暖,就全心投入。
而齊銘本可以改變這一切,如果不顧一切的跟她在一起,就不會發(fā)生這一系列的悲劇。
呵呵,如果不發(fā)生這一系列的悲劇,這個故事又該怎么寫呢?
我又一次掉入了小四的圈套之中。
關(guān)于背景
易遙的母親,在她的丈夫離開后,精神始終是扭曲的。
她每天都在打罵自己的女兒,使她生活在灰暗的世界之中
可是在她死后,她的一個盒子上,寫著遙遙,這是一個給易遙的禮物。
看到這個禮物,易遙哭了。
因為在齊銘的手機(jī)上,她叫顧森湘叫湘湘,叫她卻叫易遙。
當(dāng)時她想為什么不是遙遙呢?遙遙,她最想聽到的遙遙從她母親的嘴里說出來了。
可是她的母親已經(jīng)死了。
她的母親是愛她的。
可是一切都已結(jié)束。
最后:齊銘,易遙,顧森湘,都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想:齊銘會不會就此解脫。
易遙會不會就此快樂。
顧森湘會不會永遠(yuǎn)就這樣生活在美好的世界中。
祝福他們,祝福小四。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該怎樣用來形容這里的世界。夾雜著愛,恨,壓抑,痛苦以及寂寞的世界.
1.易遙
堅強(qiáng)而隱忍,習(xí)慣將悲傷深藏,帶著赤裸的恨.
讓人從頭到尾心疼的孩子.!
她可以很平靜的描述自己的母親是個很爛的女人,是個妓女.
她可以很單丁的對森西說自己把孩子打掉了,現(xiàn)在沒事了.
她可以不在乎其他人的惡意中傷.
卻惟獨不能接受齊銘的不信任.!
在最后,她強(qiáng)撐著的空殼般的軀體,終于感覺到了疲憊,告別悲傷,告別絕望,抽身而去..以華麗的姿態(tài),從高空縱身而下.把齊銘的天空,撕扯出一道血淋淋的傷口.
必然的結(jié)局.最殘忍,卻也最仁慈.!!!!
2.齊銘
一個完美無缺的男生。品學(xué)兼優(yōu),性格善良,有禮貌。
情愿每天將母親準(zhǔn)備好的牛奶給她喝,情愿騎很久的車子去給她買驗孕試紙,情愿去丟棄好孩子的頭銜去偷爸爸的錢給她墮胎,情愿頂著壓力去保護(hù)她,關(guān)心她,愛惜她.
卻惟獨不能相信她.
最后,死了.為誰而死啊..
閉上眼,逃離這個世界.難道就圓滿了么?
3.顧森西
可憐的孩子.讓人同情..!
一心要做個好孩子,卻不被母親認(rèn)可.嘴上不屑,其實是很難過的吧.
遇見了想保護(hù)的人,卻是要在她和姐姐之間選擇一個..
為她撿惡心的水池里的書,為她懷孕打抱不平,為她受屈辱而心疼.
最后,是不理智讓他把天平偏向了姐姐?他也掙扎過吧.!
他畢竟只是個孩子,無能為力.
他只能在看到y(tǒng)y死訊的時候待在沙發(fā)上幾個小時.他只能站在弄堂口,看著那一扇無法亮起燈的窗口.他只能在記憶里緬懷她緊張的貼近他胸口的樣子.心,狠狠的痛.!
這樣的結(jié)局,誰又能預(yù)料得到.
