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紀三 起昭陽協(xié)洽,盡柔兆閹茂,凡四年
楊忠引兵出沃野,應接突厥,軍糧不給,諸軍憂之,計無所出。忠乃招誘稽胡酋長咸在坐,詐使河州刺史王杰勒兵鳴鼓而至,曰:"大冢宰已平洛陽,欲與突厥共討稽胡之不服者。"坐者皆懼,忠慰諭而遣之。于是諸胡相帥饋輸,車糧填積。屬周師罷歸,忠亦還。
晉公護本無將略,是行也,又非本心,故無功,與諸將稽首謝罪。周主慰勞罷之。
是歲,齊山東大水,饑死者不可勝計。
宕昌王梁彌定屢寇周邊,周大將軍田弘討滅之,以其地置宕州。
天嘉六年乙酉,公元五六五年
春,正月,癸卯,齊以任城王湝為大司馬。齊主如晉陽。
二月,辛丑,周遣陳公純、許公貴、神武公竇毅、南陽公楊薦等備皇后儀衛(wèi)行殿,并六宮百二十人,詣突厥可汗牙帳逆女。毅,熾之兄子也。
丙寅,周以柱國安武公李穆為大司空,綏德公陸通為大司寇。
壬申,周主如岐州。
夏,四月,甲寅,以安成王頊為司空。
頊以帝弟之重,勢傾朝野。直兵鮑僧睿,恃頊勢為不法,御史中丞徐陵為奏彈之,從南臺官屬引奏案而入。上見陵章服嚴肅,為斂容正坐。陵進讀奏版,時頊在殿上侍立,仰視上,流汗失色,陵遣殿中御史引頊下殿。上為之免頊侍中、中書監(jiān),朝廷肅然。
丙午,齊大將軍東安王婁睿坐事免。
齊著作郎祖珽,有文學,多技藝,而疏率無行。嘗為高祖中外府功曹,因宴失金叵羅,于珽髻上得之;又坐詐盜官粟三千石,鞭二百,配甲坊。顯祖時,珽為秘書丞,盜《華林遍略》,及有它贓,當絞,除名為民。顯祖雖憎其數(shù)犯法,而愛其才伎,令直中書省。
世祖為長廣王,珽為胡桃油獻之,因言"殿下有非常骨法。孝征夢殿下乘龍上天。"王曰:"若然,當使兄大富貴。"及即位,擢拜中書侍郎,遷散騎常侍。與和士開共為奸諂。
珽私說士開曰:"君之寵幸,振古無比。宮車一日晚駕,欲何以克終?"士開因從問計。珽曰:"宜說主上云:'文襄、文宣、孝昭之子,俱不得立,今宜令皇太子早踐大位,以定君臣之分。'若事成,中宮、少主必皆德君,此萬全之計也。請君微說主上令粗解,珽當自外上表論之。"士開許諾。
會有慧星見。太史奏云:"慧,除舊布新之象,當有易主。"珽于是上書言:"陛下雖為天子,未為極貴,宜傳位東宮,且以上應天道。"并上魏顯祖禪子故事。齊主從之。
丙子,使太宰段韶持節(jié)奉皇帝璽綬,傳位于太子緯。太子即皇帝位于晉陽宮,大赦,改元天統(tǒng)。又詔以太子妃斛律氏為皇后。于是群公上世祖尊號為太上皇帝,軍國大事咸以聞。使黃門侍郎馮子琮、尚書左丞胡長粲輔導少主,出入禁中,專典敷奏。子琮,胡后之妹夫也。
祖珽拜秘書監(jiān),加儀同三司,大被親寵,見重二宮。丁丑,齊以賀拔仁為太師,侯莫陳相為太保,馮翊王潤為司徒,趙郡王睿為司空,河南王孝琬為尚書令。戊寅,以瀛州刺史尉粲為太尉,斛律光為大將軍,東安王婁睿為太尉,尚書仆射趙彥深為左仆射。
五月,突厥遣使至齊,始與齊通。
六月,己巳,齊主使兼散騎常侍王季高來聘。
秋,七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上遣都督程靈洗自鄱陽別道擊周迪,破之。迪與麾下十馀人竄于山穴中,日月浸久,從者亦稍苦之。后遣人潛出臨川市魚鮭,臨川太守駱牙執(zhí)之,令取迪自效,因使腹心勇士隨之入山。其人誘迪出獵,勇士伏于道旁,出斬之。丙戌,傳首至建康。
庚寅,周主如秦州;八月,丙子,還長安。
己卯,立皇子伯固為新安王,伯恭為晉安王,伯仁為廬陵王,伯義為江夏王。
冬,十月,辛亥,周以函谷關城為通洛防,以金州刺史賀若敦為中州刺史,鎮(zhèn)函谷。
敦恃才負氣,顧其流輩皆為大將軍,敦獨未得,兼以湘州之役,全軍而返,謂宜受賞,翻得除名,對臺使出怨言。晉公護怒,征還,逼令自殺。臨死,謂其子弼曰:"吾志平江南,今而不果,汝必成吾志。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以誡之。