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鄭羲 崔辯
子先護,少有武干。解褐員外郎,轉通直郎。莊帝之居藩也,先護深自結托。及爾朱榮稱兵向洛,靈太后令先護與鄭季明等固守河梁,先護聞莊帝即位于河北,遂開門納榮。以功封平昌縣開國侯,邑七百戶。轉通常侍,加鎮(zhèn)北將軍。尋除前將軍、廣州刺史、假平南將軍、當州都督。時妖賊劉舉于濮陽起逆,詔先護以本官為東道都督討舉。平之,還鎮(zhèn)。后元顥入洛,莊帝北巡,先護據州起義兵,不受顥命。顥遣尚書令、臨淮王彧率眾討之,先護出城拒戰(zhàn)。莊帝還京,嘉其誠節(jié),除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都督襄廣二州諸軍事、鎮(zhèn)南將軍,刺史如故,進爵郡公,增邑一千三百戶。尋轉征西將軍、東雍州刺史、假車騎將軍、當州都督,常侍如故。未之任,又轉都督二豫東雍三州諸軍事、征東將軍、豫州刺史,余官如故。又兼尚書右仆射、二豫郢潁四州行臺。尋除車騎將軍、左衛(wèi)將軍。及爾朱榮死,徐州刺史爾朱仲遠擁兵向洛,前至東郡。諸軍出討,不能制之。乃詔先護以本官假驃騎將軍、大都督,領所部與行臺楊昱同討之。莊帝又遣都督賀拔勝討仲遠,勝于陳降賊,戰(zhàn)士離心。尋聞京師不守,先護部眾逃散,遂竄伏于南境。前廢帝初,仲遠遣人招誘之,既出而害焉。出帝時,贈持節(jié)、都督青齊濟兗四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青州刺史,開國如故。
思和,歷太尉中兵參軍。同元禧之逆,伏法。
子康業(yè),通直郎。出帝時,坐事賜死。
子彬,武定末,齊王相國中兵參軍。
思和弟季長,太學博士。卒。
子喬,歷司州治中、驃騎將軍、左光祿大夫。
羲叔父簡,簡孫尚,壯健有將略。屢為統(tǒng)軍,東西征討,以軍功賜爵汝陽男。歷位尚書郎、步兵校尉、驍騎將軍,遷輔國將軍、太尉司馬。出為濟州刺史,將軍如故。為政寬簡,百姓安之。卒,贈本將軍、豫州刺史,謚曰惠。
子貴賓,襲。解褐北海王國常侍,員外散騎侍郎,稍遷尚書金部郎。以公坐免官。久之,兼太尉屬。卒,贈征虜將軍、荊州刺史。
子景裕,襲。武定末,儀同開府行參軍。
貴賓弟次珍,卒于員外常侍。贈安東將軍、光州刺史。
貴賓異母弟大倪、小倪,皆粗險薄行,好為劫盜,侵暴鄉(xiāng)里,百姓毒患之。普泰中,并為爾朱仲遠所殺。
尚從父兄云,字道漢。歷雁門、濮陽二郡,貪穢狼籍。肅宗時,納賄劉騰,得為龍驤將軍、安州刺史。坐遷舉受財,為御史所糾,因暴病卒。
云從父兄子敬賓,自秘書郎稍遷輔國將軍、中散大夫、魏郡太守、金紫光祿大夫。
子士淵,司空行參軍。
羲從父兄德玄。顯祖初,自淮南內附,拜滎陽太守。
子穎考,太和中,復為滎陽太守。卒,贈冠軍將軍、豫州刺史、開封侯,謚曰惠。
子洪建,太尉祭酒。同元禧之逆,與弟祖育同伏法。永安中,特追贈平東將軍、齊州刺史。
子士機,性識不周,多有短失。歷散騎侍郎、司空從事中郎、中書郎。卒。
子道蔭,武定末,開府行參軍。
祖育,太尉祭酒。亦特贈平東將軍、豫州刺史。
祖育弟仲明,奉朝請,稍遷太尉屬。以公強當世,為從弟儼所昵,除滎陽太守。儼慮世難,欲以東道托之。建義初,仲明弟季明遇害河陰。儼后歸之,欲與起兵,尋為城民所殺。
仲明兄洪健,李沖女婿。建義初,莊帝以仲明舅氏之親,其弟與謀扶戴,仲明之死也,且有奉國之意,乃追封安平縣開國侯,邑七百戶,贈侍中、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雍州刺史。
長子道門,仲明初謀起義,令道門說大都督李叔仁于大梁。叔仁始欲同舉,后聞莊帝已立,叔仁子拔江乃斬道門。建義中,特贈立節(jié)將軍、瓜州刺史。
道門弟孝邕,襲。天保初,爵隨例降。
仲明弟季亮,司徒城局參軍、員外常侍。卒,贈散騎常侍、撫軍將軍、青州刺史。
季亮弟季明,釋褐太學博士。正光中,譙郡太守,帶渦陽戍主。頻為蕭衍遣將攻圍,兵糧寡少,外援不接,季明孤城自守,卒得保全。朝廷嘉之,封安德縣開國伯,邑七百戶。累遷平東將軍、光祿少卿。武泰中,潛通爾朱榮,謀奉莊帝。及在河陽,遂為亂兵所害。事寧,追封南潁川郡開國公,食邑千五百戶,贈驃騎大將軍、尚書左仆射、司空公、定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