閱讀整本書,感覺就像在拼湊一幅永遠(yuǎn)拼不完的拼圖每當(dāng)成功拼上了幾塊,然后被旁邊的人不經(jīng)意地,輕輕一推,先前所付出的努力統(tǒng)統(tǒng)白費了,又要重新來過
就如當(dāng)我們看見易家言給易遙四百塊錢,我們都以為他還會疼這個女兒,隨后卻聽見他掉來一句不耐煩的“再多沒了,以后沒事別來找我
就如當(dāng)我們看見齊銘把暈倒的易遙送到醫(yī)院去,還幫她付了醫(yī)藥費,然后把上午落下的筆記借給她,隨后卻看見齊銘的媽和林華鳳爭論誰付的醫(yī)藥費而讓易遙被林華鳳摑了一巴掌
我知道,離開了預(yù)定軌道的航班是永遠(yuǎn)無法重回到原始的狀態(tài)。一切從一開始就是錯誤。錯誤的開始最終釀成悲劇。
悲傷逆流成河,悲傷已流成河。
一點一點的,無窮無盡的悲傷,演變成巨大的絕望。
就像一條名為悲傷的河流經(jīng)過無數(shù)次的泛濫,河水涌上河旁的土地,慢慢孕育生長出朵朵名為絕望的花朵。
幸福只是幻覺,悲傷才最真實。
該怎么說,我不知道,太多的語言,消失在胸口。”這是許巍《禮物》中的幾句歌詞,也是我看完《悲傷逆流成河》的感覺。
或許是生命過于脆弱,或許是青春過于單薄,或許是世界過于現(xiàn)實,才會讓悲傷逆流成河。《悲傷逆流成河》,我覺得是郭敬明除《幻城》以外寫得最好的作品,《幻城》之所以比《悲傷逆流成河》好,是因為我以為《幻城》開創(chuàng)了玄幻和武俠的新寫法,就是文影音效果,而我覺得這也許是玄幻和武俠的未來寫作走向。
郭敬明的出道可謂是一帆風(fēng)順,可是卻寫出了《悲傷逆流成河》,或多或少對他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zhàn)性,他這次的成功在于寫實,結(jié)尾給人以徹頭徹尾的悲涼,或許沒有出路本來就是出路之一吧!未知死,焉知生!未有死,亦焉有生!死的意義我想也就在這里了,于是輪回。誰知道這個故事悲劇的結(jié)束,是不是下一個故事喜劇的開始呢?
一、林華鳳:帶刺的可憐女人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她如果要給一個中肯的評價的話,我想就是:帶刺的可憐女人。讀到她出現(xiàn)的時候,我會想到兩個角色,李莫愁與祥林嫂。她比李莫愁讓人感到更悲哀一點,因為李莫愁幾乎可以玩轉(zhuǎn)江湖以瀉恨,而他只能對自己的女兒易遙,而且有時還會遭到反抗,可是她們的相同點就是同樣以極端的方式來表達(dá)自己的愛。她比祥林嫂幸運一點,因為祥林嫂最終只能以乞討度日,可是她卻還可以賣身,還有易遙供她驅(qū)使,可是在她的身上,其實還有一種品性,就是母愛。
杜拉斯說:我作品中的所有女人,她們受到外部的侵襲,到處被欲望穿過,弄的渾身是洞,如果有幸福的話,它總是與絕望相連。同絕望和遺棄不可分離。林華鳳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的全身被欲望穿過,是渴求被愛的欲望,可是在那個弄堂里,卻沒有人,甚至沒有人去關(guān)懷,去理解于是她成了一個帶刺的可憐女人。
要毀點一個男人,只需要一個狠心的女人,要毀掉一個女人,也只要一個象樣的男人。易家言曾經(jīng)是一個很好的父親,在易遙的幾次回憶可以看出,我們同樣可以想象,他曾經(jīng)也一定是一個很好的丈夫,因為從他待后一個女人可以看出,因為他是一個溫柔的男人。正因為這樣,易家言的離去,給了她近乎毀滅的打擊,我想就如同陸展元娶了何沅君一樣,可憐的是她沒有像李莫愁一樣可以把他們的骨灰葬之于東海與西岳使二人永遠(yuǎn)不能相見的能力,而她只能繼續(xù)在弄堂里,她失去了青春,因而是世界上最可憐的動物,最可憐的人?墒撬仨毭鎸拓(fù)擔(dān)易遙,于是她選擇了墮落。尼采說:人是一條繩子,一端系在動物的身上,一端系在超人的身上。人的偉大在于過度,同時也是墮落。于是墮落隱藏在沒一個不知何去呵從的人身上。她希望用自己的墮落來換取易遙展翅高飛的人生,可是卻沒有得到她的理解,我想這是她們沖突的根本原因。
林華鳳是一個可憐的母親。她對易遙的愛,是辱罵,是責(zé)打,可是在外面,卻是拼命的護(hù)著易遙,如她與李宛心的爭吵,對學(xué)校領(lǐng)導(dǎo)的下跪。這些,是一個母親的愛,無私的愛,可是這些就是林華鳳自己也不明白:“我做這些都是為了誰”,她自己認(rèn)為她是很易遙的,可是她在賣淫的時候,想到的是,遙遙的學(xué)費齊了。這是一個失敗的母親。如果要問原因:我只能告訴你生活。
林華鳳的死,是意料中的事,到底是不是意外,誰也不知道,有何必知道呢?
