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建議書集合(通用3篇)
讀書的建議書集合 篇1
(1)泛讀
泛讀就是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yōu)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采眾家之長,開拓思路。
。2)精讀
要細讀多思,反復琢磨,反復研究,邊分析邊評價,務求明白透徹,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華。對本專業(yè)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采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
(3)通讀
即對書報雜志從頭到尾閱讀,通覽一遍,意在讀懂,讀通,了解全貌,以求一個完整的印象,取得“鳥瞰全景”的效果。對比較重要的書報雜志可采取這種方法。
。4)速讀
即陶淵明提倡的“好讀書,不求甚解”?梢圆扇"掃描法”,一目十行,對文章迅速瀏覽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這種方法可以加快閱讀速度,擴大閱讀量,適用于閱讀同類的書籍或參考書等。
。5)略讀
閱讀時可以隨便翻翻,略觀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評論的關(guān)鍵性語句,弄清主要觀點,了解主要事實或典型事例。而這一部分內(nèi)容常常在文章的開頭或結(jié)尾,所以重點看標題、導語或結(jié)尾,就可大致了解,達到閱讀目的。
。6)再讀
有價值的書刊雜志不能只讀一遍,可以重復學習,“溫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斯泰認為“重讀一本舊書,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復學習,有利于對知識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記憶的強化劑。
。7)寫讀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俗語也有“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之說。讀書與作摘錄、記心得、寫文章結(jié)合起來,手腦共用,不僅能積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寫作水平,并且能增強閱讀能力,將知識轉(zhuǎn)化為技能和技巧。
(8)選讀
就是讀書時要有所選擇。古往今來,人類的文化寶藏極為豐富。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如果不加選擇,就不會收到好的效果?梢越Y(jié)合自己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書的建議書集合 篇2
由第二十四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執(zhí)委會發(fā)起的《貴州省20xx年全民閱讀倡議書》,倡議貴州省各族各界朋友多讀書、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樹立讀精品圖書的意識和形成精閱讀、細閱讀、勤閱讀、善閱讀的習慣。
關(guān)于“讀書”,貴州各界代表都提出,將讀書作為生活方式,而不是一項任務、指標來完成。
貴州省知名作家,獲得首屆全國“書香之家”家庭代表李寬定說:“只有世世代代將讀書作為生活方式,才能做好中華文化的守望者,不愧為‘書香之家’!
貴州文化名人何光渝則說:“有沒有讀書日并不重要,將讀書作為生活方式,每一天都是讀書日,享受閱讀的快樂!
“讀書的習慣從幼兒開始培養(yǎng),養(yǎng)成習慣便不需倡導!弊鳛樯賰洪喿x推廣活動志愿者的黃紅梅老師說,“現(xiàn)在的‘讀書’帶著不少的功利性閱讀,一些書籍是為了迎合人們的‘胃口’而發(fā)布,也許是暢銷書,但不一定是好書!
調(diào)查顯示,20xx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zhì)圖書閱讀量為4。77本,電子書閱讀量為2。48本,數(shù)字化閱讀方式(網(wǎng)絡在線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光盤閱讀、pda/mp4/mp5閱讀等)的接觸率為50。1%。
在信息化時代,書籍也開始改變,數(shù)字圖書在人們心中地位各有不同。
已到古稀之年的的何光渝說:“我的電子書儲備量現(xiàn)在直追我的紙質(zhì)書籍存量!焙喂庥逭J為,不應該介意書的介質(zhì),那是書的生命以不同形式存在,獲取閱讀信息,享受閱讀快樂最重要。
黃紅梅則對記者說:“在幼兒、兒童階段,家長應盡量少讓孩子接觸電子產(chǎn)品。電子本、閱讀器、錄音等方式,都不可取代家長親自講故事。在講故事過程中的陪伴對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20xx年8月,第二十四屆全國圖書交易博覽會將在貴州省舉辦,貴州省不僅將此次博覽會作為一次交易會,更重要的是營造讀書氛圍。貴州省揩以此為契機,發(fā)揚讀書明理、求知探索、經(jīng)世致用、敢為人先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讀書”營造濃厚氛圍。
此致
敬禮!
20xx年xx月xx日
讀書的建議書集合 篇3
青年教師們:
21世紀的晨鐘已響過多時,我們正身處于一個日新月異的大發(fā)展、大變革時代,全球化、信息化、知識化,正深刻地改變著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及社會本身。隨著發(fā)展的深入,一個學習型的社會隨之出現(xiàn)?梢哉f,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化校園,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這場學習的革命中,我們青年教師理應走在全社會的前面,成為最優(yōu)秀的學習者。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兩千多年前孔子的話依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要想讓生命活出意義,獲得事業(yè)上的成功,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讓讀書學習成為習慣。但是工作與讀書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每天要備課、上課、批改作業(yè),做學生工作……稍一松懈,就擠掉了讀書時間。古人說“三日不讀書,便語言無味”,如果因為我們忙,一個月、幾個月不讀書,甚至一年都不讀一本書,整天渾渾噩噩,我們能擔負起促使學生知識增長和思想進步的重擔嗎?
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yè)余時間”,這是人生忠告。試想,我們很多教師開始工作時,應當說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業(yè)務上就拉開了距離。落后教師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業(yè)余時間沒有養(yǎng)成讀書學習的習慣。如果不注意讀書“充電”,與他人的差距一年兩年可能不明顯,但是三年五年以后,業(yè)務上就有高下之分了,人的差異就顯現(xiàn)出來了。所謂讓讀書成為習慣,就是讓讀書成為業(yè)余生活中的習慣。應當說,我們不缺少讀書學習的愿望,不缺少當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理想,但我們?nèi)鄙俚氖菍崿F(xiàn)愿望和理想的毅力與韌性。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說:“我十九歲就教蒙館,差不多教了四十年書。日中間總是替學生做事;自己讀書,要到晚上八九點鐘以后,每日只讀兩三點鐘的書……晚上睡醒了天沒明的時候,就讀書。”
如果我們像徐老那樣有明確的“讀書”意識,自覺地“擠”時間讀書學習,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堅持數(shù)年,必有成效;诖耍瑢W校教導處向全校青年教師發(fā)出如下倡議:
1、明確讀書的人生意義,少應酬、多讀書,保證每天的讀書時間,每學期的購書經(jīng)費。
2、保持敏銳的雙眼和勤思的大腦,關(guān)心國家大事和學校發(fā)展,養(yǎng)成天天讀報的好習慣。
3、精選能博聞廣識、熏陶感染的經(jīng)典好書,每月細讀細品一本,做好摘要,寫出讀書筆記,力爭讀懂讀活,內(nèi)化為自己的素養(yǎng)。
、僮x古今中外的文學名著,優(yōu)美散文,豐富我們的文學修養(yǎng);
、谧x國內(nèi)國外的教育教學理論著述,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理論水平;
③讀優(yōu)秀教師的經(jīng)驗總結(jié)、教學案例、自我反思,提高我們教育教學的能力;
、茏x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的有關(guān)書籍,充實我們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進行教學和研究的力量。
4、學以致用。將教育理論和基礎(chǔ)教育新課程的學習作為一個重點,直面教育教學實際,開展校本研究,爭當教育教學改革的尖兵。
讀書雖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能增加生命的厚度!
讀書能夠使我們的內(nèi)心更加寧靜;讀書能夠使我們的生活提高品味;讀書能夠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富有智慧;讀書能夠使我們的民族更加繁榮昌盛!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走進書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