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上)
▲伯騫推賢,求善如饑
柳宗,字伯騫,成都人也。初結(jié)九友共學,號“九子”。及為州郡右職,務(wù)在進賢。拔致求次方、張叔遼、王仲曾、殷智孫等,終至牧守。州里為諺曰:“得黃金一笥,不如為伯騫所識。”舉茂才,為美陽令。
▲文侯颙卬,極位臺衡!
文侯趙戒,字志伯,少府典父也。父定,以游俠稱。戒,順、桓帝之世歷司徒、太尉,登特進。屢居公輔,免憂患于無妄之世。告歸于蜀,薨家。
▲太尉頡頏,志振頹綱。
趙謙,字彥信,戒孫也。歷位卿尹,初平元年為太尉。時董卓秉政,欲遷天子長安。謙與司空荀爽固諫,卓不聽,以為車騎將軍。奉大駕西幸,封洛亭侯,拜司隸校尉。忤卓指,免。討白波賊有功,封郫侯,進司徒,免。拜尚書令,太仆。三年,薨,謚曰忠侯。
▲司徒繼踵,僶俛權(quán)橫!
趙溫,字子柔,謙弟。以侍中同輿輦西遷,封江南亭侯。兄亡,初平四年拜司空,未期,進司徒,當世榮之。時車騎將軍李傕與董承、張濟等爭權(quán),數(shù)遷移天子,溫以書切責于傕。天子聞,為寒心。尋曹公入,徙天子都許,政出諸侯,禮待溫。居公位十五年。建安十三年薨。
▲猶操道柄,董、李是讓!
讓,責也。董卓、李傕兇擅,謙、溫干之。初,文侯與李固、胡廣議立清河王蒜,而冀欲立蠡吾侯,趙戒脅而從之,使李固枉死。君子以為卓、傕之惡甚于梁冀,謙摩卓之牙,溫弄傕之爪,雖逼權(quán)勢,以道陳訓,賢其祖遠矣。
▲侍中授命,分節(jié)亦彰!
常洽,字茂尼,江原人也。自荊州刺史遷京兆尹、侍中、長水校尉,以兵衛(wèi)大駕西幸。傕等作難,常侍衛(wèi)天子左右,為傕所殺。
▲蠻夷猾擾,倡亂南疆。子恭要傳,丑穢于攘!
楊竦,字子恭,成都人也。元初中,越巂、永昌夷反,殘破郡縣,眾十馀萬。刺史張喬以竦勇猛,授從事,任平南中。竦先以詔書告喻,不服,乃加誅。殺虜三萬馀人,獲生口千五百人,財物四千萬,降夷三十六種;舉正奸濁長吏九十人,黃綬六十人。南中清平。會被傷卒。喬舉州吊贈,列畫東觀。
▲伯春、孟元,匡正時君。
張充字伯春,李,字孟元,江原人也。充為治中從事。時刺史恃豪,每見從事,布席地坐,己自安高床上。充入閤,不肯進。刺史寤,乃更禮從事。刺史辟公孫特、大姓犍為李威、橋稚充曹。時有水災,倫受刺史指,以江中斗平,不足表聞,固爭之。后刺史至,與倫不平,求郡短,劾倫不言水災。對以詔書:上災異不得由州。倫遷司空,辟掾。
▲楊羅為令,遺愛在民。
楊班字仲桓,成都人也,羅衡字仲伯,郫人也,俱師徵士何幼正。班為不韋、茂陵令,治化浹洽。徙西城、郎中令,號時名宰。衡為萬年令,路不拾遺,人家牛馬皆系道邊,曰:“屬羅公!比疇幈,拜廣漢長,二縣皆為立祠。
▲小伯溫恭,預圖息紛!
陳湛,字小伯,成都人也。歷使蓉令,民皆懷服。州辟治中從事。廣漢太守遣子詣州修歡交,使君欲納;湛諫不可失《羔羊》義,使君從之。后有言州郡私交者,考之無得,乃明也。
▲孟由至孝,遐葉睎風!
禽堅,字孟由,成都人也。父信為縣吏,使越巂,為夷所得,傳賣歷十一種。去時,堅方妊六月;生,母更嫁。堅壯,乃知父湮沒,鬻力傭賃,求碧珠以求父。一至漢嘉,三出徼外,周旋萬里,經(jīng)六年四月,突瘴毒狼虎,乃至夷中得父。父相見悲感,夷徼哀之。即將父歸,迎母致養(yǎng)。州郡嘉其孝,召功曹,辟從事,列上東觀。太守王商追贈孝廉,令李苾?yōu)榱⒈懀耢糁?br>
▲仲昱免師,
仲昱,成都人也。少受學于嚴季后。季后為汶江尉,書呼仲昱,仲昱許十月往。會夷反斷道,仲昱期于往。經(jīng)度六七,幾死。數(shù)年,卒得至汶江,為季后陳策,俱得免難,遠近嘆之。
▲叔本慕仁!
任末,字叔本,繁人也。與董奉德俱學京師,奉德病死,推鹿車送其喪。師亡身病,赍棺赴之,道死,遺令敕子載喪至師門,敘平生之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