二、易遙:花是這樣凋謝的
張國榮:我聽別人說過這個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飛呀飛,飛累了也不能休息,它一生只能落地一次,就是它死的時候。
養(yǎng)母:你想飛呀!你去飛呀,飛的越遠(yuǎn)越好,你不要讓我覺得,你一直在騙自己。
張國榮:以前有一種鳥,一開始就飛呀飛的, 到死亡那一刻才落地,我一直以為它去過很多地方,其實它什么地方也沒有去過,那鳥一開始就死了。
我想,這段話就是說的易遙。
易遙,是一朵花,是里面最優(yōu)秀的人物。盡管她叫她的媽媽“林華鳳”,盡管她也報復(fù)唐小米,可是依舊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人物。她只不過希望自己可以抓住一根草,想離開那個家,可是始終沒有得到,我不想說是不是辜負(fù)了她什么,可是我真的由衷的敬佩她,因為她一直在寬容,在愛。
她嘗試著愛,可是她愛錯了,然后把自己變成了別人的笑柄,這是何等的悲哀,生活與她開了許多的玩笑,如齊銘與顧森西,這些看似游弋在她周圍的人,或多或少表現(xiàn)的曖昧,可是這種朦朧的沖動卻給不了她最基本的信任,成了謀殺她的兇手。
易遙一直以來,爹爹不親,媽媽不愛,齊銘覺得她生長的夾縫之中,我很同意她的看法,可是這株向日葵在正要開花的時候,卻被齊腰斬殺了。我想她選擇離開,是無數(shù)的明智選擇之一。她的離去,如果要找兇手的話,我想生活是主謀,而遞刀的確是齊名與顧森西。也可以說,是他們讓她完成了輪回,完成了解脫。這樣理解,可以讓自己舒服一點,如同瓦格納:把錯誤理解成美德,這不也是一種美德么?
三、李宛心:典型的市井婦女
如果給她一個最中肯的評價,我說她是一個典型的市井婦女,略帶點小人氣息卻有膽小怕死的市井婦女,是小農(nóng)意識影響的產(chǎn)物。
她的略帶小人氣息主要表現(xiàn)在落井下石,以及些許的霸道。如果不是她的男人掙錢讓她有了經(jīng)濟(jì)的后盾,或許她的生活還沒有林華鳳過的好,可是有了錢之后,她與大多數(shù)的中國人一樣為富不仁。儒家教育我們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墒墙Y(jié)果卻與她開了一個不小的玩笑,孔老夫子,泉下有知,該氣活了。
每次我看到李宛心的時候,我總會想起張愛玲的經(jīng)典之一《金鎖記》,總會想起七巧,她的為富不仁,害了兒女一聲的幸福,可是幾十年之后,一個七巧到下去,廣大的人民發(fā)揮革命精神,千萬個七巧站起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底什么時候才可以實現(xiàn)啊!
四、齊銘:不是男人的男人
齊銘是一個不是男人的男人,因為他沒有男人最應(yīng)該具有的主見與責(zé)任心,因此他不是一個男人。他注定了不能頂天立地。
他懵懂的愛情,是游弋在兩個女孩之間。與易遙,如果說是友誼,那么他沒有盡到朋友的責(zé)任,如果是愛,那么他沒有白馬王子的護(hù)花義務(wù)。他偷過六百遠(yuǎn)錢,準(zhǔn)備給易遙,可是還是帶了回去,由此可見易遙的高度,我當(dāng)時在想,他這么點小事辦不好,怎么去擔(dān)重任,他的學(xué)習(xí)再好,算個吊!易遙最需要他的時候,洋他沒有在身邊。因此易遙首先沒有選他,后來依舊沒有選他。易遙是明智的。
當(dāng)然他也有青春時期的背叛,可是卻沒有擺脫他母親的翅膀,沒有走出他母親的陰影,李宛心無私的愛,卻把自己的無私好不保留的傳給了齊銘。他一直都不了解易遙,因此當(dāng)別人說易遙給唐小米盛水的時候吐了痰,他跑去問,從小到大的人,這么點信任與了解沒有么?
其實,我一直不明白,易遙最后為什么想要見他一面,是認(rèn)為齊銘會理解她嗎?易遙是死了,可是她活的并不丟人,她所經(jīng)歷的是我們,還有齊銘永遠(yuǎn)不可能擁有的財富,齊銘將會走望自己的人生,也會悲傷,可是這并不是《悲傷逆流成河》的悲傷!侗瘋媪鞒伞返谋瘋瑧(yīng)該是易遙的離世,是人們對李宛心與齊銘的茍活的悲傷。如果要給《悲傷逆流成河》找個意義的話,我想就在于此吧!
