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七 列傳第四十六
彭年性敏給,博聞強記,慕唐四子為文,體制繁靡。貴至通顯,奉養(yǎng)無異貧約。所得奉賜,惟市書籍。大中祥符間,附王欽若、丁謂,朝廷典禮,無不參預。其儀制沿革、刑名之學,皆所詳練,若前世所未有,必推引依據(jù)以成就之。故時政大小,日有諮訪,應答該辯,一無凝滯,皆與真宗意諧。
及升內(nèi)閣,李宗諤、楊億皆在后。宗諤卒,億病退,而彭年專任矣。事務既叢,形神皆耗,遂舉止失措,顛倒冠服,家人有不記其名者。奉詔同編《景德朝陵地里》、《封禪》、《汾陰》三記,《閣門》、《客省》、《御史臺儀制》,又受詔編御集及宸章,集歷代婦人文集。所著《文集》百卷,《唐紀》四十卷。
論曰:楊礪遭遇龍飛,致位崇顯,自以夢協(xié)其兆,而忠言善政,一無可述。惟棄官侍母,不以科名自伐,蓋有取焉。宋湜懿文多識,名動人主,至與李沆同命。雖去沆遠甚,然樂善好施,士類歸之,亦可尚也。王嗣宗治家能睦,為政可稱,所至立徹淫祀,亦人之所難。至于剛復少文,謀害王旦、王曾,與寇準相忤,其余不足觀也矣。李昌齡累更劇任,遂階大用,黨邪徇貨,遂貽終身之玷,良可丑也。趙安仁言事,切中時弊,及答契丹書,不失祖宗規(guī)式,又能以兇器之言折敵,不使矜戰(zhàn),可謂才辨之臣矣。其孫君錫于元祐反正,論格蔡確、章惇復官之命,庶幾無忝所生。陳彭年以辭藻被遇,上表獻箴,詳練儀制,若可嘉尚。乃附王欽若、丁謂,溺志爵祿,甘為小人之歸,豈不重可嘆也哉!
《宋史》 元·脫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