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六 列傳第三十五
三年,詔知瀛州兼兵馬鈐轄,領富州刺史,遷東上閣門使。端拱二年,知滄州,移邢州,皆兼鈐轄。淳化初,與王文寶并命為四方館使,連護鎮(zhèn)、定州屯兵。改知貝州,移高陽關兵馬鈐轄。五年,知定州,與兵馬部署王榮不協(xié)。榮素粗暴,因忿毆憲仆地,憲怏怏致疾,數(shù)日卒,年六十三。
王賓,許州許田人。小心謹愿。年十余,事宣祖左右,及長,善騎射。太宗領兗海節(jié)制,太祖以署府中右職。太平興國初,補東頭供奉官、亳州監(jiān)軍。賓妻妒悍,賓不能制,時監(jiān)軍不許挈家至任所,妻擅至亳,賓具白上。太宗召其妻,俾衛(wèi)士捽之,杖百,以妻忠靖卒,一夕死。遷賓儀鸞副使,領內(nèi)酒坊。
從征太原,又從征范陽,與彰信節(jié)度劉遇攻城東面。五年,車駕北巡,副王仁贍為大內(nèi)都部署。七年,改洛苑使。會汴漕壅滯,軍食不給,詔別置水陸發(fā)運兩司,以賓有心計會,領演州刺史,與儒州刺史許昌裔同掌其事。凡四年,儲積增羨,號為稱職,俄改右神武將軍。
黎陽當舟車交會,禁兵常屯萬余,以度支使張遜薦,命賓護黎陽軍,兼領黃、御兩河發(fā)運事,俄領本州團練使。以賓請黎陽建通利軍,命就知軍事。賓規(guī)起公署、郵館,供帳之器咸具。加本軍大將軍,歲別給錢二百萬,俄兼河北水陸路轉(zhuǎn)運使。
貝州兵屯無壁壘,分寓邸肆,賓選隙地筑舍千二百余以處之,優(yōu)詔褒美。召為右羽林大將軍、判左金吾兼六軍諸衛(wèi)儀仗司事。淳化四年,出知揚州兼淮南發(fā)運使,徙為通許鎮(zhèn)都監(jiān)。至道元年,卒,年七十三,賻贈加等。
賓事宣祖、太祖、太宗殆六十年,最為勤舊,故恩寵尤異,前后賜賚數(shù)千萬,俱奉釋氏。在黎陽日,按見古寺基,即以奉錢修之,掘地丈余,得數(shù)石佛及石碣,有賓姓名,賓異其事以聞。詔名寺為淳化,賜新印經(jīng)一藏、錢三百萬以助之。
安忠,河南洛陽人。祖叔千,仕晉累任方鎮(zhèn),以太子太師致仕。父延韜,左清道率府率。忠形質(zhì)魁岸,不知書,才通姓名而已。事太宗藩邸殆二十年,太宗即位,授東頭供奉官,掌弓箭庫。遷內(nèi)弓箭庫副使、西京作坊使,掌翰林司、內(nèi)衣庫,提點醫(yī)官院,掌屯兵于雄州。
會曹彬敗于拒馬河,忠分砦兵布列緣邊,以備游騎,又鑿河葺城壁。俄徙威虜軍,又隸鎮(zhèn)定路大陣之左廂,就擢東上閣門使。與大將李繼隆、田重進、崔翰追契丹兵祁州北,詔書獎飭。端拱元年,移護高陽關屯兵。契丹侵鎮(zhèn)、定,又與崔翰拒之。傅潛陣于瀛州,忠當城之西面。二年,徙知壽州,逾月,移貝州。有劇賊十二人久為民患,忠捕之,悉獲。
淳化四年,判左金吾街仗。王賓出知揚州,以忠代為左龍武軍大將軍。忠泣請:"諸衛(wèi)將軍列在朝外,不得迎左右,愿復舊職。"上笑曰:"環(huán)列之官,古官也。大將軍三品,汝終不知朝廷表著之位。"因從其請。俄復東上閣門使,充淮南諸州兵馬鈐轄。至道三年,以病求歸,至泗州卒,年六十四。天禧元年,錄其孫惟慶為殿直。
論曰:太宗居潛,左右必求忠厚強干之士。及即位,修舊邸之功,陳從信、張平、王繼升、尹憲、王賓、安忠六人者,咸備任使,又皆畀以兵食之重寄,而各振舉其職焉,有足稱者矣。然平不修舊怨,庶幾進于士夫之度。從信所進邪佞以術蠱惑上心,猶不免于近侍之常態(tài)歟!
《宋史》 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