五、無愛
我看完《悲傷逆流成河》,無愛,這是我的第一感覺。沒有了愛,的確是應(yīng)該悲傷逆流成河的。
尼采說:基督教最精明的手段便是愛,也就是柏拉圖式的愛。這個“愛”是多義的,包容的,也含有令人回憶的東西。最差的理解也能覺出這個詞的閃光點,因為最老的女人,和最有理性的男人都把生命中最崇高和最無私的瞬間歸于愛了。于是齊銘和顧森西顯然沒有做到,他們不配談“愛”,有的不過是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他們眼中的愛情,是目的論式的占有與被占有。記得英語課上,老師在給我們講:我們學(xué)校有一個老師被精神病的丈夫殺害的時候,她說她這樣對她的丈夫說道:“所以啊!夫妻之間,一旦一方有了問題,另一方一定不能手軟。”說實話,望著她扭曲的笑臉,我真想上去給她一巴掌,她是老師啊,教書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啊!她比較漂亮,可是在那一刻,我感到惡心。真的是一個無愛的時代了嗎?
家怎么就成了島了,我們的靈魂怎么才能交叉呢?這是一個問題。
“每個女生的生命里,都有著這樣一個男孩子。他不屬于愛情,也不是自己的男朋友。”
齊銘就是易遙生命中這樣的一個男孩子。他能為易遙每天做好筆記,然后晚上拿到她家給她做補(bǔ)充參考,它能為易遙每天早上留下媽媽精心準(zhǔn)備的熱牛奶給她補(bǔ)充營養(yǎng),他能為易遙每天護(hù)送她安全到家,他還能為她……放下全校第一的尊嚴(yán)去藥店幫她買……驗孕試紙,盡管孩子不是他的。
齊銘就是這樣存在著,超越愛情的存在在易遙的生命里。
就是這樣深厚得讓所有人都覺得會持續(xù)到永遠(yuǎn)的時候,什么都變了,變得無法挽回,所有的美好事情戛然而止,全因為一句“我不想看見你了”。他們倆的關(guān)系似乎受盡折磨,好像本來就是上帝不小心的一個失誤,最后想挽回,也只剩下死這個辦法了。
當(dāng)一開始全部人都以為齊銘和易遙應(yīng)該最后成為情侶的時候,林華鳳與李宛心那相互的嘲諷阻礙了,接著是李哲那禽獸般的行為阻礙了,接著,顧氏姐弟的出現(xiàn),真真正正地將他兩人扯到了兩極上,扯到了無法回頭的地方。
全校第一,外貌帥氣的小王子與平凡凄涼的灰姑娘的故事是多少人迷戀的唯美愛情故事啊,可是,作者郭敬明卻用他那些華麗的文抒情與描寫以及簡單的白描沖擊了我們的心靈,讓悲傷的河流在你我心里不停地流淌。
這條河流找不出終點,當(dāng)以為只是易遙家里情況糟糕的時候,易遙從小缺乏家庭溫暖導(dǎo)致她做出了錯誤的選擇;當(dāng)以為她為她那錯誤行為付出代價后能平穩(wěn)生活的時候,顧森湘已占據(jù)齊銘的心,齊銘離開了易遙。
當(dāng)易遙坦然面對這一殘酷事實的時候,原本應(yīng)該好好生活的顧森湘卻自殺了,原因只是一個誤會,這導(dǎo)致了一個一發(fā)不可收拾的特大悲劇。當(dāng)人們開始接受顧森湘離去這一悲痛事實的時候,易遙卻被認(rèn)為是殺人兇手。而這一次易遙無法接受,因為連曾經(jīng)最好的朋友齊銘都不愿意聽自己解釋時,不相信自己。
所以就這樣——“一個影子墜落在他的眼前”。
當(dāng)所有人以為悲傷的河流就此停止流動的時候,齊銘卻使它繼續(xù)流動——“齊銘拿著毛巾擦著剛洗好的頭發(fā),走到寫臺前,翻開筆記本在紙上刷刷地寫了兩行,然后起身關(guān)好了所有的窗戶,拉好了窗簾,之后他走到電話機(jī)前拔掉電話線,然后又拉掉家里的電閘。他做完這一切,起身走向了廚房。之后他就回到房間,躺在床上,在一片黑暗里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就這樣“緩慢流動著悲傷與寂靜的巨大河流”,它從未停息……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這本書,我終于看完了,也就是兩天的時間而已。很切合題目,悲傷逆流成河。
書中的人物,書中的事。都是悲慘而黑暗的周而復(fù)始。想看的人是因為,作者?還是因為書的名?
