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精選5篇)
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 篇1
又是新的一周開始啦,時間過得這塊呀。 今天我學到了“改變古板思想” 當我開始這份工作時,我就告訴自己要professional,決定當一名文職文員就要有當文員的形象。不知道為什么的,我覺得雖然是當一名文員,但是形象也要注重點。每天穿著正裝,扎起平時喜歡玩弄的頭發(fā),穿起我不適應(yīng)的高跟鞋,手提著一個上班族的包包,這樣才是工作的樣子。然而,我發(fā)現(xiàn)上班族的服裝不是只有正裝,還有別的上班裝,只要不要穿不符合工作場合的衣服即可。記得老總當初面試我的時候,他說過:上班的時候,不要穿得不倫不類,上班就要有上班的樣子。我當初以為老總的意思是以后上班都要穿正裝,原來是我理解錯誤。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自己只是一個文員,后來才知道這個職位其實是兼任老總的助理一樣,我的工作不再只是處理日常辦公事務(wù),還要完成老總交代下來的任務(wù)。文員對我而言,是一個不用傷腦筋的工作,但是在這里工作,我深深的知道文員有時的任務(wù)真的很傷腦筋。正如老板交代查資料的時候,我那時單純的以為只要百度一下就可以。但是老總所要求的資料居然讓我查了一個上午,還是沒有查到所需要的。我開始急了,怎么文員工作也這么麻煩的?然而我知道連這都做不好,那么想挑戰(zhàn)更好的職位,那便是絕對impossible了。
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 篇2
第一天踏進裝潢公司的大門,心里有很多的忐忑不安,不知道迎接我的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一起進公司的還有2個人,我們將在一起進行統(tǒng)一培訓。
公司實行選拔制度,通過了培訓這一關(guān),才有機會留下來,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我們一起培訓的有剛畢業(yè)的大學生,也有工作過的,甚至還有四十多歲的下崗職工。
第一天,我們上午在總部接受有關(guān)燈飾裝飾的基礎(chǔ)知識,下午出去在各個地方跑商圈,熟悉樓盤,了解市場價格。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這個裝飾行業(yè),所以可以說是幾乎陌生,特別是下午的跑商圈,從一條路走到另一條路,把小區(qū)的樓盤都記錄下來,還要了解它的建造年代,市場價格,消費水平等等,下午回去再接受主管的考察。第一天我們就是這樣的安排。
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 篇3
新的一天,我有學會怎樣“接待訪客”。“接待”一詞在書本上看了很多,特別是上有關(guān)秘書知識的課程的時候。想不到這幾天來我真正接觸到了。
很清楚的記得那天我在整理公司網(wǎng)站上的資料,老總跟我說他有點私事出去一下,待會可能胡總來,要我記得好好招呼。十分鐘后,我聽到了敲門聲,我?guī)е⑿φ酒饋韱柕皆L者:“請問您找誰?”他說:“我約了你們的劉總。”我說:“原來是胡總,劉總剛剛出去辦點事。這邊請,我去倒杯茶給您。”我?guī)Ш偟浇哟也⒌沽吮杞o他,這時,劉總剛好回來,而我告之劉總:胡總在接待室等您。而劉總也走進接待室去,我隨后跟進幫劉總也倒了一杯茶后,輕輕地關(guān)上門讓他們討論公事?傮w上來說,覺得自己做得不錯了。因為之前有一個人走進我們公司,那個人問我:可以幫我復印個身份證嗎?我回答他:不好意思,這里不是復印店。因為我覺得公司的辦公資源并不是隨便用的,如果每一個人都來說幫忙復印,那么辦公資源的損耗量就會增大。雖然說是公家的東西,不是我自己的。但是我覺得我就應(yīng)該負起這個責任去維護并監(jiān)督辦公資源的使用,不能浪費辦公用品。或許,我的接待工作并不是做得很好。但是,我至少真正地去盡自己的努力接待好訪客,為自己以后更好的接待工作做了一次的實踐。
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 篇4
今天是進入公司工作的第二天,我們今天繼續(xù)接受公司人力資源部門主管的培訓,經(jīng)過前一天的淘汰機制,已經(jīng)有1人退出了。不出校園不知道,剛剛踏入社會就感覺的社會的殘酷現(xiàn)實。為了能夠在公司生存下來,我必須時刻保持戰(zhàn)斗的激情,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挑戰(zhàn)。盡管我的工作是辦公室行政文員,但是我也要對公司各個部門的工作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考核才能通過公司的考核,最終得到 offer。昨天的市場調(diào)研,今天就是對公司內(nèi)部的工作做一個全面的了解。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我的個人努力,得到了公司總經(jīng)理的認可,把我安排在了公司做文職工作,負責公司資料整理。我來到的是分公司,而分公司的規(guī)模并不大,只有我一個文員。所以辦公室的日常管理,包括開銷,整理等都是我一個人一手包辦的。說是一個文員,但兼任的還是分部老總的助理。
大學生裝潢公司實習日記 篇5
這期間,我在裝潢限公司實習。這是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guī)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wù),不能草率敷衍了事。
我們的肩上開始扛著民事責任,凡事得謹慎小心,否則隨時可能要為一個小小的錯誤承擔嚴重的后果付出巨大的代價,再也不是一句對不起和一紙道歉書所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