我是因為喜歡小四,我才去看,才去買的。而這個書名,我想我要找的不是書中的共鳴,
就算有這個想法,那也在我看的時候,已經(jīng)將念頭全部打消打散了。書里的易遙,
是那么地可憐,那是我對她最直接地形容詞。在故事的末尾,書中的人物,
他們的生命一個個凋零,全是自己毀的,是說他們太懦弱,還是因為世界太骯臟,
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故事的主題色,永遠(yuǎn)都是濃重的灰色,
有種讓人很心痛的感覺一直在縈繞著。
易遙對于傷害她的人的反擊,我覺得一點也不惡毒,惡毒的是害她的人。
其實我覺得易遙是最勇敢的女孩子,在面臨家破人亡,
面臨好友離散,面對男友在糟蹋她以后的毅然離去,易遙真的都沒有倒下去,
身上再多的血,再多的被母親剮出的傷口,易遙都沒有想過去死,
對,她有恨,那是她應(yīng)該有的恨,易遙也只是一個高一的女生啊。
對于很多肆意惡意的傷害,她已經(jīng)能夠抱無所謂的態(tài)度去面對了。
這是因為,她遇見的更多比惡意中傷還有悲慘的事情吧。
齊銘,一直要到故事的最后,我才肯定了他對易遙除了是同情,
憐憫,施舍般的關(guān)愛,在他最后決定自殺的時候,
證明了他對易遙還有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愛。還有,就是,
我覺得他對遙遙的死有愧疚吧。需要用生命來回答的愛。
需要用死來報答的愧疚。我不知道自己猜測的對不對,也許只有小四自己心里清楚吧。
湘湘愛齊銘的,可是在最后,她到底是遇到了什么而死的,小四并沒有說的很清楚。
我覺得這是作者管用的伎倆,讓讀的人自己去想,
在自己的心里擁有一塊自留地。湘湘,對這個世界的最后評價是:
我討厭這個骯臟的世界。
難道世界,就真的這么讓人失望嗎?是的,
在自己想死的時候,的確剩下的答案僅僅是如此,沒有推翻的可能了吧?
易遙會遇見那個叫李哲的男人,也是遙遙的一大悲傷。
從小到大,經(jīng)歷家庭變故的磨難,父親不曾回頭的拋棄,
母親在外出賣身體,被弄堂里,那些可惡的人們,
一口一個被罵婊子的時候,易遙已經(jīng)不是小孩子那么純真了。
可是,她長大了卻偏偏還是勇敢地愛了,如果換成我,
一定不可能了,那也許就每個人的性格驅(qū)使的吧。
可是在她勇敢愛的之后是什么,當(dāng)她有了那個男人的種的時候,
那個男人卻將她視為麻煩,他的父親視她麻煩,她的母親也是都是一口一個去死。
直到最后,她終于受不住,最后一個人顧森西說的:你去死。
顧森西怪易遙害死了他最愛的姐姐。
可是我想遙遙在那個時候,并沒有想過絕望到只能用死來解脫吧。
果然沒錯,易遙最在乎的齊銘和那些誤解她的人說著同樣的
你去自首吧,就憑借這一句,遙遙已經(jīng)確定,
他的話斷了她生活下去的所有意義,
她的被陷害的,我都是這樣相信著。
然而她在被陷害的同時,也被全世界的人拋棄了。
包括她最在乎的人,我想齊銘很有可能就是易遙的整個世界,
只不過易遙從來沒有說過,也沒有這樣想過。
但是在齊銘寧愿聽別人,也不愿意聽她自己解釋的時候。
于是,遙遙就真的選擇了死。的確,
當(dāng)一個又一個的黑色旋渦像麻煩一樣在牽扯她的時候,
唯一能夠停止著讓人受過的了一切的方法就是死。
我突然很理解她選擇走向另一個世界的做法。
我不是徹頭徹尾的悲觀主義,而是我覺得,當(dāng)生活,
只剩下,悲傷逆流成河的時候,希望早就已經(jīng)被沖刷地不見雛形的時候,
活著,已經(jīng)是變成了一種無謂的垂死掙扎。沒有意義了。
小四就是要讓幸福的我們,想象一下,
也許在這個世界的角落,都會有很多像易遙這么摻的悲劇人物,
在敘寫她無奈生活的時候。我們想的更多的并非是悲天憫人,而是知足。
當(dāng)我看見,書里的易遙流了產(chǎn),母親的回應(yīng)也只是一頓毒打的時候,
而我呢?卻因為營養(yǎng)過勝,媽媽就會為我緊張兮兮的,光是在這一點上,我就覺得我還是很幸福的了,
不應(yīng)該厚顏無恥奢求更多。例如什么希望我喜歡的人也喜歡我之類的了,
我現(xiàn)在根本已經(jīng)不敢再去想這些事情了。我要收住一些感情。
換言之,告訴自己一聲要知足,就不會那么難受了。
更何況我和易遙相比較,我任何的要求,都是無比的矯情。
我看了這本書,出于對書中,
那一朵朵將要綻放的花朵在那個時刻突然全部凋零而惋惜而哭泣,
但我更加覺得自己幸福。不能說我小女生,只能說我很感性。
當(dāng)我還是會為這些慘事,而哭的時候,就說明,
悲慘的事情其實并不多,如果哪天悲傷的事,
多的已經(jīng)開始讓人變的麻木不仁的時候,那么這個世界就完蛋了。在這本書里面尋找眼淚,
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該知足,才是最重要的。
還有,雖然在這一本書里面,很大的篇幅,都是有描寫,
林華鳳(易遙的媽媽)對易遙如何如何地不好,可是在最后,
林華鳳的死卻是為了要拿那個在柜子頂上放“給遙遙的學(xué)費”
的鐵皮箱子的時候,母愛,就理所應(yīng)當(dāng)又變成了一個亙古不變的永恒主題。
悲傷逆流成河。不應(yīng)該在生活中得到印證,那樣實在太可怕了。
換了誰都沒有再活下去的勇氣和必要。悲傷就像是黑暗的永夜,
卻頹長地怎么也看不見天亮的黎明的時候,生活才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
我們不會是書中的任何一個人物的翻版。我雖然和書里人,同齡,
卻不能完全讀懂他們,因為他們所經(jīng)歷的,我未曾有過。
希望很久以后再回過來看這本書,也許我能夠看到更多。
好作品看了第一遍,就應(yīng)該值得擁有讀者的長篇大論的回饋。
小四的文就值得我們?nèi)タ矗ンw會。那里面一定有我們要的那種感動,
一定有,可以是很細(xì)微的,亦可以是很轟列的。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話說在我買到小四的《悲傷逆流成河》的限量box之后,我就迫不及待的開始閱讀。雖然在《最小說》的連載上面已經(jīng)看到了第六回,我還是從頭至尾的重新閱讀了一次。
因為是限量版的關(guān)系,加上我自己又是特別的愛護(hù)書籍那一類的“怪異”人士,所以的看書的時候那個細(xì)心,連最好的朋友都看不下去。
當(dāng)然,我還是堅信“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樣的話,巋然不動……
呃……扯遠(yuǎn)了。
我看完《悲傷》之后,內(nèi)心很是糾結(jié)。
小四的風(fēng)格一直都是悲傷的。我是知道,畢竟以前看他的小說都是看得哭得淅瀝嘩啦的,我在《最小說》的連載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看這部書看得哭的心理準(zhǔn)備。
可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我竟然……看完全書沒有流一滴眼淚!!!
omg!!我忍不住的想要仰天長嘆。明明就是一部傳說中的悲傷到要讓人撞墻要讓人水淹金山寺這樣的超級悲劇,可是我竟然沒有哭!這對于我看一般的悲劇看得要痛哭流涕的以往性格完全不相符!
后來我終于能夠理解,因為這部小說是讓我完全悲傷到連淚都沒有辦法流出來的悲劇……感覺有點為自己的不哭泣而找的理由……
其實里面的人物關(guān)系都是很明朗的,男生女生之間的關(guān)系既曖昧又模糊卻又讓人能夠一眼看穿。要我寫出這樣的文章來基本上是不可能。
里面的女主角易遙(遙仔)是我覺得最為可悲的人物。母親的不疼愛(雖然是表面上的),朋友的不信任(這是完全明朗的),愛情觀的不完整(會喜歡上一個人是因為他很帥會來接她上下學(xué)),未婚受孕(這是我完全不能接受的),唐小米的陷害與嘲諷(這個人是我最最討厭的!!)。如此之多的事件導(dǎo)致了她最后選擇自殺的結(jié)局……(真的是生無可戀了……連一直最照顧自己的齊仔都相信了不實的事實,是我我也都自殺了)
齊仔,真的是王子一樣的人啊!~優(yōu)秀的成績,父母的疼愛,他是天之嬌子。想要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幫助在自己身邊的生活在苦難之中的遙仔,可以說他是真的想要真心去幫助(可是我卻覺得里面不乏對自己優(yōu)渥的生活的一種炫耀……)。但是就是因為他先前的照顧,才讓遙仔在失去了他的信任之后更加的難過,,以至于自己最后死在他的面前。這就是本來生活在黑暗中的盲人在看見了陽光和色彩之后再奪去這樣的能力,才會在重新陷入黑暗中更加絕望。
顧森湘也是和齊仔一樣的天之嬌子,父母將他保護(hù)得很好,讓她那么的單純。所以才會在后來因為沒有被作者寫明的原因而選擇了割腕自殺……這個似乎是她父母的錯,可是我們不能不說這也是她自己的錯。心理的承受能力不夠,在遇見某些自己無法掌握的事情的時候就選擇以自殺的方式逃避。
顧森西是生活在姐姐的光環(huán)之下不被父母重視的小孩。內(nèi)心的苦悶也是難以想象的。本來以為他的出現(xiàn)會讓遙仔過得更加幸福,卻沒有想到在后面會成為促使遙仔離世的另一個兇手……真的是很讓人失望啊……想到遙仔坐在他的單車上離齊仔越來越遠(yuǎn)的場景心中就一陣糾結(jié)。
唐小米……我真的是對她喜歡不起來啊~~就算她那樣做是因為太喜歡齊仔的關(guān)系,可是做得也太過分了……我真的不知道該用怎樣的語言來表達(dá)出自己對她的憎恨。
我覺得最可憐的人應(yīng)該就是遙仔的媽媽林鳳華了。為了撫育遙仔,竟然犧牲那么大,還用欺騙的方式來讓遙仔心安理得的生活……即使是在開始對她平常的那些辱罵的怨恨,也在最后看見她倒在地上死去的時候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還記得她對遙仔喊出的那句話時,心都疼痛了。
要說在里面死去的四個人里面,我最不希望死去的人應(yīng)該就是她林鳳華了吧……說不出來?赡苁且驗榭匆娝娴乃廊サ臅r候而心里有很大的不忍吧……雖然覺得顧森湘和遙仔齊仔死去也真的很不舍,卻覺得他們是死有余辜的惡劣心情……好好人生不過卻要因為一些原因而選擇死亡,真的很不值得。
特別是顧森湘,是我覺得最不應(yīng)該選擇自殺的一個人。遙仔是真的因為生無可戀而自殺我還能夠表示理解,齊仔會在后面選擇開煤氣的方式選擇自殺我也能夠看在他那么懦弱逃避的性格中表示寬恕,可是就是不能夠理解不能夠原諒……
我還是想要發(fā)點關(guān)于對小四的牢騷。
你寫悲劇也就算了,我也不會指望你寫個喜劇出來調(diào)節(jié)一下被你的味道習(xí)慣的讀者,可是你好歹也少寫點讓人想哭哭不出來想笑笑不了的讓人覺得萬分糾結(jié)萬分痛苦的文章吧……雖然我們都知道你是要用悲劇來賺取大家的眼淚,你也不要讓我們會對你的下一部文章而感到莫名的恐懼吧……畢竟要連續(xù)看糾結(jié)萬分痛苦萬分的故事真的是件費神費力的事情啊!
真的是因為年紀(jì)越來越大而心態(tài)越來越老越來越變態(tài)了嗎??看這樣糾結(jié)的文章在后來竟然會覺得很高興?
《悲傷逆流成河》讀書筆記
黑暗中你沉重的呼吸是清晨弄堂里熟悉的霧。
你溫?zé)岬男乜凇?/p>
緩慢流動著悲傷與寂靜的巨大河流。
那些呈現(xiàn)在文中的影像模糊的人事終止在這樣的言語之中,竟果真似浮在河面的船舶發(fā)出的嗚鳴汽笛一般汩汩地流向意識深處,這么近,那么遠(yuǎn)。時隔經(jīng)年,終于又看到小四的文。這已經(jīng)不是XX年的印象。曾經(jīng)固執(zhí)地恐懼著物是人非,而今看到,那個笑容明亮、踩著憂傷的舞步在眾人的目光中一路走來的少年,面孔已經(jīng)有如這本小說一般富有線條和棱角。言語退去華麗的外衣,真實而慘痛的內(nèi)核依然這般打動人心。像一部在黑暗而窒息的酒吧地下室播放著的實驗電影,你在席地而坐的觀眾中掩面而泣的時候,膠片依然被機(jī)器卷動著無情滾動過去。無人為你的悲傷停留,電影配樂涅沒了你的哭聲。
弄堂里的霧氣。清晨的開門聲。被母親塞進(jìn)書包里的牛奶和水果。干凈的少年。孤獨的女孩。沉默地等待著你放學(xué)后。振動不已卻無人接聽的手機(jī)。匕首一般的語言。薄如紙的世事人情。聽到了那句“就我”便轉(zhuǎn)身飛奔回去的他,以及躺在血泊之中目光失焦的她。
我常以為,世界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它被人間的太多遺憾所映照。
被黑色流云覆蓋的悲傷的物象,不緊不慢地敘述著一場青春的散場。這本書帶領(lǐng)我們走過的這條悲傷河,是世界的真實之聲。
貳【路途】
生活里到處都是這樣悲傷的隱喻。
如同曾經(jīng)我和你在每一個清晨,一起走向那個光線來源的出口。
也如同現(xiàn)在他載著我,慢慢離開那個被我拋棄在黑暗里的你。其實在自行車輪一圈一圈滾動著慢慢帶我逐漸遠(yuǎn)離你的時候,我真的是感覺到了,被熟悉的世界一點一點放棄的感覺。
在那個世界放棄我的時候,我也慢慢地松開了手。
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清晨了。
讀到這樣平和而隱忍的語句,看到是青春的背影,在時光中轉(zhuǎn)身,然后不知所終地消失在昭然若揭的懷抱,消失在深情而遙遠(yuǎn)的凝視中。那都是年少時的記憶了——那是寫出這樣的文的少年,留給你我的記憶。
想想我們走過的那些故事——雪的國度里孤單而善良的王,城市的永無島上一群剛剛長大的孩子,1995年被盛濃的綠蔭所深深覆蓋的校園,然后直到今天的悲傷之河:在命運的起點上,少年們單薄的身影勾勒出生命的創(chuàng)痛,望向弄堂的盡頭那個漸行漸遠(yuǎn)的背影手足無措:看,快樂的人都有一樣的快樂,而悲傷的人各有各的悲傷。我們曾經(jīng)擁有大把大把的幸福年華,而想念中深切的,仍舊是那樣一些不復(fù)再有的清晨。不復(fù)再有的子夜。
他給過的關(guān)懷,成為她生命的支撐。在一個緩緩閉上眼睛的時刻,他突然記起她的臉。這樣他便老了。
而活在文里的她的信念是,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叁【尾聲】
遙遠(yuǎn)而蒼茫的人海里,扶著單車的少年回過頭來,低低的聲音說著,喂,一起回家嗎?
無限漫長時光里的溫柔。
無限溫柔里的漫長時光。
一直都在。
選擇一個必輸?shù)馁注去賭,來證明自己的無辜,籌碼是生命。而之所以讓這一切發(fā)生在已經(jīng)走過了那么的疼痛和鄙夷之后,在平和的生活似乎近在咫尺之前,僅僅是因為,他的不信,讓她感到最大的絕望。
于是她終于可以活在他的相信中。
這是最美好的生之喪失。
我們常常都不覺得自己是一個鐵石心腸的人。但是好多時候,似乎必須足夠無情,才可以避免因愛而苦——就像這本書中說過的那樣。
曾經(jīng)讀過一個中國臺灣作家的書,里面說,世界總是沒有錯的,錯的是心靈的脆弱性,我們不能免除于世界的傷害,于是我們就要長期生著靈魂的病。這本書信集是作者的最后一部作品,寫完之后,她就在巴黎的公寓里面用刀子戳向胸口自殺而死了。我于是想到,這樣薄如紙脆如瓷盛如花的人,怎可擔(dān)當(dāng)?shù)闷鹈\無常。而又想想這本書中那些栩栩如生的少年,不禁為他們鮮明的痛楚所震懾,因覺得他們很有擔(dān)當(dāng)。
言,言而不衷。離,離而不去。長到這樣一天,因了畏懼心的脆弱性,在接納萬事之前,自己已經(jīng)在眼前掛了一張濾網(wǎng),人事的悲喜色差陡然就被模糊羽化,看在眼里,也就沒有那么觸目,自然也就說不上驚心了。總覺得活得眷戀生世,朝朝暮暮孑然而繁華,越來越寂寞,又歡喜又害怕。
這也許就是縮影在小四的筆下,縮影在他文的成長中,最深的隱喻。
在這煙火的綱常世間,生命的河流深處是靜默。卻靜默得悲歡俱在。世界并不都由潔凈和精致的物象構(gòu)成,關(guān)懷與溫情永遠(yuǎn)只存在于更加龐大的冷漠與無情的對照之中。所以文的生命可以脫離華美和虛幻而存在,一如這本書,又一次向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通往另一個與他以往的文都不相同的世界。最終他把這一切展示給我們看。這是由瑣碎和平凡的生活細(xì)節(jié)構(gòu)成的青春生命,是幅遠(yuǎn)觀才能成形的油畫,是一句稀聲的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